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真相的群众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64喜欢:145
大概是这样:
汽车是一个产业规模很大,市场集中度受限的行业,单一公司的市场份额都会有天花板,不能形成绝对垄断格局,也难以维持特别高的利润率。
汽车产品并无网络效应(越多人用越好用)。汽车生产有规模效应,但汽车产能的扩张高度依赖于资本投资。资本是开放的,不会给单一公司独享。
汽车的技术变革会影响市场格局,但技术是外溢的,单一公司无法长期保持技术领先,也无法依赖技术领先或者独占性获得绝对垄断的市场份额。最终,效率(成本优势)与品牌(溢价)是汽车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汽车与手机是有根本区别的。手机只是工具,差异化在于每个用户使用的软件及其连接的世界不同。而汽车,人们使用的是其本身(驾驶、乘坐、炫耀)的体验,消费者会追求其本身的差异化,而厂家也尽力满足这个差异化的需求。

热门回复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吧。
就是沃尔沃在福特手上的时候,经营状况差得要命;后来吉利收购了,重新焕发了青春。
那么这个过程中吉利做了什么呢?
其实吉利做的最核心的一件事情,是把沃尔沃从(福特的)一个部门,恢复成一家独立(可以自主决策)的公司。
原来在福特手里的时候,事事都要向(福特)总部汇报,而总部的决策效率很低,正确率也很低。
这种体制真的能把企业搞死。

现在看特斯拉的定价策略,是铁了心要靠价格走销量路线了。
这方面会碰上中国企业硬杠。
在价格路线(成本优势)上,没有企业能竞争得过中国人。

特斯拉向上游做了很多探索,比如那个巨大的锻造设备,直接把成本干下来很多,单单这个设备的优势可能能保持好几年,更上游在研究更好的铝合金。
其实另外一家美国公司苹果的制造效率也很高,但苹果就是要赚取更多利润。
我个人更喜欢前一类公司,同场竞技通常前者胜。

2021-01-29 20:33

是的,原来在外企的时候就是这个问题!
举个自己亲历的例子,十几年前,拿到国内最大客户的一个关键合同,非常重要,开发在总部,迟迟拿不出实际可行的方案,我们在国内不断催促,无果,转而请求我们在国内自己解决,因为有国内非常有实力的合作伙伴看好这个方向,不要钱也愿意合作,就为了先有个成功案例,被拒绝,几经折磨,拖了一年,最后客户忍无可忍,把合同废了,重新招标!
我们这些在前线的真是欲哭无泪,然后就没心思干活了,晃荡了两年,辞职离开!

2021-01-29 18:27

你开车的时候突然这么顿悟 想的这么深刻 道路千万条 安全第一条啊

我观察主要不是腐败,而是:
1,管理效率低而成本高。
2,决策效率低,啥事都层层汇报。
本质上是远程管理的职业经理人跟中国本土企业家在竞争。

成本拼的是制造效率,特斯拉现在的制造效率是最高的,在可见的将来这几家中国企业也还没有追赶上的。

2021-01-29 18:47

方丈在本应聚精会神开车的情况下都能悟到这么多,那在蹲马桶的时候岂不是悟得更厉害了

开不坏的丰田,修不好的大众

乐趣是看人下菜碟,对普通网友有多倨傲,对如段永平这样的大咖就有多谄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