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86回复:77喜欢:60

海进有一篇最新文章,说不要盲目类比。

写的不错,但是写得过于简单,意犹未尽。

其实,在我看来,比较是投资中最有价值的思维之一。

要多与同行业相比,多与跨行业相比,才能更深刻的理解生意。

例如我之前比较过华为与迈瑞,成立相差3年,都是深圳的龙头企业,但是成长速度差别太大了。

比较之后可以发现,并不是华为的管理层比迈瑞的管理层强一万倍,而是行业属性差别很大。

特别是会对IT行业的水平分工,医疗设备行业的垂直整合,有深刻的理解。


后来我比较过申洲国际鲁泰,十多年前,规模,市值,成长速度都很接近,但是下一个十年,差别就出来了,一个继续成长,一个原地踏步。

归根结底,也不是管理层的差异,更多是是赛道的属性,就是成长空间的差异。


我也比较过浙江医药新和成,十多年前,也是规模,市值,成长速度差不多,但是下一个十年,差距又拉开了。

这一次,比较的收获和前两次有所不同,这一次,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所谓的战略的本质。

战略的本质是想象空间大的战略好吗?

并不是。最重要的本质应该是协同性。协同性好的战略,可以发挥的威力远远超过协同性不好的战略。

就是,一根针捅破天,很多时候胜于万金油。


另外,战略和企业能力的匹配也很重要。再好的战略,如果企业的能力跟不上,那也是水中望月。


海进说不要盲目类比,这肯定是对的。

但是类比依然是人类最有效的思维之一。


但是,诀窍在于,很多时候要换个正确的类比对象。

譬如海进举例,之前没有理解豪华汽车法拉利的PE长期保持在30-40倍,因为他按照普通汽车来类比法拉利,其实这个视角是错误的,法拉利最好的比较对象是奢侈品。

《憨夺投资者》一书的作者曾经在股东信就后悔,长期持有一个牛股的收益,远远超过不断的换股。

他后悔自己提早卖掉了曾经重仓持有的法拉利这个汽车股,如果拿到现在,就这个股票,他能赚的钱就远远超过他现在的资产。

但是他这个后悔,其实认知不深刻,他把原因总结为要长期持股。但是如果法拉利不是奢侈品,长期持有汽车股可能就是价值毁灭的。

而海进的认知更加深刻,他认知到了法拉利应该按照奢侈品估值。

精彩讨论

icefighter2022-08-20 10:42

我总结,除了赔率,胜率,仓位管理等之外,投资最重要的还是建立好一个体系。

你的体系容错性要足够强。
譬如,有的时候先发优势强大到后发者难以逆袭,这种情况下就不要投资后发者了。
有的时候先发优势就是纸老虎,后发容易逆袭,你投资先发者,就是找死。

有时候,你以为整个行业技术变化太快,都不适合投资。
就像光伏,我基本错过了。

但是,这其实是一种思维上的懒惰。
技术变化快的行业,也有容易投资的标的。

哪些环节是相对不变的?
例如上游的设备,材料。
设备有容易技术变化的,例如电池设备,TOPCON,HJT等,颠覆太快。
但是也有不容易变的设备,例如拉单晶的。

材料里不容易变化的,例如石英坩埚。

还有一些配套设备,例如逆变器,断路器,不容易变化。

其实还有不容易变化的,连接器,支架,玻璃等。
国外巨头例如德国菲尼克斯电气,就做这些连接器,支架等,也广泛用于光伏行业,营收年年增长。

所谓的强者恒强,弱者逆袭,只是最肤浅的。
你要能判断,什么情况下可以强者恒强?
什么情况下可以弱者逆袭?
这个才是最困难的。

麓湘子2022-08-20 10:18

长期投资就是尽力寻找尽可能长的时间内无需卖出的优质股票。

无为2013142022-08-20 10:13

所以,我现在,觉得最好的投资方式,是回到投资其实就是赌博。
仓位管理,赔率,胜率,这些东西才是更重要的。

回到A股说投资,本质是筹码交换。景气周期叠加资金介入,从这个角度理解更容易挣钱

PaulWu2022-08-20 09:56

长期投资并不等于长期持有不动

icefighter2022-08-20 09:45

我们不能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长期投资的失败者其实会比想象的多。
我曾经见过大V,多年前看好浙江医药,号称要长期重仓只有,结果浙江医药十年横盘。
我也曾经见过大V,天天在博客里转发海油工程,金风科技的消息,因为他只看好这两个公司,还融资重仓持有。

你能说海油工程,金风科技不是好公司吗?
都是各自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最牛逼的公司。

