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资源长、短期逻辑的简要梳理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7喜欢:7

近日再次梳理了一下金石资源的长短期逻辑:

一、长期逻辑。

1、新能源需求。

在全球碳中和、净零排放的长期大趋势下,可再生能源(以光伏和风电为主导)、新能源汽车、电池储能是实现这一目标最主要的、必要的手段。

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占比当前不足20%,未来十年需要提高至60%以上。

随着风光发电规模增加以及弃风、弃光率的控制,储能需求增长曲线将会非常陡峭。

“AI的尽头是能源”并非玩笑话,AI的迅猛发展,将助推全球能源需求加速增长,这部分需求都将由新能源及储能设施来满足。AI 或将刺激新能源行业新一轮高速增长。

新能源车方面,若2034年在全球范围内全面淘汰燃油车销售,新能源车具备6倍增长空间。

2、制冷需求

全球人口量及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制冷设备渗透率不断提升,同时全球不可逆转的升温趋势将助长制冷需求的乘数(每升温1度制冷需求提升25%),制冷需求稳步提升,另外四代制冷剂对萤石的单耗为三代制冷剂的2倍以上,两方面因素叠加,制冷剂对萤石的需求增速可期,大概率不低于10%

随着制冷需求的提升,制冷所需的能源消耗也随之增长,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50年制冷所需的能源需求量将增长两倍,大约为当前美、日、欧用电量的总和(全球用电量占比约28%)。这些新增的能源需求将全部由可再生能源供应。

3、含氟高端材料领域的含氟聚合物与含氟精细化学品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应用场景不断打开。

4、萤石的需求长期高度景气,而供给方面,国内萤石资源供给侧改革的趋势长期不会改变,海外萤石资源痛点问题突出,因此高品位萤石资源的供给增长受限。未来长期萤石资源的供需格局将会持续向好。

5、公司具备伴生矿开发技术,同时进行海外资源扩张,两大战略与当前萤石行业特点完美契合,既突破资源瓶颈的难题(量),又享受资源紧缺的红利(价),量、价、市占率、控价能力同步提升。

6、“技术撬动资源”的商业模式,轻资产、可复制,可突破萤石行业的天花板,并甩掉一般采掘业的重资产包袱。

7、公司注重股东回报(增持、回购、分红),坚持走人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道(ESG),“向善而为、公益共生”的格局,从商业历史来看,这些是成为一家基业长青的伟大企业的重要特质。

二、短期逻辑

1、当前正处于矿山安全重点监察期,今年以来萤石供给大幅收缩,库存继续走低,按照往年规律,9月份左右为萤石库存年度峰值,而今年截至目前累库失败,四季度冬储期间大概率会出现供需失衡的局面。

2、2024 年1-5月份制冷剂配额使用进度低于去年生产进度,同时根据巨化股份披露的往年经营数据,下半年的制冷剂产量及销量均高于上半年,接下来制冷剂需求有望修复

3、新能源对萤石的需求占比逐渐提升,定价权体现,上半年在制冷剂需求下滑的背景下,拉动萤石需求两位数增长,即便下半年制冷剂需求不及预期,萤石需求大概率也会继续增长。若制冷剂与新能源需求同时步增长,萤石需求将会爆发,再叠加累库失败,供需矛盾可想而知。

个人以为,萤石的长短期逻辑都非常硬,确定性都比较高。短期来看萤石价格可能会暴走(最晚四季度),也可能会预期落空而高位震荡(如6月份矿山监察力度低于预期),但长期趋势更稳,确定性更高。

以上为逻辑简要梳理,详细数据在之前发布的帖子中均有展开。

欢迎广大球友来提出质疑、共同探讨!

$金石资源(SH603505)$ $巨化股份(SH600160)$ $三美股份(SH603379)$ @今日话题 @小秘书

全部讨论

莹石在我国是供大于求的,莹石价格为什么能涨呢?主要是他们这个圈子很团结的,你涨价我一起涨,绝不用低价来竞争

PB为啥这么高?

06-15 17:29

巨化论坛下面,你聊金石,

06-15 17:06

逻辑是好的,就是过程太折磨人。

06-15 17:49

2024 年1-5月份制冷剂配额使用进度低于去年生产进度,同时根据巨化股份披露的往年经营数据,下半年的制冷剂产量及销量均高于上半年

06-15 17:15

短线这么差的股票,不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