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需要一款神药来出坑

发布于: 雪球转发:10回复:34喜欢:17

全球十大药企,都有自己的神药做为镇店之宝。除了罗氏以三驾马车为引擎之外,最为夸张的当属艾伯维,它四百多亿营收,有差不多200亿美元就靠一款修美乐贡献,简直半壁江山就靠爱卿所撑。默沙东的K药和罗氏的三驾马车,也均是各自挑大梁的主。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药企品类再多,要是没有自己的主打产品,那也是白搭。放到国内,这标准同样适用,有名有姓的老牌药企多的很,翻开他们的产品名录,密密麻麻的看不到头,但是有用吗?鲁抗医药东北制药华北制药都是赫赫有名的老前辈,他们不是没产品,也不是没销量,而是没有当家神药。反观长春高新片仔癀啥的,他们却几乎全部营收都压在一款药身上,但那就是爆款的力量。

掉进坑里的恒瑞,要想出坑,也需要一款这样的神药。否则,它就依然还得蹲坑。

以 $恒瑞医药(SH600276)$  现在的块头,它再多的新药投产,假如没有爆款神药出现,都是白搭。因为它现在家大业大,一款新药出来,能给公司增加三五亿以下的营收,毫无助益。两三百亿营收,增加二三十亿也就百分之十,太不起眼了,所以,只有靠爆款神药,一下子能够拉出四五十亿以上的销量,再平添一大笔利润,那才能让它蔫蔫的股价打鸡血,重新走出上升趋势。

本质上,恒瑞现在仅是一个仿制药巨头,但即使在仿制界,它也依然没到顶级状态,离梯瓦山德士辉致们还有不少距离,顶多只能跟阿拉宾度太阳药业们打个平手。恒瑞目前的产品管线以肿瘤,麻醉和造影剂三大核心为主,集采丢了造影剂一大块,麻醉并无核心自有专利产品,真正具有竞争力而且发力重心也都在的就是肿瘤管线了。但和具有神药护体的外企同行比也好,内企兄弟比也好,恒瑞都比较局促:它没有能够让自己脸上很来油来光的拳头产品。与长春高新一款生长激素卖出几十亿相比,恒瑞这么有名的药企,居然没有一款药超过五十亿,它只能靠群狼战术,以多取胜。但相比外国同行的数据我们就知道,它若只做羊群里的头羊,这策略没毛病,但如果不想在羊群里混,想升级跟外国同行们一起玩,则大单品神药,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装备。

但问题又来了,要有大单品神药,就必须满足几个条件:首先是原研,做首仿,做跟随,那是绝无可能造出大单品的,即使PD-1因为当初日本人的疏忽大意而给我们中国人捡了个大漏,但这个领域里显然也不会再出超级大单品了。其次就是全球化,恒瑞不可能像广药云药那样去搞凉茶牙膏,企图通过消费者保健方面找到一条捷径,它也不可能像长春高新片仔癀一样去弄自费药,它肯定只能搞医保处方药,而这是要割政府韭菜的,你若搞出一款神药,年年从医保那里掏大几十亿资金,医保局三百六十五天不睡觉也要想办法把你费用压下来,不然病人没挂它就要挂了,所以,要大卖还得不死人,只能全球热卖,到处割一点,凑成百亿大爆款。而去年恒瑞中国市场以外的收入,只有不到十个亿。

原研,还得全球化,才能把恒瑞拖出来的神药,得具备什么条件?我们来看看它的专利布局。

好的专利不一定就能成药,但是要做成药,就得必须先有专利。因此,看一家药企值不值得买,不是看它有没有高瓴高毅进去,而是看它的专利有没有亮点。假如你把一家药企的专利数据都看过一遍以后,你就基本上等于彻底研究透了这家公司以后十年的发展路径了。

数量上,恒瑞无疑是很优秀的,国内专利一千多项,国际有四百多项,但仔细分析他们的专利属性,会发现它们目前还没有基础性的核心专利,都是边边角角蹭热点的专利,当然了,有时候蹭热点反而也能蹭出神药来,让真正的开拓者成为先烈,所以,蹭热点的专利也未必是坏事,只要蹭得有深度和广度就行,就像蹭热点的K药,就把O药压在底下,虽然免不了要给O药进贡一笔授权费,但就是卖的比你好,学生比老师更厉害又不丢人。那么,我们就从恒瑞的专利布局入手,看看它有没有可能在这里面产出一款神药来:

