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回复@David_Wang: 无论如何,万洲国际对小股东的回报,还是相当用心,如果不是最好。当然可能也有一些人不满意。但是要看看和谁比。如果和皖通高速这些地方国企比,万洲国际简直是天使!毕竟万隆是万洲国际的所有者,尽管可能也会伤害到企业,主观上应该还是会想办法提高企业的价值。//@David_Wang:回复@sjlthink:最近很少有人关注万洲国际,估计是跌怕了,我在大笔买入,成本5.4港币。[笑]万洲国际的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几大业务都有想想空间,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看法:
一 肉制品
美国部分:香肠火腿培根估计短时间不会有啥变化,从公司业绩演示PDF里面看新品创新个人认为没啥大的突破,预期展望稳定。
中国双汇:高低温肉制品估计短期内也很难有大的突破展望稳定方向还是往高端升级。双汇有调味料(比如猪肉酱、面拌酱等)、牛猪鸡骨汤、卤菜(猪头肉猪耳朵猪大肠等)、预制菜等产品,虽然目前规模较小,公司貌似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但是我认为这块前景可期。期望公司能把调味品和中式卤肉产品上升到战略高度做出新的赛道。不要把自己限定在火腿肠这种产品当中,原则上和猪肉相关的业务都可以做起来,尤其是肉酱这块。海天味业做的酱卖的就很好,没道理双汇不能。

肉制品可以说是万洲国际最核心的业务了,重中之中,但是感觉万洲国际这几年在新品创新上没有让人眼睛一亮的成绩,酱骨汤等调味品是个不错的方向,可以让人眼睛一亮,毕竟海天的故事足够诱惑人。

二 屠宰冷鲜肉
这块中美合计有近5000万头的屠宰规模,万隆在股东大会上讲屠宰不赚钱,但从战略上必不可少,如果做到1亿头的规模,就可以考虑做其他的加工生意,比如屠宰的副产品还可以提取肝素产品他举例说。也就是说屠宰规模还可以扩张,但是并不容易,主要是中国这块地方存在行政等方面的壁垒。如果没有地方小企业行政壁垒的话,在中国再拓展个4000万头的屠宰规模应该不成问题,目前中国只有1300-1600万头屠宰量。中美合计有1亿头屠宰量就厉害了。

三 养殖业
美国部分:2000万头生猪出栏量的规模
中国双汇:几乎没有养殖业,今年投产了5000万只鸡肉养殖屠宰加工项目,募集的70亿资金有部分是投入到养殖业的,这块其实未来可以适当的扩充。比如中国生猪养殖弄个1000万头,养殖业虽然资产比较重,但是中长期看管理得当应该可以获得一个平均资本回报。 主要是双汇有屠宰肉制品可以产生协同效应。

综上可以看出,万洲国际的现状是业务覆盖中美欧(欧洲较小)的养殖屠宰肉制品一体化猪肉(家禽业务较小)食品企业。身处在这样的大赛道之中,又是龙头企业,目前还看不到直接的致命的竞争对手。(美国有泰森荷美尔,中国有牧原温氏家佳康金锣雨润新希望等等,中国的相关企业都不是双汇的对手。美国的泰森和荷美尔应该对史密斯压力不小,不过史密斯可以绑在双汇上往中国卖猪肉双赢。)

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的意义:
1 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互相借鉴
实际上时间回到2013年,史密斯菲尔德无论是企业历史和规模都是比双汇强的。美国的肉制品比双汇的高端,美国在中国建了个美式工厂估计双汇也学了不少经验虽然目前规模没做起来。
2 生猪养殖资源
双汇可以获得养殖业经验,2000万头的生猪养殖不是小规模,2013年国内还没有企业能做到这么大规模,双汇本身其实也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养殖业务。收购的美国史密斯有2000万头的出栏规模,不小也不大,从全球来看属于战略性质的,保证了双汇的猪肉资源。

3 未来双汇开发一些中式产品,比如猪肉酱产品是否考虑出口去美国呢?不能总想着让国外产品来占领中国市场,这个方面要多动动脑经。
引用:
2018-05-12 07:06
从定性角度分析。万洲国际主要包括两部分业务,国内是双汇发展,美国是史密斯。两者均为所在国的龙头企业。双汇发展,绝对的消费性企业;而史密斯是不是消费性企业,存在一点疑问。国内房地产发展极为迅速,相对而言,在万隆的领导下,双汇较为聚焦于主业。而且,从万隆采访来看,还是比较优秀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