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保与新华之承保业务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0回复:28喜欢:56

2019年一季度报告看,万峰的转型计划得到有力的执行,新单保费逆势增长,新华保险展现出一幅进入新的发展周期脱胎换骨的姿态,俨然从一个依靠银保渠道主打分红险的低价值寿险公司转变成一个依靠代理人为主主打健康险的小而美的高价值寿险公司。而太保并没有新华那么多亮点,所以之前我说太保的一季报成色不如新华。

但是,拉长视野,从过去十年太保与新华的发展历程以及积累下来的资产来看,孰优孰劣又跟一张季度报所反映的情况大有不同。

从承保业务来看,单纯就长期健康险而言,新华保险自2015年起保费从165亿增长到2018年的425亿,连续三年的增长率分别为42.33%,32.98%及36.17%。而太保的健康险业务保费从2015年的93亿增长到2018年的330亿,连续三年增长率分别为46%, 51%和60%。虽然太保的健康险业务规模还不如新华,但是增速更胜一筹。 而健康险之外的分红险与其它传统险的情况,新华则与太保差距甚远。

太保自2012年起就开始逐渐压缩银保渠道,转而发展代理人渠道,至2015年,代理人渠道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无论是代理人新单,续期以及总保费自2015年起都开始高速增长。 新华保险则到了2016年才开始压缩银保渠道同时增大代理人渠道投入,之后数年一直处于转型的阵痛期,保费收入始终踟蹰不前。所幸至2018年年底算是完成转型,由于续期的拉动作用,未来保费良性增长可期。

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国太保过去十年保费持续增长,退保保持基本稳定,赔付随着保单规模增长自然升高,净保费收入水涨船高,特别是自2015年起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反观新华保险,自13年起就陷入了挥之不去的高退保噩梦,从14年起,满期赔付更是逐年暴增(短期理财险的恶果),净保费收入与总保费差额巨大,经营性现金流恶化加剧,19年虽然退保压力明显减少,经营情况大为改观,但满期赔付压力依然很大。

从累计保单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 累积准备金来看,太保的累计准备金过去十年一直以两位数字高速成长;而新华自2015年起增长缓慢,每年提取的准备金净额呈下降趋势。新华积累维持保单的能力远输于太保。

虽然新华今年开始大力发展高价值健康险,但是理性来看,已积攒的健康险存量保单相较于老保单而已比例依然很低,两家公司的存量保单依然以寿险为主。

总的来说,先不提两家保险公司的投资业务如何(笔者有时间另外发文分析),就承保业务而言,太保明显是一家增长稳健质地优良的企业,以长线投资的视野来看是可以长期坚守的投资标的。而新华保险出身不良(创始人被捉,股权被剥夺),资质不佳(长期倚重银保渠道发展理财险),虽然在逆境中奋力转型并逐步显现出良性发展的趋势,在各大保险公司都在大力发展健康险业务的情况下,新华的健康险业务受到的竞争可能会逐渐加剧。而新华的健康险业务准备金存量占比只有11%,保费收入也只占总体保费收入的三分之一,未来是否能保持现在的发展态势顺利转型成以高价值健康险业务为主的企业还未为可知,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

$中国太保(SH601601)$ $新华保险(01336)$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19-05-10 10:55

银行和保险股其实都还比较适合长期跟踪

$新华保险(01336)$ 相对于$中国太保(02601)$ 的优势是纯寿险,精算假设更加保守,劣势是分红低,存量业务比不上太保。另外,新华股价比太保波动大的多,这个是好是坏不好说。

综合来看,我觉得两个公司各有利弊,pev相同比较合理。所以新华h比太保h性价比高,太保a比新华a性价比高。但由于h股比a股低估,所以我持有新华h。

2019-05-03 11:58

看最实在的分红,新华和太保差了几条街

2019-05-22 21:05

最近入职$Tableau Software(DATA)$ ,试着将一些太保跟新华的平面数据做了可视化处理,以便于直观理解。 后续分析与可视化工作会陆续发布,敬请期待。
$中国太保(SH601601)$ $新华保险(01336)$

@今日话题

2019-05-03 10:23

长期还是太保放心

2019-05-03 09:51

太保明显是被低估的优等生,除非认为中国的保险市场被平安和外资垄断,否则太保的空间是充分的

2019-05-03 08:48

太保实在!国企的风格,保守是好事,缺点是让人提不起精神!新华看不懂!还有@黄贱平就知道你对人的了解不如上市公司了,呵呵?

2019-05-03 08:23

新华是纯寿险,H股只有0.68PEV(太保H是0.75PEV),估值更低。如果新华已经转型成功,那看起来新华H似乎更有吸引力些。

2019-05-03 08:15

市场认为太保的产险在牛市会拖后腿而已

2019-05-03 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