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immung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2喜欢:16
我理解就是全球化扩张与否,能否触达消费能力更强的市场,造成规模经济或不经济的问题。在这点上,公司处于国际体系的主宰国、还是处于受遏制的国际体系挑战国,长期来看可能是决定性因素,而这和公司本身的能力没有关系。

热门回复

在后冷战、全球化的时代这是正确的,经济是决定性因素,经济决定地缘政治。但现在这个时代过去了,地缘政治变成了决定性因素,地缘政治决定经济。TikTok在印度、美国被禁就是明证(虽然美国还要等法院判决),TT是能打败美国big tech的,但照样要被排斥与世界上消费能力最强的市场。

看得太浅了,蒙古帝国后期没有像美国二十年前那样可以在三个月内向全球任何地方投送五十万兵力的能力,所以它失败了,就这么简单,至于它为什么丧失了这个能力,是另一个复杂的问题,就不赘述了,至于中国,你可以理解为中国靠一次次战争换来了各个方面的产业转移,同时,它加入的这个全球贸易体系本身是靠美国的兵力投送能力所维持的

逻辑关系搞反了,是无数强大的企业塑造了国际关系的主宰,而不是国际关系的主宰来塑造强大的企业。
东南亚的某一位普通老百姓,买辆摩托车会考虑什么国际关系主宰吗?不会,他只会看好不好用,价格多少?省不省油?说到底还是要靠公司的产品征服人心。
反过来想,随着中国公司在海外竞争力增强,在各个领域打败欧美公司,自然也会塑造中国的国际关系主宰能力。

分析的有道理,但个人认为片面了。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只能在短时间内起一定的作用,但是长远来看还是会被打败。
再者美国只能决定自己的市场,更广阔的市场,比如东南亚,中东,欧洲,南美,俄罗斯会完全听美国的吗? 就连美国的铁杆盟友,比如澳大利亚,欧盟或者日本在贸易政策上,和美国都有很大冲突。比如新能源,只要中国有持续的更高竞争力的,性价比更好的产品,这些国家在经济上是不会跟美国走的,汽车都有了,谁还因会因为地缘政治的原因选择继续坐马车?毕竟像曹县那样几乎完全封闭的国家少之又少嘛。
政治上的阻碍只是一时的,从长远来看更强大,更自由,技术形态更高的商业会占据主导地位,反过来塑造更强大的政治主导能力。

我也曾经这么认为,但我现在认为这件事不那么容易下结论:秩序主宰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所以转移话题了。我说蒙古帝国武力能力很强,你说他又没有美国强,这天就聊不下去了。
再比如说苏联。那武力和美国可是并驾齐驱的。为什么最后也垮了?好好想一想。说武力是决定性因素那就谈武力,就不用又扯其他因素,什么民族性格,文化,经济,领导人能力等等。那样就没意思了

还是没看到底层逻辑。如果真像你那样说,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就不会倒台了。
如果武力是决定因素,那今天的中国也就不会崛起啦。

江湖的底色是武功,国际关系的主宰是武力,到目前为止人类所有的国际秩序都是战争塑造的

我只是想说明蒙古帝国只有开拓边疆的武力,但完全没有控制疆域的武力,所以它失败了。至于苏联,那就更简单了,它的武力从来就不存在跟美国“并驾齐驱”的时代,因为它根本就没有向全球投送兵力的能力,所以它能控制的人口、资源都处于极大劣势。要说明的一点是,武力是底色,但要维持武力,是一个全方位的课题,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

你只看到国家崛起的结果,没看到原因。你只看到凭武力胜出的那些国家,没有看到武力强大却依然衰败的那些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