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信价值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51喜欢:13
Darlrymple这个报告挺好玩的。
他的几乎所有结论,都基于一个假设:BIP的净资产大概是88亿美元(每股11.4美元)左右。
然而。。。这都是因为他看错了指标,把BIP的总投入资金成本(就是成立至今注入公司的资金和资产成本)看成了现有资产的净值,把成本价看成了现价。
然后他就非常惊讶为什么上市以来,每股“净资产”那么稳定地没怎么上升,然后写出了79页报告分析为什么。
这有点像一个人不熟悉香港股市打台风时不开市,然后看到屏幕上股价一条直线不动,就洋洋洒洒分析出十几种原因,为什么今天股民都按兵不动。
其实BIP的实际净资产大概260-280亿美元左右(大约每股33-35美元)。
@HenryX1e @肖恩她爹

热门回复

2023-11-03 02:15

[哭泣]熊猫你这是往我伤口上洒盐[哭泣][哭泣][哭泣]经此一役元气大伤,也充分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投资者,过去十几年凭运气挣的钱还是要好好珍惜,以后会慢慢把手中的现金择机或定投换成$标普500ETF-Vanguard(VOO)$ $美国红利股指数ETF-Charles Schwab(SCHD)$$纳指100ETF-Invesco(QQQ)$等宽基指数的组合,长期能够获取市场总体回报就很满足了,同时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其它方面。[心碎了][心碎了][心碎了]

2023-11-01 22:35

BUUK这家普华永道估值40亿美元、穆迪给予投资级信用评级、每年派息2亿英镑的、订单backlog长达8年的公用事业公司,做空者报告里几个“我认为”的假设就评价为一文不值、要破产。
做空者报告里都承认,BUUK在英国的地位是几乎垄断性的(当然,他这么说不是赞许,而是想表达说BUUK很邪恶,迟早要被管管)。
很少零售投资者对BUUK会有什么感性认识,但是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机构投资者群体则是如雷贯耳。
简单说来,BUUK是做水电煤气光纤进住宅最后一英里网络的,连$长江基建集团(01038)$ 的水电煤气进新住宅,都大概率(估计七八成机会)是要向BUUK永续交费的。

不要受到情绪影响,经此一役你对这类标的更加了解了。以后市场上出现类似的事情,对你是“捡钱”,而不是“减钱”。
总结教训,重新出发就好。

2023-10-30 23:40

我拿到那个报告之后,首先就是翻看第75页上的资产价值总结表。
随便翻一下几个比较大的资产是什么数字,就知道这人对BIP的主要资产是哪几个并不熟悉了。
比如印度的天然气管道,21%的股份,他的表格里记账为只值1700万美元!
然而他对这个名字和数字好像没有任何敏感性,没觉得有什么异样,报告中也没有任何分析,可能是觉得一个只值1700万美元的小资产不值得花时间,而且一个名字叫Pipeline Infrastructure Ltd那么俗名字的小公司能有什么重要资产可分析。
然而,这个公司就是著名的印度西气东输管道,2019年时19亿美元收购的,21%股份的成本价就有4亿美元。这种资产,由于俄wu之后印度大量进口天然气,现在可是比以前更值钱了。

2023-11-03 09:42

我长期投资博枫系,2020年的大坑不仅没减仓还加了不少BPY BAM,算是跟着熊猫老师赚了,整体跑赢了标普500。但现在以及今后,逐渐往$标普500ETF-Vanguard(VOO)$ 上转,原因还是胆子小,不完全了解业务,估值这东西,不是看看帖子或者算算报表能搞定的。必须承认个股和行业我一窍不通,不懂不做应该是大原则。
关于做空报告,我得承认不太懂也没精力搞。但有一点,外部暂时性冲击(如covid)带来的下跌,可以无脑靠均值回归的信仰扛;如果内部有潜在问题,就需要像熊猫老师那样的深刻洞察和理解才能满怀信心的走下去。这既适用于博枫, 也适用于我看不明白的那些"赛道”。
今后我的权益基本盘一定是三块:1.接近偏股基金指数的A股主动基,如兴全fof 2.高分红的红利类etf,提供当期现金流 3.国际宽基ETF,如标普500etf。主动选股选基和衍生品最多只做小仓位娱乐。

2023-10-31 15:02

【关于BIP的管理成本费率】
费率=(管理费+业绩提成IDR)/ 资产净值。
首先,做空者把资产净值看错了,260亿看成了不到90亿,那算出来当然费率畸高。
实际上全部包含在内是2%左右。
相对于BIF(博枫面对机构投资者的基础设施私市基金),总费率甚至有所折扣,而两者底层资产大致重合。
在费率设计时,就是为了保障BIP股东与BIF(博枫的基础设施私市基金)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公平,不造成费率的套利。迄今为止,BIF的重量级LP不但没抱怨收费高,还不断加投。
其二,做空者忽略了一个收费抵消机制的信息。这点我不认为是他不知道,而是刻意就忽略。
未来几年,几只早期BIF基金都进入退出期,而它们收取的Carry是可以全额抵消未来的IDR收费的,所以未来如果看到IDR大幅下降时不要觉得吃惊。
@HenryX1e @肖恩她爹

2023-11-01 22:46

他说的是接驳费不应该算入ebitda,穆迪也提示了这个处理的特殊性,同时他还说明了同行不是这么处理的。然后按同行的方式调整了,再计算估值。说实话我觉得没问题,要反驳应该反驳事实,逻辑没有任何问题。

2023-11-01 23:02

我觉得最简单的检验方法,就是找一个英国新房经纪,问问哪几家公司提供类似业务,然后你会发现他说的“同行”一家都没有提供这个业务。
他对BUUK的分析,也就只能唬唬完全没有英国住宅知识的人。
BUUK这类业务的估值,常规估值方法是估值=现有接入数x每个接入的价值+折现值(合约pipeline接入数x每个接入的价值)。
这个市场有很多并购交易,不是什么小众市场,也不需要重新发明车轮,从来没见有哪个交易是使用他说的那样估值方法来报价的。

2023-11-01 23:28

你这样说,我应该可以看出,你连BUUK从事什么业务,或是英国行业是采用什么运营规管方式,都没搞清楚。。。
英国是把供应环节分解成很多段来分别授予牌照的,天然气供应商、输气网络、配气网络、最后一英里接入网络、售气公司,都是完全不同的独立公司在做。
不是国内那样同一家公司垂直一体化,自己建网、做入户接入、然后自己经营自用,然后要靠不同环节来补贴(比如国内要靠接驳费补贴其他环节亏损、要靠工业利润补贴住宅亏损)。

2023-11-03 05:52

休息一下,厘清思路,吃一次大亏可能很失望,避免未来的重大失误才是第一要务。不管怎样说,你比查理芒格爆仓的阶段强太多了[笑哭]买指数是否真符合你的性格,只能慢慢尝试,做惯主动型投资者,未必真能耐下心做被动型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