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吹一波动力的七大理由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44喜欢:13

所有相信船周期和被船周期坑了的人,都应该立即把关注的重心放到$中国动力(SH600482)$ 。而不是什么$中国船舶(SH600150)$ $中船防务(SH600685)$ #中国重工# 之类的总装电焊厂。

原因如下:

1、行业地位:动力>电焊

动力是唯一的,具有市场垄断地位,产能扩张缓慢、行业壁垒极高。一家动力要供应全球30%(未来还有机会60%-90%)的船,但没有哪个电焊厂可以焊出来全球30%的船。比如体量最大的中国船舶,22年完工量是全球的8.7%。

2、供需关系:动力>电焊

电焊厂只受益于绿色船舶的新建,而动力厂同时受益绿色船舶的新建和旧船舶的改造。哪怕是对于近几年新造的海船来说,它们在退役前仍然需要更换或升级一到两次动力(电力)设备(柴油→低碳,低碳→零碳)。也就是说,动力厂的客户需求量是远大于电焊厂的。

这样的订单才刚开始出现,上个月我吹这个逻辑都没人信。而现在,大多数人都没意识到,这个改装业务需求的新能源发动机数量是新造船的几倍。

3、营收结构:动力>电焊

动力不光做低速机,它还做海工平台设备、港口机械设备、传动设备、发电机、锅炉、热气机、核动力之类的。哪怕是被人诟病的汽车启停电池,也只占营收的10%左右。不像电焊厂,营收就是靠焊接、组装,动不动就被船东弃船亏几十亿。

4、业绩弹性:动力>电焊

一、其市场垄断地位也能带来更大的议价空间(有本事你们全都加价进口);二、当船舶制造需求增加时,造船材料总是会及时涨价,相较于电焊厂而言,动力设备的材料占总成本比例要低不少,其利润空间更具弹性。三、动力放的量更大,因为动力是一对多的关系,几百个船东对应几十家电焊厂,都要找动力买主机、买设备。

5、筹码结构:动力>电焊

动力股东5.2万人、船舶股东22.5万人。谁是散户集中营?

6、估值倍数:动力>电焊

一个集团下的俩儿子,一个是做核心技术的亲儿子,估值1.0xPB,另一个是干苦力还要担心转移到东南亚的干儿子,估值2.4PB。谁更安全、谁更有价值一目了然。

7、未来空间:动力>电焊

电焊厂是周期股,已经没有故事可以讲了,只能讲一讲10几年后才来的船周期。而动力则是成长股。一、随着中国造船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中国动力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变大;二、动力的国产替代已经有起色了,各种尺寸的机型、各种双燃料主机层出不穷,以后不光能赚代工的钱,还能赚自主研发的钱;三、动力深度受益于内河船舶绿色化这一尚未获得关注的逻辑,而这个逻辑和电焊厂基本没有关系。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个人思路,不构成投资建议!本人不建议任何个人或机构交易文中所提个股。切勿跟风,后果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全部讨论

正如你说的,船周期远未到来,这次的新船价格上涨是造船厂亏了十二年后,扛不住了,真正原因是供需失衡,船坞远少于订单数量。

2023-11-09 20:42

有道理。但动力怎么跌得最惨

2023-11-09 15:50

有道理哦有道理哦有道理。

2023-11-09 20:04

动力,船舶我都有,一样跌跌不休,跟吃了苍蝇又吐不出来。

2023-11-09 16:08

五五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