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报跟踪-]汤臣倍健:为何选择继续坚守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5回复:57喜欢:22

$$汤臣倍健(SZ300146)$  

从2016年9月份开始重仓持有汤臣倍健整整两年,非常感恩汤臣倍健陪我平稳走过这两年的熊市。作为一家优秀企业,我对汤臣倍健未来的发展是非常看好的;但作为一只股票,在市场一致认可汤臣倍健基本实现困境反转,股价快速上涨一段时间以致于业绩兑现跟不上的情况下,结合二级市场泥沙俱下的背景,我对汤臣倍健中短期的股价走势一直持比较谨慎的态度,具体理由参考我之前写的投资日记:网页链接。(莫莫作是我以前用朋友手机注册的账号,使用起来不方便,未来不会再用。)

汤臣倍健这几天在优质消费龙头大幅回调的背景下大幅下跌,虽然今天公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是杠杠的,净利增长31%,且含金量很足,但我们必须看到同一天涪陵榨菜(净利增长72%)和爱尔眼科(净利增长41%)等优质大消费龙头三季度报公告的业绩比汤臣倍健更加出色。再看估值,汤臣倍健按2018年11亿净利润对应267亿市值,PE24倍,似乎并不高,但涪陵榨菜按2018年7亿净利润对应158亿市值,PE22倍,无论是明年的业绩增长可能还是品牌的护城河,汤臣倍健都没有优势,按此逻辑,汤臣倍健似乎在中短期内跟随整个板块大幅回调的可能性很大。

在汤臣倍健三季度预告出来之前,我对汤臣倍健比较谨慎保守,但看完三季报后我是比较乐观的,即使是在这种基金大幅减持大消费板块的背景下,我依然选择坚守汤臣倍健,逻辑是什么?

潮起潮落,阴晴圆缺,是万物发展最基本的客观规律,即所谓的周期循环,行业、企业和股价的发展都逃脱不了这种周期循环的客观规律。当一个行业的某些利好因素酝酿发育成发展红利时,整个行业就会迎来高速发展期,在快速发展期,行业红利被逐步消化的过程中,某些利空因素同时会被逐步酝酿发育成严重的制约因素,行业开始进入低谷阶段。企业的发展也一样,当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将发展策略、内部管理和人才团队调整到与市场需求高度吻合时,企业迎来高速发展期,但在高速发展的惯性过程中,企业会积累下来很多顽疾,以致于在行业调整时很难一下子能够适应的市场变化,于是企业开始进入调整期。当行业的周期循环和企业的周期循环叠加在一起后,企业的业绩就会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得异常低迷,企业所处的行业也会让人琢磨不透甚至是难以乐观。

行业和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周期循环是无法避免的,但行业是不是一条很长且很厚的雪道,企业是不是具有优秀的发展基因才是问题的关键。2016年我在研究了保健品行业和汤臣倍健很长一段时间后决定买入汤臣倍健就是看好国内的保健品在庞大的老龄化人口背景下才刚刚开始进入2.0阶段,汤臣倍健是这条好雪道上最优秀和未来会更优秀的那位选手。保健品行业在经过一段长期无序发展后需要真正的好产品去驱动整个市场更为健康有序地发展,而此时汤臣倍健内部也需要消化前期积累的一些问题并梳理出正确的发展思路,行业和企业都需要乘机好好洗个大澡,然后一起拐过这个湾自然就是一片开阔大海。

这也是现在继续坚守汤臣倍健的根本逻辑。行业刚刚进入2.0阶段,人口老龄化和品牌正规化带来的行业发展红利才刚刚展现出来,远远没到红利被消化完的阶段;汤臣倍健的发展也是刚刚才实现大单品战略和电商化战略的初步成功,未来类似于当年宝洁那样的优秀产品平台型企业才刚刚露出雏形,行业和企业发展红利的叠加也才刚刚得到市场的验证,所谓的周期循环的转折点远远未到。

行业和企业周期循环相互叠加的转折点的出现一般会是什么情况,大家可以看看老板电器和长城汽车,行业持续多年的景气期叠加优秀企业适销对路的发展策略、优秀产品、出色团队和良好管理,彼此相互共振形成企业业绩和股价的长期走牛,然后行业的红利减少伴随着制约因素的发育,企业原来适销对路的惯性做法一下子难以跟上市场的巨变,企业的业绩下滑叠加估值预期下滑,戴维双杀出现,最近的案例就是老板电器。

市场对大消费板块进行大幅调整,担忧的就是这种行业和企业长期红利叠加到头后的戴维双杀,但基本前提是行业有较长一段的景气期,企业有较长的一段高速发展期,股价在两者共振下持续上涨达到相当的涨幅。涪陵榨菜或许有,从2012年的2块多涨到最近高位的30块,持续6年实现10多倍的涨幅;爱尔眼科或许有,从2013年的3块涨到最近高位的36块,持续5年10多倍的涨幅;中炬高新或许有(海天上市时间较短),从2013年的3块多上涨到前期高位的30多,持续5年10倍的涨幅;但你说汤臣倍健刚刚度过困境反转期,业绩才刚刚开始释放,股价从17年低位10块多涨到现在18块,会因行业和企业发展周期的转折点出现而有戴维双杀的可能?起码我是不会认同的。

另外,股票的利好或利空因素只是我们关注的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股价是否已经对利好或利空进行过较为充分的演绎,股价长时间大幅度的涨或跌会完全钝化掉利好或利空本身的影响,而且会积累非常大的反向动能,所以利好或利空并不是股价下步怎么走的原因,股价对利好或利空曾经的演绎程度才是。

接下来不排除汤臣倍健的股价会被大消费龙头的大幅回调给带下来,但我个人觉得即使一时下来了终究还是会上去的,从长期来看,持续业绩增长带来的成长价值才是市场估值的中枢,保健品行业的2.0时代和汤臣倍健的产品平台战略才刚刚开始,企业的发展、产品的表现、和业绩的成长才是我们最应该去持续关注的,而不是股价的一时波动。现在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耐心持有,静待花开!

