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云股东大会QA实录:已回购近623万股、注销超558万股!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1回复:10喜欢:28

今日上午,万物云2023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万物云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朱保全、副总经理叶菲、财务与资金管理中心负责人王绪斌回答了投资者的多个问题。

我简要总结:

1)未来还将以核心净利润的55%进行分红派息,派息额有希望持续上升。

2)万物云已回购接近623万股,其中超过558万股已注销。重点是,公司将继续回购。

3)预计二季度后重新纳入恒生综指成分股。

4)商写板块毛利率下滑不削弱万物梁行的绝对竞争地位,未来将在商写板块效仿住宅板块推进“蝶城战略”,构建协同效应。

5)应收账款占比20%,增速8%,都在安全可控范围,未来公司会全方位提升应收账款管理能力。

6)朱保全分享了日本考察体会,指出物业管理将面临重大转型,万物云将从物业管理(PM)逐步升维到资产管理(AM)进而综合设施管理(FM)。

作为投资者,最关心前两项,管理层的回馈都非常正面与积极,值得肯定。截至今日,万物云股价24.05港元,二季度以来强劲回升22%,将年内股价跌幅大幅缩窄到2%,显示财报发布以来市场反响非常积极。

下为实录分享,供大家参考。

交流问答环节

1:公司未来分红的政策是什么,是否还会维持目前的分红比例?

叶菲:公司在23年的时候分红1.092元,占核心净利润55%,这个分红政策在过去跟投资人路演交流过程中也得到了大家高度认可。

朱保全:这次股东大会通过今年的分红政策之后,在接下来公司还会持续通过自身努力经营创造更多的核心净利润,然后以核心净利润为基础保持55%比例来进行分红。

2:公司这次申请回购及增发的授权,是怎么考虑?

黄旻:这次公司的一般性授权,其实在于希望能够通过,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赋予董事会灵活性,以便更好把握未来市场机遇,以最大化保障股东利益。这两项一般性授权也是香港上市公司董事会惯常向股东大会申请的一种授权。去年股东大会上公司董事会也申请过授权,截至今天公司已经回购6227500股份,5582100股已经注销,从股价表现来看,公司积极回购确实起到一定作用,因此计划继续回购。

3:公司预计什么时候可以入通?

黄旻:在今年1月份之后我们也一直在跟进公司各项指标去评估公司是否能够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根据多家机构预测及公司评估恒生指数规则,预计2季度检讨后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截至目前,检讨期内公司已经满足过去12个月内流动性不达标次数小于等于2次的要求,公司今年1月至4月换手率均超过了纳入恒生指数的要求,5月份截止今天换手率也超过纳入恒生指数要求。检讨期内,公司股票平均月市值也大于纳入港股通门槛,根据目前预测,二季度检讨后应该可以通过。恒生指数8月份中下旬公布恒生指数系列季度检讨结果,相关变动也有望于2024年9月初生效。

4:商写板块毛利率下滑,2024年会有什么经营策略去提升?

叶菲: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要先回答的是,为什么商写板块的毛利率会下降?这是战略选择的结果。过去十年,是FM市场高速发展的时期。我们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万物梁行也成为了中国FM市场的头牌。我们知道FM市场的特点是,和多业权相比,单一甲方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当下的经济情况,大部分甲方都在削减成本,所以对毛利率产生压力。硬币的另外一面是,FM也丰富了B端多元客户数量,我们也与绝大部分客户构建了牢固的客户关系。如果站在一个城市视角、站在PM存量市场视角,我们的区域市占率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规模扩张。商业物业也需要蝶城,商业物业也可以构建蝶城。

因此,我们在FM市场层面要干两件事,第一是借助FM客户网络和粘性,反攻存量的PM市场。第二是借助FM客户网络,为客户提供共享服务。我们希望在FM市场织出一张密实的网络,就像我们住宅物业有蝶城,商业物业也同样需要蝶城去形成协同联动和网络效应。目前我们还在织网阶段,但网还不够大。这些扩张带来的好处是客户数量增加,2023年我们在核心客户的FM业务中份额持续上升。

4:2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越来越大,尤其是关联方应收账款增加,24年公司会采取什么行动应对?

王绪斌:众所周知,只要做B端生意就会有应收帐款产生,而公司23年应收帐款净额67.8亿元,同比增长8%。主要还是业务规模带来的增长,其增速是低于收入增速12%,公司期末应收帐款余额占营业收入比例约为20%,在行业中处于较好水平。而公司与关联方万科集团占款24.87亿元,均系公司向关联方提供经营性业务产生的应收帐款,帐龄较小,回款有序,23年关联方回款超过44亿元,公司基于目前开发商行业经营环境,对开发商客户业务承接是按照回款的情况来进行动态调整,避免应收帐款无序增长。同时我们也聚焦高支付能力客户获取,我们积极强化与核心赛道战略客户绑定,这些客户应收帐期更多依据合同正常发生的合理帐期,公司与关联方万科集团持续关联交易CCT占营业收入比例已经从21年19.2%逐年下降到23年的13.5%,并有进一步下降趋势。未来公司也将根据客户付款的信誉来开展业务,优化基于客户风险评级机制的应收帐款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方位提升应收帐款管理能力。

