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9Forever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8喜欢:5
造车除了头部有品牌溢价的企业,整体属于制造业,需要很强的成本控制能力才能有较好的盈利,当前最挣钱的是比亚迪,去查查毛利率是多少。雷干到现在也就发布了个PPT,不知道以什么套路来挣钱,除了PPT写的好,反正没发布实车想咋说都行,其他啥都还没有,至于产能他更不敢提,更重要的是已经错过了新能源爆发最好的时机,比贾好的一点是有钱。制造业没成本优势,没产能还玩啥,想想特斯拉当年处于生死挣扎期差点喘不过气来,就是因为没有产能,是上海给了他重生的机会,贾缺的不也是这个嘛,当然他还有别的问题。
错过良机的$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汽车,跟头部新能源汽车公司比,没有优势,时间会给出答案吧!

热门回复

是的,不仅选择了一个重资产、持续烧钱很难差异化的行业,而且时机也不对,太晚了。

雷总在整合资源方面一流,手机制造的工程师同样有部分可以分流到新能源汽车上,手机基本上成熟了,雷总造车也是为了避免小米手机工程师失业或人才流失。整合后成本肯定是下降的

从企业的效率来看,华为和小米都要比比亚迪高。电动车市场以后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小米都是非常牛的一家公司。当年小米做手机也不是早期玩家,但小米后面越战越勇,现在的全球手机,小米也是主要玩家之一。何况还有华为,比亚迪同样也打不赢这个强劲的对手。

我觉得现在这个时机反而刚刚好,之前的新能源汽车竞争的是偏制造业的三电系统,科技公司和传统车厂比没啥优势,前两年新能源车赛道疯狂内卷最后自己投入很多钱大部分利润都被电池产业链赚走了,卷新能源车的车厂太多了,那几年都是车厂看电池厂的眼色;现在卷智能系统和无人驾驶,有壁垒有用户黏性,这才是科技公司主战场,智能化尤其智能驾驶的话语权回到了主机厂,但主机厂真正能做好智能化的没几个,竞争格局好不少,这才是科技公司主战场,电池产业链也回到了他该有的正常地位,造车成本明显降了不少

[捂脸][捂脸]雷军比你聪明的多。而且从华为和小米都杀进电动汽车🚗行业,聪明人都看好这块肥肉。比亚迪想独占这块市场,根本不现实。别扯淡了,市场从来都是打下来的,实实在在做下来的,妄想别人犯傻是不可能的。

看来你比雷军聪明,你的财富应该早就超过雷军了吧。不知你有那些控股公司

只有干了才知道,我是支持雷总的,小米财务还是健康的,熬死一批后,想信是最终胜出者。

小米代表中国出一个世界级的电子优衣库才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