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109喜欢:19

$中国核电(SH601985)$ $中国广核(SZ003816)$ 持有中国核电3年了,从5.8左右开始建仓,一路加仓,一路做T,成本来到了6.9;目前持仓4W股,如果能遇见低于7左右会继续加仓;从典型小散的角度,从大趋势上来说说核电,说说我的担忧,供大家探讨:

1.核电是肉眼可见的增量行业,这个毋庸置疑,无论从碳中和的角度、从中国核电发展规划还是从发电效率上来说,核电都是增量行业;但是我们现在是典型的产能过剩,生产了大量的东西,但是很多卖不出去,这其中原因既有中美欧的脱钩、也有竞争对手的崛起,叠加房地产的迅速崩塌,我个人对未来的用电量持保守态度,估计2023年的9W亿度电应该就是巅峰了!未来用电量会掉到一个什么程度?如果真的用电量迅速下跌,核电的前景是否还有这么乐观???大家都说用电量有增量,新能源车、算力等,其实以新能源车为例,目前新能源车国内保有量大约1500W台,我算每台车一年跑2W公里,一度电跑5公里,说真的新能源车用电量的增加比例真的不算高,千分之1个点都不到!耗电量大的还是工业、制造业!

2.前些年看新闻,都是说哪里的地铁运营多少天无事故,某航飞机飞行多少公里无事故.......这几年经济不景气,各行各业都面临保养维护经费短缺、人员降薪导致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下降,导致各种事故层出不穷,比如某行比如前段时间某地铁;我不知道核电项目的人员工资有没有受影响?维护经费是否有减少?当然电力行业特殊,这些年依然盆满钵满!希望这个我是杞人忧天!

3.核电虽然前景巨大,饼画的很圆很大,但是资金缺口也是个巨大的问题!发电机组翻一倍,需要的资金可不是几十几百亿就能搞定的,大几千亿的资金需要投入!其实钱肯定不是问题,我们最喜欢搞得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现在正需要这种有含金量的基金来托底经济!我担心的是,如果搞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我们小散这几万股有啥用?分红比例要打多少折扣?如果搞股权融资,价格在多少对公司最有利?

4.中国是个缺铀的国家,毕竟原料成本占到了近20%,4代核电机组商业化还早得很!有没有懂地理地质的,国内有没有可能发现大型铀矿的可能?

5.最近唱核电的人太多了,前面无人问津的时候拿的真是爽,唱的人多了反而觉得不适应.......拿核电千万不能梭哈,出点小问题善后都是个巨大的开支,千万别梭哈,留后手!

一点疑惑,请专家们给点建议,祝大家发财!!

精彩讨论

--鹰--01-16 10:39

问题1、中国2022年能源消费总量54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比56%,以后能源消费总量也许会见顶,但在碳中和大背景下,能源的消费会清洁化,电气化是大趋势,电能会替代煤,电量的天花板还很高。在电的消费结构中,核电占比5%,煤电占比70%,从煤电的容量电价出来后,国家就明确定调煤电以后是调峰能源,以后核电和新能源的替代火电的空间很大,煤电降到50%就够核电和新能源发展十几年。
问题2、核电这几年是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利润年年增长,而且核安全事关重大,没有人敢在这个上面掉以轻心,经费短缺导致安全问题的可能性没有。
问题3、快速发展需要资本金的问题,如果股权融资,以华龙一号的盈利能力,只要每股增发价不低于3.5元左右,就不会降低原有股东的每股收益,增发价高于3.5元会摊薄每股收益但还是会把蛋糕做大,增加原股东的每股收益,目前看增发价低于3.5元没有可能,低于6元的可能性都很小,假如真的有增发,而且股价降到6元左右,对于长期持股的人来说,那也是难得的加仓机会,放心买就是了。
问题4、这几年中国铀矿取得的重大成果,2023年中核集团发布了勘探十大成果,中国铀矿储量从前些年的能用二十年提高了二百年左右,以目前的消耗量计算使用时间和煤矿相当。2023年有多个大型铀矿在开展前期工作,你可以到核安全局网站查查相关批复。四代核电快堆也已经建成,以后铀的利润用率从1%提高到60%,目前储存的乏燃料在快堆中烧过之后都成为新的核燃料,而且中核集团还在研究海水提铀、海外签署铀矿长期供货协议,铀矿的问题也不用焦虑。
问题5、就不用说了,如果股价涨得高估了,卖一些也行,不卖长期拿着也可以,以后肯定会有更高价格,如果攒的股数够多,拿分红就能够生活费了,也不在乎股价的波动了。

--鹰--01-17 12:02

七八分相似吧,长电20年长牛的根本原因一是从03年上市的一个葛洲坝加部分三峡机组合计551.5万kw装机,发展到2023年7179.5万kw装机,二是水电折旧40年,实际能用100年。中国核电核心逻辑一是2015年上市主要是一个秦山基地加田湾和福清部分建成机组,合计1150万kw装机,到上市20年保守估计有8个基地加新能源,合计1.1亿kw装机,二是核电机组平均折旧25年,实际能用60-80年。