朱保全:关于后面两个问题,一个是商写板块毛利率下降,还有一个是应收帐款增加。我作一个补充性回答。我上个月去了一趟日本,在日本跟很多企业作了交流。其中大和房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当年的房屋建造商,今天发展非常快。其中他们讲的一个发展的案例,讲他们的房屋租赁市场,供应租赁。今天大和非常骄傲的讲,他们可以在日本全域做公寓租赁业务。然后反向借助今天日本政府必须开发的政策,来反向向土地主定制开发。也就是当你拥有了客户运营这个能力之后,如何能够向建造、向土地开发来进行延展,它可以确保一个土地开发的租赁公寓之后,能够达到90%的应收款充裕。这是另一种体现来反向加强了自身投资能力。从与大和的交流,我也在思考中国物业企业未来发展,当然大家都喜欢轻资产公司,轻资产公司的增长,我们看五大行,在过去两百年的发展,其实是两百年并购史形成了全球覆盖。另外服务客户过程当中,如何从日常的物业运营服务到资产服务,这样一个全域全链条延伸的过程。今天我们的业务不仅可以把它分为三层,比如说最高层我们称之为基金管理,管钱的。第二层是把钱变成了资产,我们称之为AM、FM管理。到了第三层实际上是具体物业运营,PM。这三层是有序连接的,今天我们作为一个PM物业管理公司,当然我们一方面通过科技、AI在这里面不断生成数据,然后以数据来驱动更好的运营服务,这是万物云一个视角。另外一个视角,今天如何从最基础的物业运营逐步向AM资产运营来进行深耕。这对于今天中国房地产当下的情形,大量的资产正在发生逆转的过程,而在这其中对于PM管理者、大厦的管理人,这是一次极好的、绝佳的一次机会。在两年前,曾经中国有一个著名的AM管理公司,他们与业主方之间发生一些经济纠纷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找到了我们,为什么呢?是因为他希望能够控制底层的PM管理,希望借助我们的PM管理能力来去把资产掌握好、运营好,这样在他与业主方商业纠纷过程当中,当然一方面是商业合同法律性。更重要的一件事是当他胜诉后,能够快速对资产进行掌握和运营。我觉得这对于我们作为PM管理者来说这也是一个启发。就是我们今天既然AM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底层物业的运营,那我们其实反向是否能够向AM资产管理运营来做。这是一个对于我们在实体业务上面的一个发展的思考,并且也正在实践之中。

延伸到刚才这两个话题,一个是关于商写业务,我们在过去三年战略性选择了中国FM设施管理市场发展。这个战略也得以实现了,今天我们在互联网、高端制造、金融领域都有极高的客户认可,极高的市场占有率,极高的客户口碑,我们很骄傲的是优秀企业的共同选择。当然FM全球的毛利率都是不高的。但是反回头这让万物云今天极大的丰富了客户的内涵。以往我们很难跟互联网圈、金融圈、高端制造圈打交道,而今天随着FM业务让我们今天的客户圈非常丰富,并且这些客户通过服务,构建亲人般的这种关系。我相信拥有客户,或者是拥有最佳的客户关系才是立足市场最根本的一个基础。刚才王绪斌也讲了,ToB客户多了,应收帐款一定多。我们如何看应收帐款质量,这个刚才回答里说过了,不再赘述。当我们未来如何去把客户资源把它与公司战略发展去匹配,我们看什么叫AM市场、什么叫PM市场,它的核心其实是租赁市场。租赁是什么人?其实不都是我们一些FM客户群。所以我想这实际上是形成了一个客户与不动产持有者之间的一种联系。当这种联系能够把它做透、运用娴熟的时候,其实这不就是在AM市场里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江湖地位。

另外应收帐款,目前万物云母公司万科在一年以内的还都是保持在非常正常的一个水平。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密切关注整体回款情况,也会适度来去持续沿着公司的战略来去降低关联交易比例。

总之,一个轻资产物业公司走到今天,未来它的发展是需要迭代升维。我们也希望能够在接下来万物云制定的三年事业计划书里能够为未来三年万物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方面思考和实践。相信在中国未来无论是城市更新还是在整个资产管理的大局中,万物云会成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全部讨论

“未来还将以核心净利润的55%进行分红派息”+回购+二季度后纳入港股通+房地产行业逐步走出困境。$万物云(02602)$ 年底只怕要40港元以上见了。

万物云将从物业管理(PM)逐步升维到资产管理(AM)进而综合设施管理(FM)。 这个战略转型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05-10 22:45

上市时间太短啦,我琢磨着:再研究研究,相对于,这个涉及民生的生意,安全边际,明确的不够的,不够的,非常不够的。
这个生意,买贵一点,都不行的。

05-10 20:38

可惜没港股通啊

05-10 23:54

最重点就是万科能过关否❓这是不敢重仓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