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幸福》感想

发布于: 雪球转发:12回复:14喜欢:21

《真实的幸福》

这本书是一个心理学家写的,书中不少观点都值得思考,说说我的理解

1、人活着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活着,肯定是为了获得快乐、幸福,快乐幸福可以来自愉悦,也可以来自满意。

愉悦,是通过外在刺激,直接获得的,比如吃一顿美食、看一场电影,立刻就可以获得愉悦感,愉悦感的获得轻松,快速,但消失的过程也快,美食吃完了、电影结束了,愉悦感也就结束了。

财富能够带给人的愉悦感也是如此,一定数量的财富可以带来幸福感的提升,但是一旦财富数量远远超过自己和一两代人的需求后,财富几乎就没法再提高幸福感了。记得有一个统计好像个人财富超过一个亿,钱再多带来的幸福感就很少了。这有点类似这张图片,来自昨天看到的 @月风_投资笔记  的文字

网页链接

《真实的幸福》书中文字:
这项跨国的大型调查显示:塔克并没全错,购买力强的国家,人民生活满意度也高;一旦国民收入超过人均8000美元之后,这个相关开始消失,财富的增加并不能继续增加生活的满意度。所以富庶的瑞士国民比穷困的保加利亚人更幸福,但是与爱尔兰、意大利、挪威或美国人比起来就不一定了。

------------------------------------

满意是区别于愉悦的,一个跑步爱好者跑步、徒步爱好者徒步,是可以获得满意感的,满意感并不是外在刺激带来的,而是人体自身去主动寻找获取的,满意感的获取过程是通过先忍受一定的痛苦,然后获得的,比如跑步很累呀,没有一个人跑步可以不累的,哪怕是那些执迷于马拉松的爱好者,照样累,如果他们跑步不累,他们就可以获得更好的马拉松成绩啦,他们一定是拼尽权利去跑的,既然是拼尽权利跑,那你说能不累吗?所以,他们也累,即使是潜水这样的爱好,也很辛苦,我就见过一个女孩每次出水,都浑身冻的哆嗦,但是她还是特别喜欢潜水。

大凡人主动承受痛苦,去获得的东西,最后都会带来满意感,这种满意获得很不容易、很慢,但是也最持久。

我提过的痴喝嫖赌抽,其中的痴(痴迷某一种事物)便是获得满意感,很多人实现自由后都会痴迷于一些东西,比如旅游、各种户外运动等等,包括工作狂人巴菲特痴迷于投资这件事情,芒格痴迷于阅读这件事情。

至于后面4项,则是获取愉悦感的最终途径,毕竟成年人没有办法像三岁小孩一样吃一口冰淇淋、有一个新玩具就可以高兴半天,成年人的愉悦感只能通过这些终极途径获取。对于做不到痴获取满意感的成年人来说,就要通过后面的手段获取愉悦感了。

生理上来说,人要快乐幸福,都是通过激素实现的,愉悦感通过外在刺激分泌激素,比如吃甜食获得外啡肽,而满意感是通过人体内在承受痛苦,然后激发人体分泌激素比如内啡肽,从而获得满意感。当然,激素还有多巴胺之类的。


2、幸福,小孩子多是通过愉悦获得幸福感,成年人则更多通过满意获得幸福感。

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不幸福,就会抑郁,书中有提到抑郁,

---------------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每一个富有国家的资料都显示抑郁正急速蔓延,当今抑郁症的比率是40年前的10倍,而且患者年龄也越来越小。40年前,第一次患抑郁症的平均年龄是29.5岁,现在则是14.5岁。这真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因为所有客观的幸福指标都比以前好,我们有更强的购买力、更高的教育程度、更好的营养和医疗设备、更普及的文艺娱乐等,但是人们主观的幸福感却一路走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抑郁症的瘟疫跟生活条件差也无关,因为越富有的国家,患病情况越严重。在美国,黑人或墨西哥裔美国人患病率比白人低,虽然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及白人。