@尖峰JEFF @投资人生 @水月无声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18-10-27 07:37

这里有两点是分析有欠缺的,也是关键。一是算利好,由于去年的费用摊销和今年不同,意味着4季度大概率是盈利且不会太低,尤其是四季度本身有双11,12的,当然这也可能会带来广告费提升,对比去年也可以发现,4季度营收是全年第二高。奖金计提也许会高于去年,但预计仍旧会有1亿多利润。 如果扣非利润达到11.5-12亿,意味着对比17年是70-90%的增速。所以你谈不如榨菜,可能不见得。 这里边由于17年的摊销方法和会计政策,导致有了预期差,不过市场终究会纠偏。二是算利空,你举的10倍的例子,都是小市值上来的,当然海天很大。估值和市值有一定关系,几百亿的,行业不算传统,25倍市盈率相对合适,这方面小汤不如小市值。
本质上还是比增速,各种财务提升。最关键的就是你说的行业的上升期刚开始和集中度还不高,这会催生长期龙头企业。我个人觉得5年5倍差不多,年均涨40。

2018-10-27 06:41

榨菜的利润增速是不错,但是你看其营收增速是慢于小汤的。从行业大趋势看,小汤最大的特征是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榨菜可能只是受益于其消费升级的另一种形式(售价的提升)。所以在同样的净资产收益率的条件下,更好的营收增速,应该是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水平(指面对榨菜)。从本身看45%的营收增速,扣非46%的增速,对应24倍估值(四季度可能还有盈利,估值可能更低),其估值反而是折价不少。

2018-11-04 11:41

我记得有一个台湾人来大陆说了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大陆人有了钱后,还是以投资为主,比如房产,土地,或者股票债券,用钱来生钱,很少有人投资自己,比如给自己买了保健品,或者接受更好的教育提升自己,在台湾,人们喜欢投资自己,大家可以思考下。$汤臣倍健(SZ300146)$

2018-10-27 09:35

榨菜,只说一点,它的三季度营收速度那么低,这还是叠加了提价因素的,增收不增量,榨菜不是茅台,提价是有天花板的。小汤三季度46%的营收增速,这两者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选手。

2018-10-27 07:51

长期持有尽量减少预期,为什么买的逻辑其实不用反复强调,只需要努力去挖掘危险因素,跟踪观察是否被证实。不要让市场价格影响了你的初心。$汤臣倍健(SZ300146)$

2018-10-27 07:49

赞同楼主逻辑,17年4月建仓持股至今,实际上已经逐步在验证这个逻辑。最近一直在地面看药店陈列,整体较去年强势很多,表现在几乎都是最显眼货柜的集中陈列,生产日期也比较新,…线上主品牌整体增幅很大,大单品(蛋白粉,钙片和液体钙软胶囊)带动一些如各种维生素、褪黑素、清好胶囊、左旋肉碱等小单品也开始放量…今年的几个发力点很清晰:健力多的骨关节第一品牌地位牢固;YEP系列的推出和火爆销售;透明工厂4A景区的成功和5A景区的申报,加强了与目标人群的有效沟通;LSP益生菌收购奠定了未来几年的确定性增长…个人推测明后年主品牌和子品牌都会有爆发性增长。

2018-10-27 07:07

市场对大消费板块进行大幅调整,担忧的就是这种行业和企业长期红利叠加到头后的戴维双杀,但基本前提是行业有较长一段的景气期,企业有较长的一段高速发展期,股价在两者共振下持续上涨达到相当的涨幅
另外,股票的利好或利空因素只是我们关注的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股价是否已经对利好或利空进行过较为充分的演绎,股价长时间大幅度的涨或跌会完全钝化掉利好和利空本身的影响,而且会积累非常大的反向动能,所以利好或利空并不是股价下步怎么走的原因,股价对利好或利空曾经的演绎程度才是
写很不错,汤臣整体涨幅并不大,这应该是汤臣的机会。短期股价伴随市场情绪整体下调,可能性确实存在,不过长期看必然要伴随着业绩回升的,这具有确定性。在可能性和确定性面前,我认为确定性更重要。

2018-10-27 03:22

并不能简单的和榨菜比。长期来看消费升级是必然趋势,消费降级只是短期时段,两者有本质不同。汤臣倍健比榨菜估值高我觉得是应该的,市场迟早能想通这个道理。

2018-10-27 01:16

汤臣倍健是低集中度的龙头股,你说的那几个不是特别了解,但是小汤的潜力空间还是很大很大的,应该不比它们差。老板我也是很看好的。股价短期无法预测,只要不要买的太高就行,个人认为好的策略是有钱买入先把坑占到再说,以后跌了有钱的话可以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