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研究要避免“灯下黑”

发布于: 雪球转发:45回复:28喜欢:65

陈嘉禾 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一直以来,证券研究的大师们,比如彼得﹒林奇、沃伦﹒巴菲特,都向我们强调调研企业和理解企业的重要性。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对于一个买卖股票的投资者来说,如果不能深入、细致的了解公司,那么他的股票投资,也就无异于闭眼夜行,纯属乱撞了。

一般来说,研究公司要研究的越细致越好。毕竟,任何事情做细致了,总没有错误。但是今天,我就想聊一种状态,恰恰是对一家企业过于细致的了解,导致了投资者看不到事情的全貌。这种现象,我称为“灯下黑”现象。

所谓“灯下黑”,来自中国古代的一个比喻,指的是越是靠近灯的地方,反而越黑。这种比喻,现代的人们很难理解,因为现在大家用的都是电灯,灯的下面正好最亮,怎么还会黑呢?古代则不然,大家用的大多数油灯、蜡烛,这些灯都有一个灯台。别的地方,甭管多远,多少能照到点亮光,就正好是这个灯台下面,虽然离灯最近,但是恰恰被灯台挡住,一点儿光都照不到,所以就叫“灯下黑”。其意思,指的就是越是靠近的地方、越是了解的东西,看的越是不清楚。

顺嘴提一句,和“灯下黑”相似的概念,还有一个,叫“枕边无伟人”。什么叫“枕边无伟人”呢?就是不用管地位多高的人,你去问他爱人,就是天天和他睡一个枕头的那位:“讲真话,你觉得你家那口子怎么样?”一般要是能真心作答,大多都是一顿吐槽:“你别看他那么大老板,其实毛病可多可多了,如何如何如何。”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别管被吐槽的那位,平时有多少社会地位,但是对于身边的人来说,天天都能看到他生活中的各种细节。而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样样完美?真正十全十美的人,只存在于电视剧里。身边一起生活的人,被这些细节困扰,自然就觉得“枕边没有伟人”了。

看人如此,看企业也一样。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看企业都是远看,很少深入一个企业内部看。这样,许多优秀的价值投资者就能看到一个企业真正优秀的大面,抓到几个能支持企业长期成长的重点。而对于那些企业日常工作中,细节方面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不是选择性的忽视,而是根本没有能力去看到。

但是,对于一些身边的企业,比如我们在其中工作的企业,或者我们的亲戚朋友任职的企业,事情就会变得不太一样。我们有能力有机会去听到这个企业的方方面面,了解其各种细节。而正如人无完人一样,企业哪里有各个细节都完美的?哪里有没有矛盾、没有内部人员讲坏话的?而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们往往更乐意传播糟糕的消息(这也是为什么光靠看突发新闻很难做好投资的道理)。长此以往,我们对一些最了解的企业,往往看到了特别多的缺点。对其它的有同样、甚至更多缺点的企业,我们却因为没有条件,因此根本看不到。最后,“灯下黑”的研究结论就这样形成了:“我们那家公司可差可差了,我给你讲几个小故事听啊。。。”

记得早些年,我在负责企业并购和重组的投资银行部门工作的时候,有一位老领导曾经感叹:“我做了那么多项目,各个项目看了都觉得有问题,有的财务状况乱糟糟,有的销售管的一塌糊涂,有的管理层之间矛盾难以调和。当时觉得我怎么这么倒霉,接了这些烂公司的项目!可是过几年一看,嘿,这些公司在市场上还都算比较强的!”由于投行人员往往深入企业内部,势必会了解特别多的细节,而这就是特别典型的“灯下黑”的情况。

我曾经和一个谷歌公司的软件工程师聊天,聊到科技界大名鼎鼎的谷歌公司,我自然是一副崇拜脸,结果那个工程师很不屑的说:“这有什么,不也就是人开的公司吗,瞧你说的跟神似的。来来来,我跟你讲,现在公司里可乱了,印度人就会搞办公室政治排挤人,几个投资的大项目也没公司吹的那么好,如何如何。”我心里想,这又是一个“灯下黑”的例子,就问他:“那你说了这么多问题,但是谷歌公司和硅谷的其它公司比,又如何?”工程师仔细的想了想说:“哎你别说,比他们还是得好点儿!”

