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好运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9喜欢:3
大的逻辑上明白了。但细节上自习一思索,还是不明白。
世界经济并不是跳跃式发展,每年的增幅就那么1-2个点,所以拉长拉均匀了来看,对海运的需求是有一个范围的。
那么,在海运指数低谷的时候,是不是运力过剩?
那到了海运需求旺盛的时候,过剩的运力再投入使用就好了啊?为什么需要再新造船呢?
就我的外行理解,一艘货轮,怎么也得用个二三十年吧。

热门回复

你想的太简单了,简直不是经商的料,因为太没有物尽其用的意识了。当景气低迷时,航司会把最新最好的船物尽其用仍然跑干线,剩下的去跑次干线,原来跑次干线的再去跑次次干线,以此类推,最后运力过剩的就是运量最小的船龄最大的船,这些船能出租尽出租,不会让船停着还要支付泊位费的,实在租不出去的就拆掉拿残值。那么当突然利好来了,又景气了,船司还有过剩运力去立马投入到主干线吗

你封存,别人不封,钱都跑了。。。

还有一条,全球经济增速大概是3%,贸易增速更高一些。

军舰都可以封存,等用的时候再使用。货船封存的难度更低吧。既然航运周期几年一个循环,为什么不能在低谷期,把闲置的运力封存呢。总比高峰的时候去急着造船来的快吧。新造一条船,最短最短也得一年时间吧

说的很细致

闲置运力封存是最无奈的选择,是穷尽一切自救手段后的最后选择,封存的船也是需要交不菲的港口泊位费维护费的。而且封存的肯定是所有运力中质量最差租都没人租,拆又舍不得拆的船,这些船有朝一日能解封启用也是只能用到最差的航线上,然后再一步步逐级向上替换更好的船直到投放到主干线上,这都需要时间啊,不是一蹴而就的

因为不想去赌周期。如果周期如约而至就当以旧换新了,旧的船总是没新的经济好用;如果周期意外拉长,拆了还能拿残值,不拆不仅要付船的停泊费用基本的维护费用,周期来的时候也受制于船员不足不熟悉也不能立即启动(虽然确实比新造要快)

封存本质上还是要预测周期,如果能预测周期,那干什么都能赚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