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失败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96回复:159喜欢:45

节能 网页链接

江淮汽车网页链接贝因美网页链接昆明机床网页链接聚会潘潘网页链接华夏幸福系网页链接三贱客网页链接博元网页链接逆向 网页链接

逆向投资必须知道如何避免失败,“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然后就不去那里”,李嘉诚不败之道在于“99%的时间都在想失败”。2008年就在我发表《谈失败》和《熊市中危险的抢反弹》的时候,大师比尔米勒倒下了,前功尽弃。据说2009年小牛了一下,遗憾的是金融危机之后其总体表现仍较差,还卖出了持有10年的柯达。近日,正值价值股、周期股低迷之际,重读比尔米勒,经验教训如下。

一、拒绝炸毁。再长一串让人动心的数额乘上一个零,结果只能是零。有送命或者亏光老本的风险,再赚钱也不干。当时比尔米勒压注花旗和雷曼,巴菲特压注富国和高盛,前者倒闭了而后者赚了大钱。比尔米勒是做垃圾股发家的,人会有路径依赖,他过去屡次都赌赢了。虽然这个下注不是没有道理,但没想到美国政府真敢放弃雷曼。而花旗过去那些年分分合合,并没有形成强大的企业文化,你无法想象逆着大势去赌这种公司的风险有多大。

二、懂得放弃。金融危机时,当比尔说我们都是乐观主义者时,巴菲特说:不,我是客观主义者。这里的乐观是否有几分“赌”的意思,而不是放弃。比尔投资垃圾股大多是因为下跌较大价格便宜的原因,想获取暴利——长期稳定盈利比短期冒险暴利重要。在A股市场上也这样,好股票价格不便宜。巴菲特曾经表示:“以合理价格买入好公司股票,比以很好的价格买入普通公司股票更有意义。”做逆向投资,企业的质地是我们真正要去关注的,低的价格并不是最重要的。

三、坚守能力圈。同样是金融股,你怎么知道哪个会被炸毁,哪些能重生呢。比尔米勒以实用主义哲学,将价值投资扩展至科技股而闻名,2014年居然看好比特币,太前卫了。其出事的不是科技股而是金融股。在过去15年中,米勒基本上坚持做熟悉的事,在亚马逊、美国在线、戴尔和e-Bay等科技股上大赚特赚。但是一年多前,当住房市场危机开始影响金融市场的时候,米勒似乎放弃了自己的原则,贝尔斯登之后,我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买入更加安全的股票,遗憾的是由于能力圈他买的并不安全。与巴菲特相比,巴菲特的过人之处就在于能够坚守永恒的原则,深知超越自己能力圈的危害性。因为缺乏分析高科技企业的能力,所以即使在科技股如花似锦的时期,也坚决避开涉足科技股。巴菲特的那两家公司,富国是他很久前就持有的,高盛的文化巴老也是非常了解的,他关注了40年,一旦有机会,就下重注。

四、经验主义。比尔认为通过这一次学到的最大教训是,一定找到事件差异性本质,才能赢得宝贵战机。每一次危机到来时,或者大事件发生时,要尽快找到其根源,并分析其与此前类似事件的差别,而不能盲目地以过往思路去解决。以贝尔斯登为例,此前也的确有过金融机构倒闭的现象,但是都会首先出现法律纠纷或者个别交易员爆出内幕交易丑闻,很少因为流动性问题而直接倒闭(况且当时贝尔斯登的资本充足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贝尔斯登事发后吸取教训,紧急卖出了华盛顿相互银行(WashingtonMutual)和美联银行(Wachovia),并买入当时看起来“质地”更好,而且不大可能发生流动性危机的AIG 和“两房”。但是这一次,没有想到政府会直接入主两家公司,将所有投资者踢出局。关于雷曼的事情,比尔按照政府处理贝尔斯登的方式,本来也预计政府不会袖手旁观,但显然又

