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糖醋蒜的欧巴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7喜欢:0
这些我非常赞同,比如美国的降息,国内经济的恢复(周期),公司持有的优质核心资产,多年以来的稳定经营,低负债,将来要落地的项目。
不过我对香港经济的恢复 尤其是办公楼这一块,打个问号。即便恢复,考虑目前香港的地位(恐怕短期很难有结构性的变化),能否支撑比大陆起码贵2倍的租金 在这一部分我没有信心。毕竟公司在香港的资产不小。
然后一些要落地的项目(比如三亚),我有点看不太懂。
您怎么看?

热门回复

emmm 这部分我可能有不同想法,资产的价格可能需要参考租售比,但除非自己购买办公楼后给出租(投资角度),做租客角度绝对的租金更重要,毕竟是成本。要是办公楼供需很难得到改善(不是周期性),公司觉得没有意义留在香港核心地段承担比大陆贵的租金的话,恐怕租金继续下跌空间还是有的。这部分直接影响太古的收入和股息。我是主要担心这部分…

歇哥,太古未来的成长性主要体现在哪里?住开业务吗?

其实还是供求的问题。Hk很多机构受老美加息影响太大,裁员、缩减开支,降息周期自然就慢慢恢复了。供求不平衡除了供给量太大,还有需求不足的问题。需求改善叠加供给减少,就能实现供求平衡。

至于你担心的Hk经济问题,主要压力在于老美的利率水平,HK楼市的租售比及房价收入比相对内地好很多,尽管租金绝对水平更高。

谢谢分享观点

这几年拿地的项目未来落成就有增量收入,太古这几年有个千亿投资计划。

价格的形成主要依赖供求关系。
这几年供给量太大,价格就有下行的压力。价格持续下行就会没人拍地,就会减少供给。
比如这两年,拿地的价格和利润率就显著好转。未来的常态,一定是没有这么高周转率的,利润率会提升,房企负债率会降低。从这一点来说,绝大部分房企要转型。现在恰恰相反,内地的大部分开发商还在拼命拿地,尽管资产缩水导致负债率越来越高。
我的观点是,与其苦苦等待内地房企转型,为什么不买一个已经转型成功的呢?因为在转型的过程中,既需要时间的沉淀,也存在不确定性。低负债、存量资产质量高、经营类资产占比高的房企才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太古地产(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