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3回复:33喜欢:11
摔瓶留香这事胡扯就罢了,问题是五粮液到底有没有在巴拿马获得金质奖章(其实就是三等奖)?
当年带队参加巴拿马赛会的官员陈琪所著《我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纪实》记载,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山西汾酒确实获得了(甲)等大奖章(一等奖),而五粮液、泸州老窖、西凤酒,没有获得任何奖项,茅台也没有明确的获奖记载。只有贵州公署的“酒”有获奖记载,没有品牌,而且是银质奖章(四等奖)。
已故的中国酒界泰斗周恒刚先生在《知味斋杂记•汾酒拾零》中早就指出:“每闻某厂曾得巴拿马赛会奖牌, 然而吾得以亲睹者, 唯汾酒耳。”
已故的中国著名白酒专家辛海庭先生1996年在《对今后白酒趋势的几点看法》中指出:“由1915年巴拿马赛会的底案上来看,当时获得三个大奖章。这个底案在上海博物馆。当时三个大奖章一个是山西汾酒,一个是直隶(酒),一个是河南(酒),其他没有得大奖章的,这是有根有据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没有获奖,图二五粮液的奖牌哪里来的?$五粮液(SZ000858)$摔瓶留香这事胡扯就罢了,问题是摔瓶留香这事胡扯就罢了,问题是

精彩讨论

滚雪球化了04-04 11:53

那么问题来了,巴拿马奖有那么重要吗?
那时候的汾酒跟现在的汾酒味道一样吗?那时候的茅台跟现在的茅台味道一样吗?

踏浪而来9904-04 11:53

纠结这个问题什么意义呢?
上个世纪的奖项有多少含金量呢?就比如上世纪的奥林匹克冠军和现在的冠军竞技水平能一样吗?
纠结和探讨、证伪这个问题都是闲着没事儿撑的,有这空去干点正事好不好?

安全生产第一位04-04 12:45

白酒又不卖到国外,讨论一个国外奖干嘛

嘿stop04-04 12:19

那个奖如果有那么重要,那汾酒应该遥遥领先,而事实并非如此,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DeepSleeper1104-04 12:15

今天看好像没有那么重要,但品牌是怎样形成的?100年前这就是最好的广告。要不民国时候两茅就因为谁获奖而打起官司,五粮液老窖们赔上自家信誉也要编个获奖的故事?

全部讨论

04-04 15:43

1915年还在一战,谁关心白酒

确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现在酒的品质和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才是根本的

04-06 00:45

讨论一百年前国外白酒得奖没意义,白酒又不依赖国际市场, 而且这都一百年了,老外口味说不定都变了

茅台厉害是因为周总理喜欢喝。就这点已经打败所有白酒企业了。

04-05 10:07

国外人喜欢喝饮料,汾酒度数低,最受欢迎的是42度。而其它酒都在52度左右。国内评酒,都是高度酒为先,国内喝高度习惯了人多。喝汾酒喝不出感觉。如果不怎么喝酒的,喝下42汾,他可能会爱上酒,入口没有刺激,清香无比。而且喝了还想喝,一不小心就喝多了。

04-05 09:37

香不香,你买几瓶来摔,不就试出来了?

北方人喜欢喝五粮液和剑南春,南方人比较喜欢喝茅台这种的,可能地域不同,我就喜欢喝以前的剑南春,喝茅台不行,一喝就醉,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什么酒都不喝了,就看个乐

04-04 15:03

五粮液只拿过一个将–“最讨国民欢心白酒”奖,其它什么奖都不重要了!

04-04 14:04

酿酒、品酒特级大师周恒刚是1985年茅台异地实验酒的验收评委之一,老先生品鉴后对珍酒赞不绝口,连说三声:好酒好酒好酒,成了成了成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主抓茅台异地实验酒的方毅副总理,品尝后欣然挥笔提词:酒中珍品,珍酒由此得名,珍酒博物馆至今留存有方副总理墨宝,和俩人音频视频资料,成为镇馆之宝。时至今日,珍酒在白酒教父吴向东带领下,以其酒质过硬,性价比超高赢得一众酱香爱好者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