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8回复:172喜欢:120
一些思考。
关于字节和拼多多,其实8年前黄征在央视一档节目里说的很清楚。
他说:“全球81亿人 中国14亿 如果不出海 中国互联网公司最终会很难跟全球互联网公司竞争。我觉得字节应该更大力度出海”
最后出海的也只有拼多多和字节。
今天没有出海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大家都有相同的特征:
账上有很多现金,业务也每年可以积累很多现金,但基本没有增长,竞争加剧,估值很低,有一些跌破净现金,还有更多也以很低的自由现金流倍数在交易。
这里面固然有股东回报机制的问题,比如不通过高分红回购,解决问题。
但也有业务层面,长期看很可能非常要紧的问题:如果你不出海而竞争对手出海,竞争对手可以凭借海外的巨大价值来源反向对你形成杀伤。
最简单的例子是拼多多和阿里,前者的海外利润率远高于国内,最终会形成倒灌,使得已经日子很难过的京东阿里未来还会面对更强的竞争。
还记得百度吗?当其他人进入移动时代,新的利润池对原有pc端形成了沉重的打击。后来百度几乎做了所有事:外卖,移动端,地图,无人驾驶,长视频。
但其实都没什么用,因为竞争对手在新的平台上生长起来,你没有任何办法去克制他。
今天的境内互联网公司所拥有的大量现金和短期依然很有竞争力的业务,都无法抵消一个非常现实的可能威胁:
全球化科技公司能够招募到更多更强的人才,只需要看看AI在中国和美国就知道了。
在这一点上,显而易见的是,现金储备能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平心而论,我不认为中概股天生就应该低估值。但我也不认为,眼下这种大量积累现金和0增长的状态,是一个科技公司的合理状态。
毕竟,他们可能是中国为数不多可以用几百万薪酬来招募人才的地方,而一个not going anywhere的业务,最终会让这一人才优势逐渐流失。

精彩讨论

PoloYu05-23 15:04

不知道为什么这种讨论最后都会进入到华为和药明康德,谷歌和fb这些年经话题。
福耀中国和海外收入基本1:1,基本也算是一个全球化企业,最开始建厂如果看过《美国工厂》都知道制造业应对监管是个大活,工会,土地,文化很多差异,但福耀通过本地化聘用机构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
海尔收购了通用电气家电部门,也改善了GEA盈利能力,也是个全球化家电公司。美的收购库卡现在看也已经度过了低谷期。
并不是美国企业全球化投资就一帆风顺,中国企业全球化就被人百般刁难,特斯拉柏林工厂咋样?苹果在欧盟如何?被友军整的不在少数吧。
昨天拼多多的电话会说了,第一是合规,出海需要研究100多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监管环境,你们研究了吗?去年什么水平,今年还是什么水平,明年还是地缘政治雪球大V,聊起美国义愤填膺。

汤诗语05-23 11:43

华为之前出海了,手机市场份额最高时到了欧洲第二,而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只能回归本土。欧美是不可能允许掌握大量个人信息、控制意识形态的app由中国企业控制的,也不能允许在核心科技领域对它们有冲击的中国企业存在。如果已经有了,那也得剜掉、打掉。

汤诗语05-23 11:52

当然是啊,根本不是具体企业的事情,字节不也被针对吗?医药这边还有药明、华大。美国的实体清单里面有几百个中国的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现在还有这种疑问的,简直幼稚。

汤诗语05-23 12:03

那我问你,药明有什么不合美国的法律法规的?要被这样针对?你给个解释啊。

汤诗语05-23 22:57

好吧,你很聪明,那你说说,药明在哪个地方不合美国的规了?如果美国议员完全找不到它不合规的地方,依然能立法搞它,那你跑去讲合规的意义又在哪里?

全部讨论

华为之前出海了,手机市场份额最高时到了欧洲第二,而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只能回归本土。欧美是不可能允许掌握大量个人信息、控制意识形态的app由中国企业控制的,也不能允许在核心科技领域对它们有冲击的中国企业存在。如果已经有了,那也得剜掉、打掉。

不知道为什么这种讨论最后都会进入到华为和药明康德,谷歌和fb这些年经话题。
福耀中国和海外收入基本1:1,基本也算是一个全球化企业,最开始建厂如果看过《美国工厂》都知道制造业应对监管是个大活,工会,土地,文化很多差异,但福耀通过本地化聘用机构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
海尔收购了通用电气家电部门,也改善了GEA盈利能力,也是个全球化家电公司。美的收购库卡现在看也已经度过了低谷期。
并不是美国企业全球化投资就一帆风顺,中国企业全球化就被人百般刁难,特斯拉柏林工厂咋样?苹果在欧盟如何?被友军整的不在少数吧。
昨天拼多多的电话会说了,第一是合规,出海需要研究100多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监管环境,你们研究了吗?去年什么水平,今年还是什么水平,明年还是地缘政治雪球大V,聊起美国义愤填膺。

事实就是错误的,阿里电商的海外业务体量是多多两倍,腾讯通过投资出海也很成功,你了解的少而已

互联网真正出海就字节和pdd,未来网易腾讯有可能曲线出海,比如中国文化崛起,真要说出海还是要看制造业,因为太卷了,你说阿里百度不咋样,但活得滋润,只是没啥增速了,怎么说呢,大多数公司出海是迫于无奈,真的有远见的也可能是出生年代和时代导致的,毕竟大家智商能差多少

我理解就是全球化扩张与否,能否触达消费能力更强的市场,造成规模经济或不经济的问题。在这点上,公司处于国际体系的主宰国、还是处于受遏制的国际体系挑战国,长期来看可能是决定性因素,而这和公司本身的能力没有关系。

中国光伏企业都出海了,不照样是溃败,根本不是firstsolar这种美国巨头的对手。
中国企业从根子上就是烂的,搞的都是不能赚钱的假科技,越是吹科技含量高的领域实际越过剩,还不如人家巴西澳大利亚卖铁矿石的

1)中国的日用品、家电等工业品能横扫全球,说明企业并不是没有出海的意识。事实上,作为外向型经济其中一环的互联网行业,不是不具有出海意识。
2)工业品出海,只需要将产品运输并卖到国外,因为产品国内外通用。而互联网作为一种一种服务想卖到国外,必须是理念和认识的高度统一。
3)比如,亚马逊“出海”到国内,只是将平台做个延伸;FB全球范围内的出海,也是如此。
但拼多多出海要另起炉灶做个TEMU,TikTok也是另起炉灶。
为什么?因为要理念和认知的统一。
4)所以,互联网企业的出海,需要国人更好的拥抱世界。就像,三百年前西班牙、英格兰以东印度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出海”时,其背后是王室和Gov以及民众的强力支持。
5)反过来,当下,对现在互联网企业的出海要降低期望。你看,如果没有拥抱世界这个大背景,TIKTOK这样已经出海的仍然前途未卜。

05-23 14:20

保罗,十好几年前我就出海了,中国是全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谈出海不出海不是搞笑嘛,哪家企业不出海?至于互联网公司,哪个不出海?有些公司是出不去,或者出去了不行呗,不是不想,是不行,玩不过别人,你看看米哈游、平多多,抖音,互联网公司出海NB的也多了去了。出不去没能力去的互联网,保留现金没什么毛病。

05-23 12:50

出海那么容易么,华为出海,tiktok出海,药明康德出海,被收拾成什么样了。要出海,想办法想搞些十万吨以上的非营运船只出海先吧。

05-23 07:31

华为以前基本打遍全球无敌手了,就是发挥老中们卷中卷的精神,但是唯独甲骨文独霸的美国进不去。甚至后来激化到公主被长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