五、容错机制。“只要在这一行做得时间够长,你总有机会表现得很愚蠢。”前面都是讲如何不犯错,但是我们也要解决错了怎么办。

1、错误边际。比尔买的是股票,而巴菲特买的是高盛的优先股可转债,危机之下的卡拉曼买的也是债权。固定的到期价格可以弥补认知不足,增加了错误边际。

2、资金管理。在金融股上比尔买错了也买早了。没有最差的股票,只有最差的价格。同样是花旗银行,大卫.泰铂在其沦为垃圾股后买入获利10多亿美元,逆向投资需要极大的耐心,如卡拉曼、巴菲特每次在危机的时候都留有现金,这部分钱坚决为极度低估的股票准备。加仓的时候一定要放慢节奏,重仓对资金和心态的损害都很大。当然这样会降低收益率,至于两者之间如何平衡,能否平衡好,看看巴菲特就知道了,在这个市场上不能认知冷暖并调节现金不是被冻死就被热死。

3、适当分散。这么大的基金持股40只,而一般要100只,施洛斯更是多达200只。在对个股确定性不足的情况下,一定要分散。否则遇上几个炸毁就真的毁了。比尔米勒反思后,整个投资决策过程已经进行了改变,即如果经过测算有的板块已经处于历史估值的绝对底部(正如能源股2003 年情形),无论认为其盈利前景如何,都会进行一定比例配置。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分散投资。

六、当前思考。

1、从时段上看,金融危机时、网络股泡沫时是逆向价值投资者颠覆的高发期,逆向投资者应高度警惕。现在正是传统价值投资者业绩低迷之际,但、李、董、林、赵等业绩持续低迷,这是经济转型的体现吗。但是从历史长河的估值回归来看是否有翻转的时候,银粉压抑多年,翻转的时点在哪里,应当按照米勒反思配置一点了。

2、目前小小辛巴的五步买入法和S的资金管理都可以借鉴。Sosme应当是最符合上述容错机制的。从但斌的博客来看,他抓住了很多牛股,但是基金业绩很差,那么五步买入法是否太慢,如何平衡。

