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海运价格周期从哪儿来?

发布于: 雪球转发:64回复:96喜欢:597

陈嘉禾 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

在商业研究中,周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成功抓住周期的投资者,可以利用周期的起伏,获得巨大的财富。反之,在周期中迷失的投资者,也会亏损惨重。

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描述春秋时大商人范蠡的经营之道,就说他“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意思就是范蠡非常善于抓住周期,不用依靠压榨员工来获得财富。范蠡后来成为中国财神的原型,代表了中国商人把握周期的至高境界。

今天,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个有趣的话题:为什么同为运输行业,运输价格周期在海运中更容易出现,而在陆运、空运中不容易出现?通过分析这个商业问题,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周期是如何产生的。

海运价格更容易出现周期

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包括海运、空运、陆运(分为铁路和公路运输),海运的价格,是最容易出现暴涨暴跌周期的。

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为例,这个指数由多条干散货船航线的运价加权而成,在2002年仅为约1,000点,到2004年底就上冲到了逾5,000点,到2005年暴跌至不足2,000点,而在2008年5月20日上冲到11,793点。

之后,指数快速滑落,到2009年初跌到不足800点,在2009年年底则飙升至接近5,000点。之后,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步入漫漫熊途,在2016年初跌至不足300点,可谓惨不忍睹。

从接近12,000点跌至不足300点,变动高达40倍,这是在2008年到2016年的短短8年中发生的事情,海运的价格周期让人不寒而栗:想象一下现在从北京寄一公斤包裹到上海,要花费大约10元,如果这个运价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的幅度波动,那么你也许今天花费10元、8年以后就要花费400元、或者0.25元(10元的1/40),对于我们日常接触的快递价格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变动。

在2013年年初,国际航运价格处于低谷时,我因为工作的关系,曾经与当时72岁的希腊船王Simeon Palios有过一次交流。当时,老船王告诉我两点关于航运周期的经验:第一、国际航运价格周期非常巨大;第二、没人能预测航运周期什么时候来,你只需要在周期过热和过冷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利用每一个牛市、度过每一个熊市,长期下去总能赚钱。

站在2013年年初寒冷的航运周期中,下一个涨价周期似乎遥遥无期、让人绝望。在3年以后的2016年年初,国际航运价格更是降到了冰点。但是,从2016年年初开始,国际航运价格又一次步入了上涨周期,指数在2019年一度突破2,500点,但是到了2020年又一次跌破500点。

不过,随后价格又一次暴涨,周期的顶点在2021年达到极致,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在2021年秋天一举突破了5,500点。而到了2023年初,指数又一次下跌到了接近500点,只有一年多前的1/10。到了2024年5月,指数又回到了2,000点附近,是一年前的4倍。

图表: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价格周期(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如此众多的周期,也反应在上市公司的报表中。以中远海控(601919)为例,这家以国际航运为主业的公司,在2005年到2009年、2020年到2023年这两个航运价格较高的大周期中,获得了非常高的净资产回报率,而在2011年到2016年的低谷期则录得了大量亏损。在一些其它航运公司的报表上,如招商轮船(601872)、中远海发(601866),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现象。投资者只需要调出这些公司过去20年的财务数据,就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它们利润周期的变动。

在陆运、空运行业,我们则很难观察到以上的巨大的周期。在一些相关的上市公司中,如顺丰控股(002352)、圆通速递(600233)、韵达股份(002120)、大秦铁路(601006)、东航物流(601156)等等公司,我们都不容易看到海运行业那么巨大的、单纯由运价波动而导致的盈利变化周期。在这些行业中,利润的变化周期更多来自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比如逐步加剧的快递行业竞争、增速下降的煤炭需求等等),而不是大幅波动的运价。

海运的价格周期由何而来

那么,海运行业相对陆运、空运更大的运价波动周期,究竟从何而来?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海运货轮更长的建造周期,以及海运更少的替代方式。

