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1回复:106喜欢:5
智能驾驶能力梯队分级
第一梯队,华为系
第二梯队,小鹏汽车
第三梯队,蔚来理想汽车
第四梯队,众多智能驾驶公司和其它车厂。
比亚迪跌的不冤枉,比亚迪目前一款跑量的带激光雷达的车都没有。
华为系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目前没有一款真正设计领先的或者是符合大众需求的车,问界m7主打性价比,但是设计其实很落后,全靠华为智能驾驶才大卖,阿维塔外形很漂亮,但是有点小众,主要是以前合作的厂家都是赛力斯这种小厂,长安加入以后一切都会不同了。小鹏的智能驾驶也不错,蔚来和理想的智能驾驶应该也很快出来了,现在压力确实在比亚迪和其它传统车企这边。
#雪球星计划# $比亚迪(SZ002594)$ $长安汽车(SZ000625)$ $理想汽车-W(02015)$

精彩讨论

cjhy192023-11-30 21:28

菊花厉害,大街上站半天车子都没见几辆,居然能洗脑洗成第一梯队了。

S希格玛2023-12-01 00:48

网路上,太多M7追尾的事故。能不能先解决辅助驾驶功能先,再去整高级智能驾驶的玩意。

lanwis2023-11-30 21:22

然而到现在华为还没量产无图,小鹏已经20城落地了。

竹制牙签2023-11-30 22:40

只要有实车就可以体验的,,什么时候新出的东西先进与否需要用大街上看到的多少来衡量了???

太阿剑2023-11-30 21:45

有点脑子的都会自己去试驾对比,但是水军是可以满嘴胡说的。

全部讨论

2023-12-01 06:41

讨论已被 太阿剑 删除

2023-12-01 08:29

车呢,销量呢。华为这种企业怎么一股传销味道

2023-12-01 10:34

拉黑

2023-12-01 10:31

目前还都是L2,所以景智能化只是电动车的一部分,甚至不是主要部分,看特斯拉就很清楚。它的智能化是领先的但销量的增速并不高。
目前的智能驾驶在高速上的帮助最大,但高速不是主要的应用场景。城市场景我自己觉得自动泊车和直线召唤比较好使。S7的代客泊车看起来不错,但如果出事故我不知道保险是否赔偿。其它功能要么没门槛,要么吹嘘的成分更重,还有待检验。特斯拉号称智能化做的最好,林志颖不照样差点撞没。
买车不是只看智能驾驶的,车本身造的怎么样也很重要。M5就不咋地。等M7量起来之后看看再说。S7也一样,等一年路上跑跑看看再说。
华为只是给了众多国企一线生机。比亚迪有股价压力但销售压力没那么大,M7和M9对理想肯定有冲击,但更慌的是小鹏吧。如果小鹏的智能化做的不如华为,它的卖点是什么?

2023-11-30 23:23

比亚迪股价由20年1月46元,涨到22年6月最高357元,涨幅6.76倍。推动比亚迪股价上涨的因素是以下四点:
第一,电动车整体销量快速增长,全行业电动车销量由20年1月4.6万辆,增长到22年6月67万辆,增幅13.5倍。
第二,电动车销售渗透率快速提升,电动车渗透率由20年1月2.4%,扩大到22年6月36.6%,提升14.25倍。
第三,比亚迪作为电动车龙头,刀片电池、汉车型以及DMI的成功,导致销量和市占不断提升,比亚迪电动车销量由20年1月7133辆,增长到22年6月13.4万辆,增幅17.78倍。比亚迪市占率也有20年1月15.4%,扩大到22年6月的20%。
第四,美联储降息环境以及中国经济增长信心充足,导致大盘指数上涨。上证指数由20年1月2976点,涨到2022年6月3398点,涨幅14%。
比亚迪股价由22年6月357元,跌到23年12月199元,跌幅44%。导致比亚迪股价大跌的四点原因:
第一,电动车销量增速,全行业22年6月销量67万辆,增长到23年10月95万辆,增幅42%。行业增速虽不是翻倍,但依然高增长。
第二,电动车渗透率,22年6月36.6%,23年10月37.1%,基本维持不变。一年内渗透率不再提升,这点短期看是利空,但是电动车替代燃油车的趋势不变,随着华为智能驾驶的号召力,未来只会越来越快。另外,全球电动车渗透率最新数据为16%,国内电动商用车渗透率为14%,这两块也是很大的增量。
第三,比亚迪电车销量,22年6月13.4万辆,23年10月30万辆,增幅1.24倍。市占率由20%,提升到31.6%。随着华为智选车、新势力、极氪的产品力不断提升,比亚迪销量和市占面临下降风险,尤其是华为智驾车对用户心理和视觉的冲击,比亚迪要尽快拿出智驾实力,智驾不仅能提升品牌档次,也是很好的营销话题,就像仰望原地掉头和游船功能。另外,比亚迪在海外的销量增长迅猛,比亚迪纯电和DMI在国外是降维打击。国内方程豹和仰望也值得期待。
第四,今年大环境上内外承压,内部信心不足,外部美联储利率维持在5%以上高位,流动性承压。上证指数由22年6月3398点,跌到23年12月3029点,跌幅11%。但美联储24年由降息预期,如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国内同步会降息放水。
最后,经济要增长,必须要企业大力投资和民众有新的消费,这就需要找一个投资金额足够大,更新周期足够长的行业。碳中和是阳谋,以保护地球的政治正确,引导企业进行能源换代投资,以及教育民众购买环保产品,不走这条路,在现有科技水平下,很难有新的增量投资和需求。而支撑碳中和的新能源产业链,中国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期待这次迪拜COP28会议能有更多关于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利好消息。

2023-12-02 22:30

这么虔诚的信徒,还排名。

2023-12-01 17:48

在比亚迪板块下面说华为必被喷

2023-12-01 17:25

百度系怎么没人提呢

2023-12-01 17:14

华为是出来丢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