3、目前持续保持良好业绩的是徐翔,这是幸运者偏差吗,王亚伟的业绩已经归于平淡,徐翔的操作是另类的,有防止炸毁的防护栏吗。

4、米勒虽然在金融上失败,但是科技股投资还是成功的,其实用主义还是值得学习的,可以开阔思路。

精彩讨论

正奇2023-10-08 10:17

离开雪球这五年来自农夫价投的雪球专栏
2016年之前,我经常在雪球写点东西。
当时在雪球还小有名气,3万多粉丝基本上在那时候积累的,然后我去创业了,离开了5年,基本处于停更状态。
当时一批在新浪博客、港股通写东西的网友,陆陆续续迁到雪球网,我个人也是同一时期来到雪球网写东西的,一开始写的人很少,但个个都是有几把刷子的,因为过来的都在其他平台小有名气的。那时候不像现在这么热闹,写东西的人都很认真,看东西的人也很认真,讨论东西也很认真。雪球还组织我们做雪球专访,当时对接我的工作人员是雪球的戚晓强,我现在还有他电话,每次专访就是我增加粉丝最猛的时候。那时候,雪球是一个很好的线上交流平台,有深度,有温度。
离开雪球5年之后,我重新又回到了这里。这给了我一个机会来冷静的看待这5年,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是值得记住的,以及那些血一般的教训。
亘古不变的是,作为雪球的创办者,不明真相的群众,一直都在回答各种问题,有的没的,跟投资相关的不相关的,天南地北的,都可以问,都愿意答。这是很好的一种状态,就跟美团王兴经常喜欢在饭否写东西一样。作为创办者,本身对这种方式的交流、互动,从内心里的认可,需要,以及被需要。以及这种方式从下到上,或者从上到下,完全无障碍的沟通,让这个平台多了一些人文气息,一些亲切感。脱掉了传统金融圈子那种自以为是的,高高在上的冰冷感。
当然,平台的变化还有很多,不仅仅人越来越多了,专业的非专业的各种机构也都来了,创作者可以跟雪球一起发私募产品了,这已经成为二级市场投资者最重要的交流平台。
平台之外,有些大V陆陆续续遇到了一些问题。为了避免冒犯,我就不点具体名字了,因为他们自始至终都是值得尊重的,我们以成败论英雄是不对的。今天你还能庆幸自己的投资成绩过得去,可能你仅仅是一个幸运者,或者幸存者。你活了下来并不代表你的投资框架、投资理念,就一定是站在了真理之上。同样的,他们出现了问题,也都有可圈可点,值得学习之处。
比如小B,我在新浪写东西的时候,同时也会看小B写东西,是个真性情的人,除了生活方式令人羡慕之外,投资也很成功。但是我现在回到雪球看到的是,他这几年ALL IN单钓一只著名的地产股,然后现在处境比较危险,甚至可能面临倾覆的结局。这让人感叹之余,不由得深思,这么优秀的人,为什么会单吊一只股票,好像还是加了杠杆来单吊一个高杠杆的地产股。在旁观者看来,至少有三个不可思议1、加了杠杆 2、单吊 3、对象是高杠杆地产企业
其实除了小B,我一个非常非常尊重,关系也非常非常好的股友,在我投资生涯里面,在我交流过的人里面,专业性、认知能力、知识面、阅读量、思维能力,都吊打绝大部分人,这么一个哥们儿,有一次他跟我说要单吊复星国际,如果如此,现在结果也不会多好,复星在历史上某些时候,是非常优秀的一家公司,但问题也很突出,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地产业务现金流压力、以及扑朔迷离的后台关系,都决定了这种企业,可以投资,绝不能单吊。
不能单吊一个企业,哪怕再优秀的企业。这对于很多旁观者来看,好像并不难做到,反而那些非常优秀的股友,能力很强的股友,好像总在犯这种低级错误。这是很有趣又引人深思的现象。可能是人能力越强,越自信,可能一开始并没全仓,比如股价5块的时候,买了30%,涨到10块,自己眼光真准,可惜后悔没多买点,之前太谨慎了,该多买点就好了,,,跌回了5块,觉得机会来了,加仓到50%,果然涨了一点,暗自庆幸,自己眼光确实都没差过,,,不料开始下跌,安慰自己,正常回调而已,都会涨回去的,没想到市场头也不回,跌到了4块,然后各种行业信息,企业信息,负面的信息接踵而至,,,但并不认为自己看走眼了,认为遇到了一次周期调整,承认自己踏错了节奏,但坚信调整之后,一定会迎头直上的,,,股价跌到了3块,好像跌不动了,判断终于见底了,果断加仓到100%,,,不料,加完仓直奔2块而去,再也没有动静了。
所以,有一次巴菲特接受记者采访,说投资最重要的其实是性格。
深以为然。
就像我们老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
单吊一个企业不行,单吊一个行业呢?客观来说,单吊一个行业,在回撤方面,肯定会遇到大的问题,比如国际上很有名的木头姐,国内很有名的葛兰姐,他们可能都因为过于集中投资某些领域,带来所打理的基金回撤非常严重。但毕竟消失的企业常见,消失的行业不多。单吊一个行业的,会有巨大风险,但终归还是能留下点什么。就像地产,最后应该不会消失,大概率是分化,这轮调整之后,等于来了一轮供给侧改革,剩下来的,利润和市值应该还会创新高。问题是,剩下的跟你是不是还有关系?地产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但你是否能看到黎明,还是你倒在了黎明之前。
单吊一个行业并不是高明之举,但是我看到很多非常有名的基金,抱团集中投资个别板块,并不鲜见。我看到有些基金,非常大的规模,上百亿那种,居然在白酒板块投资好几只股票,一个板块仓位占比高达60%以上。他们会善终吗?如果说白酒值得商榷,那银行、地产、这种板块这么集中的搞法,能善终就是奇迹了吧?
五年,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大的变化。离开雪球的这五年,我回看,那些曾经熟悉的球友血一般的教训告诉我,投资最忌讳的是过于自信。我非常欣赏的投资者茅台03(冯柳)说,我认为自己是弱者,要有弱者思维。当你在这个市场里面,你把自己放在一个绝对弱者的位置,你就不太容易做出这样只有强者思维才会犯的错误。
你是弱者,所以你追求买入价格的安全边际。
你是弱者,所以你轻易不敢离开你的能力圈。
你是弱者,所以你不会孤注一掷的玩ALL IN。
你是弱者,但你以弱胜强。。
作者:农夫价投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正奇2023-09-28 18:01