但是,还有更多事先不可知的未知,妨碍了这两个龙头股成为长期牛股。

所以,我现在,觉得最好的投资方式,是回到投资其实就是赌博。
仓位管理,赔率,胜率,这些东西才是更重要的。

如果你长期投资可以,那么第一,不要满仓,第二,持仓时间要足够长,至少五年以上。
当然,五年以上也往往不够,但是少于五年的长期投资,那都是扯淡。

更好的方法是趋势投资。
巴菲特是长期投资吗?
他应该是趋势投资。
他见机不妙,立即会跑路,最典型的就是他操作沃尔玛的经过。

进化论告诉我们,其实没有长期永恒的获胜者。
环境发生巨变,物种必然淘汰。例如强大的物种,恐龙都可以随时灭绝。
所以,其实只有一段段的趋势而已。

企业的护城河,只是企业在某一段环境稳定的期间发展起来的竞争优势。
盲目的相信这些竞争优势可以持续,很容易犯错。
更重要的是去识别,竞争优势存在的土壤有没有开始变化?
变化都来自于边缘,而非主流,早期都是微弱的信号。
所以,如果天天只是看主流的信息,那么只是加剧了信息茧房。
或者说是斯德哥尔摩症候,心理安慰而已。

全部讨论

2022-08-20 08:52

假设没有华为只有中兴,拿迈瑞与中兴比又有什么结论呢?

长期投资应该是投资里最大的骗局之一。
《憨夺投资者》一书,作者举的案例就是都买便宜货,很多例子并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然后他一直沿这条路走下去,某一天说自己的路走错了,要走长期投资的道路更好。
但是长期投资真的更好吗?

其实在我看来,长期投资一个公司赚钱的人,更可能是靠运气,譬如某个老大大拿长春高新,赚了几百万的案例。
因为真正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是非常稀少的。
BG基金业也统计过美股的数据,这个比例甚至低到了千分之几。

这个千分之几的概率和赌博有多大的区别?
大部分公司都是平庸的,甚至是垃圾股,长期持有必然是价值毁灭。
如果你能够用千分之几的概率选到一个长牛股,而且是不靠运气,那么只能说,你的投资眼光绝对是非常厉害的。

巴菲特其实都没有能耐在很多长牛股的早期买入。
他也只敢在企业的竞争优势已经很明显,市值很大后才买入,但是这个时候企业最好的投资机会已经过去了。
从1998年巴菲特首次建仓沃尔玛,到2005年大举加仓,再到2014年继续重仓,2014年三季度末达到6770万股,沃尔玛成为伯克希尔的五大重仓股之一。

从2015年二季度末后,伯克希尔开始逐渐减仓沃尔玛,到2016年底已经砍掉了九成的头寸,持仓市值从当年夏天的30亿美元暴降至年底的不足1亿美元。2018年则彻底清仓沃尔玛。

回顾巴菲特投资沃尔玛,确实是不太成功的。
成长期速度块,估值高,他始终不敢重仓。等到2014年,亚马逊这个新物种已经是庞然大物了,沃尔玛也是超级大盘股了,巴菲特才开始重仓,然后一年后就开始认识到错误,迅速减仓和清仓。

很多人被竞争优势,护城河洗脑了,在所谓的行业周期高点,企业景气高点买入一个公司,美其名曰长期持有,其实迎接他们的是企业开始走入漫长的下行周期,这个下行可能是一辈子。

再看看,霍华德马克思,他的成长路径和《憨夺投资者》完全相反。
霍华德在刚开始步入投资时,买的是经典的价值股,所谓的漂亮50。
结果漂亮50最后都跌幅巨大,他开始转向了逆向投资,买的都是垃圾债券之类的别人不要的投资标的。
这些投资标的有长期投资价值吗?
显然没有。
但是他们已经跌到了极致,很可能否极泰来。

2022-08-20 11:13

请问海进是谁?

2022-08-20 09:46

有跨行业的对比,才能提升视野,提高认知。从而在股市左右逢源。
对行业理解不深,长期持股会很容易屁股决定脑袋,陷入自己欺骗自己的陷阱。

2022-08-20 08:22

这么看来现在茅台40倍PE也是合理估值吧

2022-08-20 14:53

谁是海进?

2022-08-20 12:33

所以,我现在,觉得最好的投资方式,是回到投资其实就是赌博。
仓位管理,赔率,胜率,这些东西才是更重要的。
回到A股说投资,本质是筹码交换。景气周期叠加资金介入,从这个角度理解更容易挣钱

2022-08-20 10:04

类比和比较差别巨大,不是一个事。把“长期投资”单独拿出来做“因”考虑,本身就是谬误。它是多重因素的果,不是因。

2022-09-04 07:42

闫海进

2022-09-03 16:44

海进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