---------------------------

这钟现象在今天我们社会的表现就是,70后都觉得自己小时候很快乐,青春期没有什么逆反,也没听说谁抑郁,然后,70后的子女们,青春期普遍逆反严重,很多孩子还会抑郁,我敢说,每个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有听过周围有同龄的孩子抑郁之类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我理解,抑郁症,跟生活条件好有极大关系,生活条件越好,抑郁症发病的比例越高,原因就是幸福来自愉悦和满意,对于孩子来说,大体上都是通过愉悦来获得幸福感的,因为愉悦只需要外在刺激就可以让人体分泌激素就可以获得愉悦了,来的简单,而满意感则要先承受痛苦才能激发人体应激反应分泌激素出来,获取太难。

而今天的孩子接触的物质极大丰富,我小时候一年吃到一根香蕉都美的可以高兴好几天,大学毕业的时候才尝过一口芒果是啥味道,那时候,愉悦感的获取门槛可以说是极低的。现在的孩子,从小啥没见过?啥没吃过?这种情况下,愉悦感获取的门槛越来越高,而且钝化了,什么东西都带不来愉悦感了,看上图,最终结果就是孩子们越来越难以通过外在刺激获得愉悦感了,而他们年龄的关系,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受痛苦比如跑步,去获取满意感,结果就是他们缺少快乐幸福,承受不了的,就抑郁了。

相对来说,成年人忍受力更强,所以,可以通过承受痛苦,去做一些事情,然后获得满意,最终获得快乐幸福,比如发达国家参加各种户外运动,比如徒步、骑行、攀岩等等之类的人特别多,也是这种原因,攀岩要做非常多的训练,也很危险,非常辛苦非常累,难道宅在家里葛优躺不香吗?问题就是葛优躺获得不了快乐了,所以只能走出去,忍受痛苦,获得快乐。

而那些忍受不了痛苦的成年人,要么,通过终极手段获取快乐,要么,轻中重度抑郁,觉得活着没劲。

---------------------------

正好看到 @群兽中的一只猫  的这篇文字

网页链接

文中提到为什么欧洲按摩椅的渗透率一直不高?而东亚几国按摩椅的渗透率普遍较高?

按照我上面的逻辑,按摩椅显然是属于获取愉悦感的一种工具,做个猜测,是不是欧美人更喜欢通过自虐等手段比如户外运动,来获取快乐幸福?那么,欧洲按摩椅的渗透率一直不高的原因似乎就找到了,我没有去找过数据,谁去找找,看看欧洲户外运动的参与率、普及率是不是远高于东亚几国(日韩台湾香港以及中国的一线城市等发达国家地区)?也许,这其中真的有内在的逻辑呢。

全部讨论

2020-10-18 14:40

看完很受启发,幸福快乐来自于愉悦感。文中愉悦感和满意度(个人感觉满足感更恰当)其实并无实质性区分,差别在于获取的途径。
愉悦感获得的途径有两种:
一种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可以通过花钱直接获得,吃美食,看美景,买漂亮衣服。类似的外部刺激,会不断提高人快乐的阈值,导致从该渠道获得快乐的难度越来越大。
一种主要体现在心理层面,通过主动承受痛苦去间接获得。跑马拉松、百公里徒步,通过肉体的自我折磨,获得精神领域的抵达。
物质越匮乏,物质层面的愉悦感越容易获得;
物质越丰盈,就更应该主动去追求心理层面的愉悦感,去获得这种更高级的幸福,尽量避免沉溺于物质中苦苦追寻,因为物质带来幸福感的边际效应下降的太快。

2020-10-18 12:48

[好失望]我也想让钱带来的幸福感少点

2020-10-19 00:17

照此类推,中国的户外健康运动应该存在大机会。

2020-10-18 20:00

是这个意思,用专业术语分析,看着就很通俗易懂了。我就是痴迷旅行和户外运动,并且从中得到愉悦和满足。非常痴迷。

2020-10-18 15:49

记得财富公式里面提个一个观点,财富边际效应递减,但无限的金钱带来无限的快乐

2020-10-18 13:23

满意与愉悦

2020-10-18 12:58

学习

2020-10-18 12:51

那活着和猪有啥区别

2020-10-18 12:35

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