记得很多年以前,我在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工作。有一次,领导叫我们算一个线性回归(OLS)的公式。几个老同事都不会算,结果我和一个刚入职的同事,因为在大学才学过,倒腾倒腾就算出来了。我当时心想,这么大公司,这么简单的东西怎么都没几个人会算。结果,这又是一个“灯下黑”,那个资产管理公司后来,被时间证明是行业中最好、最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而它的母公司后来也成为这个国家最好的保险公司。一个数学公式没人会算,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技术问题而已。

而在进入这家资产管理公司工作之前,我在英国的牛津大学上学。今天人们说起牛津大学,都觉得是世界名校,如何如何。但是当时我们自己可不这么看,学生中流传一句话,“牛津大学是由10%的真正优秀的学生,和90%的企图蹭这10%的人的名声的人组成的。”而当时有个同学,外号叫老白,每次天气好(英国天气阴寒,阳光明媚的天儿不多见),就会跑来宿舍窗口,敲着窗子说:“看看看看,天气这么好,你们还在写论文,是不是浪费生命?大家出来玩儿啊!”结果,现在牛津大学仍然是世界名校,老白则在天津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再说贵州茅台,现在许多人都说,茅台是中国最好的消费品公司之一。但是,早年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批评茅台的现金利用率太低。当时我以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连自己现金都管不好的公司,能是什么好公司?后来证明我错的离谱,茅台的优秀并不在现金的管理能力上,而是在它的产品塑造的品牌形象恰好满足了白酒消费中,最高端的需求上。有这个需求在,哪怕现金部分收益率是0,也无所谓。

还有一次,在大概2012年,我和一位国有大银行的朋友聊天。他对我说:“你不知道,我们现在银行有多少多少坏账,一笔笔核销可吓人了!银行的股票肯定没有投资价值!”这位朋友在银行,就负责坏账的追债和核销,因此他眼中看到的,只有一笔笔的坏账。他没有看到的是,这些坏账规模虽然大,但是相对于中国经济的体量、发展潜力和政府维护经济的决心来说,仍然是可以容忍的。结果,他犯了“灯下黑”的错误,而后来几年的事实证明,开始于2010年的银行坏账风波,尽管延续了多年都在困扰投资者,但是却没有压垮中国的银行业。

即使是股神巴菲特,要从细节看,也犯下过许多错误。别的不说,在2014年,他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就因为忘记把自己一项股票增持按规定申报给美国监管机构,而被罚款了大概90万美元。一个申报都记不住,大学刚毕业的秘书都能记住的事儿都记不住,这也能是股神?但是,股神仍然是股神,忘记申报只是一个小错误而已。

商业如此,社会也是一样。举个例子,中国详细的身份登记制度,被许多人诟病,觉得繁琐的要死,没事儿找那么多麻烦干嘛。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华裔神探李昌钰访问中国时,在南京看到我国的身份登记制度,就曾经大为感叹:“美国如果有这样的制度,我们破案不知道要容易多少倍!”今天,中国的谋杀率大概只有美国的1/10,这套登记制度功不可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人只感觉到它的麻烦,感觉不到它的用处。

当然,所谓“灯下黑”,灯下的黑仍然是黑、并不是白,企业中的问题也仍然是问题。只是说,这种灯下的黑,程度或许并不严重。研究者不能因为自己天天接触到“灯下的一点儿黑”,就以偏概全,认为整个的情况都很糟糕。要知道,许多时候瑕不掩瑜,而投资需要做的,并不是抓住每个细节,而是看到大的视角,抓到大的方向。

=== 机器喵大人的分割线 ===

下面是我的书。

请大家不要随便买,因为如果我说要你们买的话,某球会删帖。

虽然只是买一本书而已,而且是对大家很有帮助的书。

但是还是会删帖。

所以不卖书,就贴这儿放着。

而且不能说在哪里能买到。而且其实在哪里都买不到!

就酱!喵!

精彩讨论

群兽中的一只猫2019-09-28 13:25

综合判断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分清楚主次。关键是要找出那个“主”。“主”来自于三个逻辑,行业生存逻辑,发展逻辑,竞争逻辑。然后再反照到企业。其实核心是解答一个问题,在这个行业中生存发展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做了这些功课之后你才有办法去做综合判断,否则综合判断都只是主观的臆测而已。具体的做法上一般可以从产业发展史,各国产业比较史出发去寻找不变的东西。可以参考《行业投研笔记——汽车行业》等专栏里的行业研究笔记。那些是研究的结果,但是从结果的构成当中,大概能看出这种做法看问题的着手点和着重点。

站着的九筒2019-09-28 14:14

西施脚大,貂蝉耳小,昭君肩窄,玉环狐臭,但这影响不了她们是四大美女的事实。忌以偏概全是根本。

全部讨论

2019-09-28 14:14

西施脚大,貂蝉耳小,昭君肩窄,玉环狐臭,但这影响不了她们是四大美女的事实。忌以偏概全是根本。

2019-09-28 16:18

陈嘉禾是有真水平的

2019-09-28 09:38

好文,模糊的正确。精准的错误。

2019-09-28 09:05

赠书吗?雪球不会删

2019-09-28 18:21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1雪球币,也推荐给你。

2019-09-28 11:22

避免屁股决定脑袋

2019-09-28 11:08

瑕不掩瑜,好公司抓主要优点

2019-09-28 10:41

在哪儿行做就不买哪行的股,所以今年木有买科技股。。。

2019-09-28 10:40

视角不同对于整体的理解不同,因此多角度看问题,理解别人的观点是有益于自己的判断的。

2019-09-28 09:45

说得好,没有完美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