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和通策医疗,怎么选?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9

爱尔眼科通策医疗都属于医疗服务行业,是国内医疗连锁机构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两家公司,一家是眼科医疗连锁机构的龙头,另一家在口腔医疗连锁机构的龙头。在资本市场上,分别称为“眼茅”和“牙茅”。

但实际上,两家公司在商业模式上是有很大差异的。虽然通策医疗成立时间更早,但如今爱尔眼科市值1100多亿,而通策医疗只有200亿,“金眼铜牙”不是没有道理的。下面来梳理一下它们之间的差异。

1、行业特性。

眼科医疗是更加依赖设备,对医生的要求,相比牙科没有那么高,这是爱尔眼科能通过资本的力量快速扩张全球的主要原因。而牙科呢,可以理解为“手工业性质”,所以更加依赖医生。

2、医生依赖性。

因为行业的特性,爱尔眼科更加依赖设备,而且设备非常昂贵,所以医生想要独立创业的难度就变得很大。而通策医疗对医生的依赖度高,对设备的依赖度低,只要牙科医生有几十万购买相应的设备,就可以独立创业。所以通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留住医生。目前牙科行业中,集中度比较分散,通策医疗市占率大约在2.6%左右。

3、业务分布。

还是因为行业的特性,通策医疗想要实现全国扩张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目前通策的业务高度集中在浙江省内,省外扩张一直不太顺利,并且省外业务毛利率比浙江省内更低。而爱尔眼科呢,通过“并购基金”模式,让公司快速扩张到全国范围,用资本解决设备昂贵的问题,所以规模比通策要大很多。

4、经营规模和利润率分析。

由于爱尔眼科的规模更大,所以它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更高。但是利润率呢,通策更高。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通策在浙江省内的口碑极好,所以省去了一大笔营销费用。而爱尔眼科为了跟公立医院竞争,投入了更多的营销费用来推广业务。

5、发展模式

爱尔眼科过去的发展模式是通过“并购基金”模式实现全国快速扩张的,快是挺快的,但公司也意识到一些问题。比如高商誉,还有质量的问题,最近爱尔眼科的医疗事故频发,跟这个有直接关系。公司也指出,“并购基金”模式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通策医疗过去的发展是依靠“蒲公英计划”,在一个区域内,先打造一家当地最高级别的总院,口碑有了,来的人也多了,再开分院,触达更多的患者,同时也能把品牌打响!至于扩张策略,通策是通过自建医院来慢慢铺开市场。这样的发展模式跟爱尔快速扩张相比,会更健康,但是扩张速度很慢。医院需要筹建或者培育,前期会亏损,生产力无法快速释放,一间医院要做到盈利需要花好几年的时间。

2023年年报说,通策提到未来的扩张,会从仅靠自建改为以收购兼并和加盟为主。但扩张速度肯定没有眼科医院快,因为牙科最大的难题是医生。通策的成功是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如果要到省外扩张的话,品牌力在浙江好使,省外就不一定了。

虽然它们都是民营连锁医院企业,也因为不同的专科有着商业模式上的差异,但也是有一些共同点的。

第一是行业空间,无论是眼科还是牙科,未来都有着非常大的增长空间,都是千亿规模。

第二是估值,在二级市场上,估值怎么看都觉得没便宜过,最夸张的是,两家公司的PE都到达过200以上。

最后总结一下这两家公司:

爱尔眼科:眼科医疗连锁机构的龙头,医院扩张到全国范围,未来随着“并购基金”模式的退出,现有医院会逐渐走向成熟,公司的增速肯定会走向一个平庸的增速。

通策医疗:口腔医疗连锁机构的龙头,浙江省收入占比高达95%,未来扩张想要通过兼并和加盟的话,会有一定难度,做的怎么样,需要时间观察。

END

以上只是个人投资笔记,不作为投资依据。

如果有错误,望其指正,不喜勿喷,请多包涵。

如果你喜欢,帮忙点个赞,感谢支持!

原文链接:网页链接
$爱尔眼科(SZ300015)$ $通策医疗(SH600763)$

全部讨论

05-30 15:07

正好刷到你这篇文章。所以借你文章提了一个问题,欢迎参加讨论。
【投融寒冬,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相背而行?】
另外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在医疗卫生行业投融寒冬(2023年至今)爱尔眼科通策医疗 做出了不同的发展战略选择,大家怎么看?
网页链接

太贵了,一个也看不上,在腰斩一次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