icefighter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6喜欢:0
有没有了解思谋科技这个初创企业的,来说说,它是否可能成为国内的基恩士或者康耐视?

热门回复

2022-12-12 10:29

对,很多行业的市场空间都还是有限的。大部分公司,一个公司的多元化扩张能力不强,市场很难给高估值。

基恩士本质上是需求定义和软件研发能力,它的多元化能力是最强的,这也是市场给他高估值的原因,这种多元化扩张的公司天花板会更高。

当然,硬件行业的多元化扩张还是要小心,因为硬件行业资产更重,规模更大,如果多元化扩张,很容易进入大公司病。

条码扫描仪已经很卷了,技术其实也没有很难的,为什么看好联创呢

单纯机器视觉市场也可以做的很大,比如Teledyne集团通过不断并购也成为了行业巨无霸,并且因为自身掌握了相机上游芯片的设计生产,他的整体技术壁垒远高于康耐视。国内大华之前线扫相机一度停产也是因为被Teledyne禁售。

国内来说,没有跟基恩士完全可比的企业,深视智能,海伯森对应基恩士的精密测量部门。海康对应基恩士的视觉,智能传感器,扫码枪部门。除此之外,基恩士还有显微镜,激光刻印,PLC,以及营收占比最高的传统光电传感器部门。每一个事业部拆开来都具有一家上市公司的实力,而且普遍在全球都是前五的水平,共同组成起来才打造出了基恩士无可比拟的壁垒。

国内所谓的AI人工智能公司大部分还停留在算法赋能,接非标项目和抄袭设备。基恩士的AI已经很好的嵌入到他的标准产品之内大卖特卖了,这就是应用落地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上的差距。

从估值来看也可以,如果能上市,就持续跟踪它跟创新奇智的发展吧,两个都是主打制造业AI机器视觉的公司。

[很赞]懂

我觉得宁可杀错,也不放过的方法是最保险的!

在国内,其实给多元化的估值会更高,因为想象的天花板更高。比如家电板块,美的因为多元化,虽然盈利能力没有格力强,但估值还是远高于格力。

2022-12-12 11:10

一般情况下多元化要降低估值,但是也会有特例,例如基恩士这种

2022-12-12 10:33

搞多元化扩张的公司要降低估值,专注主业才有能提高估值

除了极少数行业,大部分企业还是靠多元化扩展,苹果其实也是多元化,只不过多元化进程控制的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