首先,相比于陆运使用的货车、火车车皮、航运使用的货机,海运所使用的大型货船的建造周期要长得多。这也就意味着,当价格周期上涨时,海运更不容易立即提供更多的运力、运力更容易出现缺口。而当运力缺口出现时,价格的上涨就属于必然:想象一下春运时一票难求的场景,你就会明白我的意思。

根据行业内的经验,一般的大吨位远洋船舶,建造周期在12个月左右;集装箱船则相对更长,建造周期在16个月左右;一些更加复杂的船型,比如大型LNG运输船,建造周期则可能高达24个月。同时,造船厂的生产排期,也会随着航运景气周期上升而加长,波动周期一般在1.5年到3年之间,越是市场景气则排期时间越长。

根据造船业的龙头公司、中国船舶(600150)历年的年报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当航运景气周期来临时,新船订单的完成时间会明显拉长。

如图所示,从2015年到2019年,由于国际航运价格相对较低,中国船舶在此期间累计承接了152艘民品船舶的订单,但是交付完工了215艘(包括一些之前承接的订单),完工/承接比值达到1.41。但是,从2020年到2023年,随着国际海运价格上涨、航运订单暴增,公司累计承接了402艘船的新订单,但是期间只交付了294艘,完工/承接比值下跌到0.73。

图表:中国船舶公司历年业务数据比较(数据来源:公司历年年度报告)

反之,对于陆运、空运来说,由于重卡、火车车皮、货运飞机的生产建造周期,明显短于远洋货轮,同时生产企业增加产能的速度也更快,因此当运力不足、运价上涨时,新增运力可以很快投产,因此其运费就不容易出现像海运运费一般巨大的周期。

比如,一架运输机在零件不断货的情况下,总装只需要几周时间。对于陆运的主力、重型卡车来说,一般的订单生产周期也只有20到30天。这些生产周期,相比远洋货轮动辄以年计算的生产周期,不可同日而语。

造成海运价格巨大周期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它的各种运输方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互相替代,但海运的运输方式却是几乎没有替代品的。

比如说,重卡的运输和铁路运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替代:在中短距离上重卡更快、更便捷一些,但是铁路也慢不到哪里去;铁路运输在长距离上更加廉价一些,但是重卡也不是贵到不可接受。

同时,航空运输的明显优势在于速度,但是其优势并非完全不可替代。在500公里以下,航空运输的速度优势相对陆运并不太明显,而在1,000到2,000公里的中长距离上,航空运输虽然更快,但是也没有快到不可思议的地步:陆运最多慢1到2天而已。

也就是说,重卡、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虽然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但是它们之间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弥补的。当一种运力出现短缺、导致价格上涨时,另一种运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进来:就好比早餐店的包子卖完了,吃点面条也能顶饱一样。

但是,海运却具备两个特征,导致其很难被其它运输方式所替代:

首先,海运一直是人类最经济的大宗货物运输方式,其运输成本极其低廉,吨公里成本只有陆运的零头,和航空运输更是无法比较。这就导致当海运运力出现缺口时,即使涨价,价格也比其它运输方式低廉的多,其它运输方式无法弥补。

其次,尽管有些火车运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海运,比如中欧班列就承接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部分运输需求,但是这在全球运输格局中属于特例,许多海运航线无法、也不可能被陆运取代,比如中国到南美、中国到澳洲的航运路线,根本不可能有第二种选择方式。

因此,由于新船建造周期超长、几乎没有其它运输方式可以替代这两个特征,海运行业在经济周期波动、货运老化等因素作用下,自身运力产生缺口时,很难在短时间内补充足够的运力,由此导致了价格的暴涨、以及同时海运企业的暴利。但是,正是这种暴利,又往往导致过多的资本蜂拥而入,从而容易在下一个周期中造成运力过剩。

由此,海运行业的价格周期就变得特别明显。而这种巨大的价格周期,在其它运输行业中则是比较罕见的。正是对这种周期的深刻认识和成功利用,成就了包玉刚、董浩云、利瓦诺斯、奥纳西斯、贝格森、沙兰、尼亚哥斯等富甲天下的船王。通过理解这种周期,今天的投资者也能更好地把握海运行业的投资脉络。

