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33喜欢:7
早就说过,能买得起30-50万价位汽车的家庭数量是有限的,市场容量有限,提前透支那么多,后来只会越来越难……
更何况,问界、小鹏蔚来、坦克、魏牌、腾势、极氪、岚图等都在抢这个价格区间的订单,以后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卷到任何配置都是没有独特性的。
问界的客户以华为忠实粉丝为主,年纪可能偏大,属于企业管理层、高收入人群、国企和事业单位的体制内稳定高收入者,理想是很难触达的,也很难动摇华为在他们心中的品牌影响力。
而小鹏、蔚来靠自研,技术驱动,产品出色,打出了自己的天地,尤其是X9的成功,让L系和mega都左右为难、相形见绌……
理想的滑铁卢,比预想中来的更早一些。。本来我还以为它能撑过今年上半年,因为大量的同类竞品可能会在下半年上市。
没想到,开年第一个月就颓了,现车也不行……
哎。
80万销量目标赶紧改改吧,50-60万我认为比较现实,中国有钱的家庭不会突然间翻倍。$理想汽车(LI)$

全部讨论

问界24年全系列预估能到多少量?

小鹏首周1500辆,膝盖斩

01-09 16:52

哪里看出来X9成功了。。。小鹏所有的车都是高开低走,暂时无一例外。

01-09 16:41

小鹏交付还是拉跨啊,前十都没进。

华为技术下放的时候,才是所有车企最危险的的时候,想一想以前的荣耀,现在的喽娃,麒麟芯片都上了

01-10 10:57

问题的重点应该是怎么确认30-50万购买力人群的规模,没有任何逻辑分析也没有数据支撑,简单说句达不到,就得出了结论,这个笔记也太水了

赛力斯不一定能活下来,这市场竞争太激烈了

01-09 16:54

M5改款就又下沉了,品牌策略吧,华为智驾也就二三百亿研发投入,后期华为要上量各车企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