以目前公开了的专利信息来看,恒瑞依然以化学药品为主,生物药品数量较少。小分子化合物专利涵盖面很广,概括起来就是抗凝,抗肿瘤,糖尿病,消化代谢以及神经系统等诸多方面,毕竟这些都是容易出大单品的领域。但也正因为容易出大单品,许多入口都被其他大公司把持着,新的靶点很难被发现,新的作用机制很难被找到,新的分子也很难再成药。比如蛋白激酶抑制剂共四件,用途是白血病,高血糖,免疫或过敏,牛皮癣,关节病,心血管,非中枢性止痛退热抗炎等这几大类,显然,这都是没有什么前景的方向和品类,白血病也好,高血糖,牛皮癣心血管之类的,都已有很多疗效很好的产品面世,专利的价值不大,一看,果然,最早的是06年,最迟的也是13年,13年以后没有再出现相关的同类专利跟进申请,显然,这一类管线应该是被放弃了。倒是雄激素受体抑制剂,最早的从13年开始,到去年都有持续的跟进申请新相关专利,总共八件,已经获批四件,可见它们在这个领域的布局与重视程度。还有就是TLR7/8激动剂方面,也有多达12件的申请量,而且时间跨度也具有延续性,表明它们一直在相关领域投入研究。

小分子化合物也有来那度胺那样的神药出现,但相比于生物药,爆款数量和难度都不可同日而语。并且,从恒瑞的专利数据来看,小分子里面似乎也挖不出什么金矿来,它的大多数专利都显得平平无奇,没有太多亮点可以值得持续追踪,以后有相关的小分子新药出来,估计顶多也就卖个三五亿的量,看不到有十亿以上的潜力品种。因此,让我们来把目光转向它的生物药。

在已经可以查询到的专利信息里,恒瑞共提交了80件申请,其中有效的被授权数只有17件,这就有点尴尬了。有效数显得偏少了点,排除异议,驳回之类的意外数量,估计最终会有四五十件获批也不一定,而这八十件里,有五件是胰岛素类似物,获得一件授权,胰岛素类似物,早被诺和诺德,赛诺菲之类的巨头把控,想从他们之间的夹缝捡点小鱼小虾不成问题,想杀出一条血路走向世界,成为另一极则几无可能。所以,基本上可以把这五件去除,据说,41-bb抗体是一个很新颖的靶点,但这个还在审未授权,至于后续会怎么样还很难预料,并且这要成药上市,少说也得十年后了。一个获批有效的是KOR激动剂,主要用在止痛抗炎方面,这个看起来也很难有成为神药的潜质和方向,两个VEGF与PDGF双特异性抗体有一个获批,VEGF出过诺华和拜尔十亿美金级别的神药,国内的康弘有款眼药也是十亿大单品,还有做痔疮药的荣昌转型生物药之后,也是瞄准这个方向,因为它的当家人就是VEGF抗体方面的权威专家。恒瑞入局抢食,胜算几何?我感觉有点玄,反倒是两个细胞毒性偶联有一个获批,还有白细胞介素复合物这个看起来更有一点神药气质,因为ADC看起来才起步,空白点较多,只要步子够快,还有肉吃。其他的抗凝,类风湿疼痛领域的专利,我看就算了。

从这些信息数据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恒瑞不太需要担心的地方,那就是以它目前的技术储备和投入,想保住小康生活不难,毕竟年年卖药,不好不坏的混着,每年二三十亿的研发投入,每年出几款新药,每款新药好的上量卖个三五亿,差的卖上五千八千万的也都不难,这些药物产生的利润也足以反哺研发,然后多余的顺带给股民分个红啥的,波澜不惊的小日子肯定过得比华药东药们滋润,但对于想吃大肉的股民们却是极度郁闷的。股民要的是爆发性和成长性,想买它的人,没有一个是指望它给自己分红压箱底的,都是想着今年五十块钱买进去,明年就要五百块钱跑出来才感觉到爽歪歪的主。而要有这种爽歪歪的快感,则恒瑞至少要有一款超大爆发力的神药上市,毕竟一年营收只涨百分之十几二十是无法让资金激动到飞起来的。

但这趋势和兆头,目前从恒瑞的临床项目来看,看不到苗头,从专利数据来看,也还是看不到苗头。

精彩讨论

英勇的金条元帅2021-11-01 06:55

本文作者对创新药企的研究应比大部分券商行业分析师水平要高一节!高手在民间!