精彩讨论

HIS196305-19 12:34

温故知新,读史看今,学习了!不过我想的是,今后三五年甚至十年,国际油价很难从现在的八十美元左右回到几十年前的几美元十几美元了,铁矿石很难从现在的一百美元左右回到几十年前的几美元,黄金很难从现在的二千美元左右回到几十年前的八百美元左右,北京房价很难从现在的10万回到十几年前的三五千了,国内5500动力煤很难回到十几年前的二三百了,而集运CCFl指数可能很难常年跌破900了。至于几十年后的情况神鬼难测,百年未有大变局,未来甚至明天,一切皆有可能。

HIS196305-19 13:18

庆幸的是国内独此一家,要是有个八九家甚至三五家,还不互相压价,内卷至死。

HIS196305-19 12:45

为什么空地有得是,地价房价还那么贵?
为什么LV、爱马仕和劳力仕明明可以和江南制革厂一样无限扩大产量,却经常出限量版。

HIS196305-19 20:43

长知识了,谢谢!

好咖啡的味道05-19 12:58

集运几个寡头已经把饥饿营销玩明白了、人为制造运力紧张、旺季找各种理由挺价、等到淡季让慢慢价格回落,再想办法涨价、反正21年那轮暴涨、让船东明白了一件事、原来货主可以接受那么高的运价、等于做了一次压力测试

全部讨论

05-19 12:34

温故知新,读史看今,学习了!不过我想的是,今后三五年甚至十年,国际油价很难从现在的八十美元左右回到几十年前的几美元十几美元了,铁矿石很难从现在的一百美元左右回到几十年前的几美元,黄金很难从现在的二千美元左右回到几十年前的八百美元左右,北京房价很难从现在的10万回到十几年前的三五千了,国内5500动力煤很难回到十几年前的二三百了,而集运CCFl指数可能很难常年跌破900了。至于几十年后的情况神鬼难测,百年未有大变局,未来甚至明天,一切皆有可能。

老师您好:
集装箱船供应过剩却能赚取超额收益
成品油轮最紧缺却无法赚取超额收益
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中远海控 中远海能 $招商南油(SH601975)$ $东方海外国际(00316)$

大的逻辑上明白了。但细节上自习一思索,还是不明白。
世界经济并不是跳跃式发展,每年的增幅就那么1-2个点,所以拉长拉均匀了来看,对海运的需求是有一个范围的。
那么,在海运指数低谷的时候,是不是运力过剩?
那到了海运需求旺盛的时候,过剩的运力再投入使用就好了啊?为什么需要再新造船呢?
就我的外行理解,一艘货轮,怎么也得用个二三十年吧。

周期反买,别墅靠海

05-18 12:53

建造周期并不是海运周期的最大推动力,建造后的船舶年龄陆续到期才是

05-18 13:57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低于1000时,逐步建仓

好文章,逻辑不错,原来海运价格如此逆天,上天入地。
造船周期一年多,和生孩子类似。造孩子周期也是一年多,现在婴儿奶粉行业就类似海运价格500多的低谷。
万物皆周期。
市场看好茅台五粮液的时候给60倍甚至120倍市盈率,不看好的时候给8倍甚至6倍市盈率。
海运价格跌到高点四十分之一,中远海控股价跌掉了95%,跌到高点二十分之一。太刺激了,惊心动魄。
$五粮液(SZ000858)$ $中远海控(SH601919)$ $中海油服(SH601808)$

05-18 13:58

您谈了两点供给端的,需求端的变化是不是也比较大?不然供给端还是可以提前预测调整的

05-18 13:04

好文章,把逻辑描述的很透彻。
在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跌入谷底得时候,航运公司亏损的时候,是买入航运股的好时候,反之亦然。

05-20 14:36

第二、没人能预测航运周期什么时候来,你只需要在周期过热和过冷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利用每一个牛市、度过每一个熊市,长期下去总能赚钱。
周期不可预测,但可以做好应对,有点像股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