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3喜欢:0
回复@韦驿: 你这个数学怎么学的?
3元红利到手2.4元,股价100元股息率2.4%;3元红利到手3元,股息率2.4%股价应为125元。
单这一项就应多花25元。//@韦驿:回复@青春的泥沼:人们总喜欢从过去的数据强行归纳经验,但唯一不变的规律就是一直在变。
个人认为20%红利税无法解释20%溢价源。就算取消税种,也不会使溢价相应减少数量。100元的H股,今年红利3元,为了躲避6毛的税,愿意为此多花20元购买?纳尼?有人反驳说,我讲的不是1年红利,是看十年甚至更久,那么我会讲那额外的20元的资金成本考虑了吗?或者说,不讲红利,还有一大筐不分红或者几乎不分红的AH股,他们的溢价怎么说?
个人以为更可能的解释还是流动性,及资本项目未开放。多少溢价合理不知道,但如今的社会事件从一些突发影响演变成了中长期影响,不展开敏感话题,我认为想投H股的人,溢价可以再高一些更为稳妥。我自己是先玩了N年港股,后来才开始炒A股的,经常往返两地,以前我认为溢价高的不合理,现在我觉得可以再高些。。。
引用:
2019-12-12 08:57
很多投资者都认为香港市场目前是低估的,或多或少参与了港股市场。这期间就不可避免存在一个问题,有些股票中(内地)港两地上市,交易价格却不一致,这就必然涉及到AH溢价的问题,那么AH溢价多少才是合理的?
这个问题涉及到的玩法,大体分为三种:
1、单只个股的AH轮动;
2、指数(...

全部讨论

韦驿2019-12-15 10:38

你这样解释无敌了,凡是说不通的全推给市场无效。如果股票估值就是由股息倒推的,你这么理解也行,或你买股就只是为了收息,那么确实需要跟资金成本比下性价比。退一步说,就算红利税解释溢价是对的,那你考虑过港资外资以及像我这样在港开户的内资吗,20%税只是针对南下资金的,但定价权还没在南下。你说那些不分红的股应该想象未来分,想象分红也就算了,没产生的税也要一起想象计入溢价有点扯了。那我可以说a股现在红利税也只是暂免,是不是要考虑下未来a股收税的影响。前面是玩笑话。主要的分歧在于,我买股不是单纯为了收息,如果公司资金利用率比自己高,不分也没问题。

轻机枪L2019-12-13 23:44

1.你说的话有些我是很支持的。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利率,其实还有不同的税率呢。25%仅对不打新的内地A股投资者有参考意义,无港股通权限、有香港券商账户、重视打新、机构、境外投资者的参考值都不应是准确的25%。
2.你说不认为多拿6毛股息,值得多付25元,这个我不赞同。这个极简化的的数学结论是对的。如果你只看这个股票2.4%股息率不如4%银行理财,那你不应该靠这个挑A股还是H股好,应该都不买,应该把持有的AH全部卖了买理财。
3.我不是用红利解释溢价,我是在用红利去计算合理溢价。市场不有效,有很多偏离合理溢价的,那不是这个算法的错。如果用红利计算合理溢价太苍白了,那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不苍白的。
4.有些股不分红,那市场也是在期望以后会分红(,甚至也包括清算状全分掉)。如果永远不分红,那就别买了。除非买成控股,不然没用。
5.不同的AH股溢价不同(尤其是同属沪A间或深A间对H溢价不同),这是表明市场不完全有效。但市场毕竟不是非常无效,所以平均溢价也会倾向于波动在某个值附近,而非无规律乱走。

韦驿2019-12-13 22:28

我听懂了,但这不是数学问题。你讲的是设了一个前置,即把实际到手股利/股价作为股息率,同时假设两地投资者拥有相同的利率耐受性(都为2.4%)。但要知道ah股的定价权掌握在两拨人手里,而且这两拨人所在环境存贷款利率固收利率总之资金成本是不同的。不该这样倒退出股价。即便是顺着你的理解那么溢价应25%,我阐述的理由仍旧适用。我不认为多拿6毛股息,值得多付25元,这25元即便不是借来的,买银行理财也有1元利息(4%)。而且红利解释溢价太苍白了,有些股就不分红的;分红的那批里,有平价的,有倒挂的,也有高的离谱的,都无法解释。只不过加权平均后的AH溢价近些年刚好20%几居多,看上去比较接近红利税这个数字,但我个人以为也就看上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