--鹰--01-17 12:41

目前的现状是水电没资源开发了,只能去开发低效益的抽蓄,核电的股东成天发愁国家批的新机组太多,开发不过来。

--鹰--01-16 11:19

没有笔误。按51%的持股比例算,一台华龙一号资本金需要20.4亿,按3.5元增发,需要增发5.83亿股。一台机组按归母3.5亿利润算,增发的5.83亿股每股盈利0.6元,和2024每股盈利差不多。如果增发价提高,增f发股数减少,增发部分每股盈利提高,会带动整体每股利润提高,3.5元还是比较保守的估计,实际华龙一号每台机组归母利润可能高与3.5亿。

--鹰--01-18 09:15

从盘面看自从去年7月央企现代能源基金发行建仓后中核走势就强势了起来,长电和中核是央企新能源指数权重较大的股票,中核的走势也慢慢跟长电有点同步,中核也是未来几年少有的业绩明确增长的股票,我判断即使指数大跌,中核的跌幅肯定也远低于指数跌幅,调整的下限大概率在7.3-7.5左右。如果出现极端情况估计也就7元附近。至于个人操作,每个人情况不同,首先看有没有融资,对我来说跌到6元、5元也没什么影响。如果有融资,首先考虑极端情况象22年底那样连续下跌能不能扛得住不爆仓,扛得住下跌过多就是加仓的好机会,扛不住那现在要考虑降低融资比例。如果没有融资选择持股不动或者留一部分现金等抄底都可以,我相信长期持股中核一定能上20元。

全部讨论

问题1、中国2022年能源消费总量54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比56%,以后能源消费总量也许会见顶,但在碳中和大背景下,能源的消费会清洁化,电气化是大趋势,电能会替代煤,电量的天花板还很高。在电的消费结构中,核电占比5%,煤电占比70%,从煤电的容量电价出来后,国家就明确定调煤电以后是调峰能源,以后核电和新能源的替代火电的空间很大,煤电降到50%就够核电和新能源发展十几年。
问题2、核电这几年是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利润年年增长,而且核安全事关重大,没有人敢在这个上面掉以轻心,经费短缺导致安全问题的可能性没有。
问题3、快速发展需要资本金的问题,如果股权融资,以华龙一号的盈利能力,只要每股增发价不低于3.5元左右,就不会降低原有股东的每股收益,增发价高于3.5元会摊薄每股收益但还是会把蛋糕做大,增加原股东的每股收益,目前看增发价低于3.5元没有可能,低于6元的可能性都很小,假如真的有增发,而且股价降到6元左右,对于长期持股的人来说,那也是难得的加仓机会,放心买就是了。
问题4、这几年中国铀矿取得的重大成果,2023年中核集团发布了勘探十大成果,中国铀矿储量从前些年的能用二十年提高了二百年左右,以目前的消耗量计算使用时间和煤矿相当。2023年有多个大型铀矿在开展前期工作,你可以到核安全局网站查查相关批复。四代核电快堆也已经建成,以后铀的利润用率从1%提高到60%,目前储存的乏燃料在快堆中烧过之后都成为新的核燃料,而且中核集团还在研究海水提铀、海外签署铀矿长期供货协议,铀矿的问题也不用焦虑。
问题5、就不用说了,如果股价涨得高估了,卖一些也行,不卖长期拿着也可以,以后肯定会有更高价格,如果攒的股数够多,拿分红就能够生活费了,也不在乎股价的波动了。

绿电取代火电作为基荷电,这部分还是很可观的。

核电在吃煤电的份额,最终占到整体电力结构的10%以上,就是150台机组。目前也是看到这里。
电站职工的待遇是很好的,不用担心。
投资虽然大,但是现在银行利息很低,1比5的杠杠。
国内企业在非洲买铀矿,近几十年内不用担心。(150台机组一年3万吨天然铀)

01-16 09:25

用电量会逐渐增加的,这是必然的,过些年仅仅商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可能都不止9W亿度,现在城市家庭用电一天20度是很普遍的,内墙电线载荷都经常不够用的,20年前一般每天用电不超过10度吧

01-15 22:15

9W亿度肯定不是峰值,未来绝大部分的能源都是电力提供的,肯定是个天文数字,在可预见的未来发电量再增加10倍完全有可能。理论上人类有足够的能量可以做任何遵守物理和化学定律的事情。

01-15 21:23

脱钓?欧美靠中国廉价的电费养着,都是喊口号而已罢了,用电量下降有火电挡着呢,想多了

01-15 21:44

卖出留一手,是剩100股呗,今天已实施完毕,安心睡觉。

01-15 22:16

可不是嘛,“唱核电的人太多了”太多太多
机构公墓不会那么傻的去拉高

01-24 09:54

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用电量只有72度/月,美国人则是363度/月,不管经济上不上涨,电力需求见顶还早着呢

01-16 09:32

我也有同样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