导演别喊咔2021-10-31 21:26

恒瑞的PD一1去年都有四十几亿了,应该算是大单品了,不是你说的只有十几亿销量,现在已经拓展了六个适应症的批件,后面还有几个联合用药的三期临床,27号公告又有一个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完成三期临床,准备申请上市,加上后面正在国内国外试验的联合用药,PD一1三年后应该能批十个适应症,卖个一百亿真不是啥问题,等一个大单品占比高的时候,你又会说单品占比太高风险集中估值给不高的,恒瑞是中国最有前途赶上国际制药巨头的企业,龙头是有估值溢价的,在制药这个高科技行业,中国在世界上应该有自己的巨头,因为真正在世界上有发言权的头部发达国家都有世界级的制药公司。中国为什么不能有,其实国家集才也不全是为了节省医保资金,而是把从仿制药节省的资金用到了国内研发上市的创新药上。比如好多中药注射剂,几乎都被踢出了医保,好多干脆不让用了。节省的钱都用在了疗效更好的药上面去了。美国有至少十家世界级的制药公司,德国至少有三家,英国两家,法国至少一家,曰本至少三家,小小的瑞士也有两家。中国为什么就不能有呢?一瓶pD一1出口价能卖上万,有多少成本,主要是知识成本,出囗三辆汽车也没一瓶药赚的多,出口一百台电视机也没一瓶药利润高,又不污染环境也不用使用什么太多的原材料,运输费用又低。只靠低端制造业,中国永远成不了发达国家。啥时候中国在芯片,制药,电子信息,消费品牌领域,有自己的世界巨头,自然就成为发达国家了。茅台再牛也只能窝里横,如果制药能有世界级的公司,中国距离发达国家就不远了。

全部讨论

2021-11-01 06:55

本文作者对创新药企的研究应比大部分券商行业分析师水平要高一节!高手在民间!

刚才发了一篇关于恒瑞很难练成神药的文章,感觉漏了一些补充,现在特此补上。
恒瑞要练出神药,也并非不可能,一个路径是以PD-1为基础核心,发展适应症联合用药方式,比如肺癌适应症上开发一个联合用药,胃癌上又开发一个,卵巢癌上又来一个,搞成拖拉机模式,一根绳子上串一大堆辅助用药,看单品,都不大规模,但总体规模加总起来却也非常惊人,假设PD-1本身卖上二三十亿,单个适应症的联合用药三五亿,N个联合用药汇总在一起,那也很可观了,所以,想买恒瑞的人,可以多盯着它的适应症获批进展以及联合用药的进度情况,假如一切顺利,就完全可以期待这个蚂蚱串里传出获利的香味。其次就是向外拓展,目前恒瑞的国外收入不到十个亿,假设有机会到国外赚美元,搞上十来亿美金,就能换成六七十亿人民币,这财报就有点好看了,药企想赚外币说起来很难也很容易,就看具体的产品和运营策略了。而且目前来看恒瑞也正在做这些事情,比如适应症扩展联合用药方式,就是在不断的尝试这策略,关键还是看效果,这是一个折磨人的过程,每一个步骤都是需要以年为单位的慢镜头,对于资本市场一天都嫌太漫长这种急功近利的地方,显然不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这两条路要让恒瑞走出来了,股价重上百元还是有点劲道的,否则,就只能趴在五十以下潜心蓄力,坐等解套。大家炒股票都是为图利而来,谁的钱都不是美联储印出来的,而是各自在贪官奸商的岗位上尽心尽力的坑蒙拐骗卖萌耍狠偷抢到手的,来的那么辛苦,却怎么可以这么轻易就进去当了韭菜被人割几茬?

2021-12-31 00:54

mark

2021-11-01 14:31

恒瑞ADC药物SHR-A1403,这个进度.....

真有原研你们也不投呀。你们还是买恒瑞比较实在。

2021-10-31 22:08

恒瑞还是那个恒瑞,只是被资本宠坏了

2021-10-31 21:03

长高/金赛的生长激素买得好,也不是首创药吧?长高股东爱说的长效新剂型,也不是爆款的根本更不是唯一原因。注重差异化竞争、在某个病患较多的领域有“独门法器”,才是出爆款单品的路子吧?

2021-10-31 19:43

没多少人预期几年时间恒瑞涨到几万亿市值吧,几年时间涨到七八千亿市值算非常非常优秀了,三五年这样

2021-10-31 18:12

十全大补丸

2021-10-31 17:30

你说的对,我提不出问题,深表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