@黄鹤楼999:就一点就把罗希否了,如果还是罗希,还需要从西藏跑上海,千里迢迢找到专业重整借壳律师事务所锦天城干嘛?锦天城可是操刀st星星,st正邦重整借壳上市,两个全部都是重整借壳!如果不是重整借壳上市,全国重整律师事务所万万千,还找什么锦天城?罗希根本没钱,挪用上市公司几个亿,现在新建的30万吨项目,就是开个头,然后转给重整投资人大佬用的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逻辑:
1)以往逻辑发过很多,请翻看以往文章!
2)补充逻辑:
A、失信人可以参入重整吗?符合招募要求吗?
B、如果是罗希参入重整,没必要发招募公告,走招募程序;发了招募公告,走了招募程序,最终还是罗希,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西藏自治区政府,西藏证监局,西藏法院的公信力将受到严重损害,西藏的政商环境将大受质疑,这种伤害不是一般讲政治的人敢尝试的,管理人(律所)10余年来努力打造的在破产,破产重整领域的牌子将受到不可弥补的重创,千层大厦轰然倒塌,略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相信此事不会发生!
C、罗希参入重整的前提是解决因他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你算算这需要几亿,这个空手套白狼,离等缝纫机一步之遥的选手拿得出?敢实施?那他下辈子啥也不用干了,有吃免费饭的地方了....全身而退,体面地离开是它最好的选择!
D、今年4月份开始,拉萨市政府与百威亚太频繁互动,时间吻合,冠军认为大概率是百威亚太来参入重整,今天,让我们退一步来看问题,我们不说是不是百威亚太来重整。请问,拉萨市政府引入百威亚太到拉萨设立实体企业的目的是什么?体现出自治区政府对啤酒产业的重视,体现出发展西藏地区啤酒产业的紧迫性!目的是促进拉萨地区啤酒产业升级,整合西藏地区啤酒产业,建设啤酒系列旅游观光园,增加西藏地区啤酒影响力,增加税收,增加就业,提升影响!请问,如果仍然是罗希控制st西发,罗希可堪当此重任吗?
罗希为何要在重整前开工30万吨啤酒项目?7月12号开工,7月20号开始重整,各位别忘了在开始重整前,需要漫长的时间与当地政府沟通与法院沟通,也就是说他知道要开始重整了,却在重整之前开工项目,理由如下:
只是讨价还价的一个筹码而已!想在拉萨建啤酒厂,别说建30万吨,建3000万吨,政府也会给你批地,建的越大,支持力度越大!你想下,重整换控股股东后,这30万吨项目不卖给st西发,罗希自己留着?西发想建新啤酒厂,政府会大力支持,立即批复!罗希的啤酒厂怎么办?自己留着?生产的啤酒算什么牌子?卖给谁?罗希不得赔死?罗希只有一条路把新建啤酒厂卖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却有两种选择,买或者买地新建!况且罗希新建项目工地上只有三台挖机,只有一台在工作,按此进度,土地平整就需要三年才能完成.....这其实就是做做样子....真实目的你懂的....
5)$*ST西发(SZ000752)$

正奇2023-10-07 21:32

如果你还没听说过期货,那就千万别去了解期货。
股票能让你亏剩裤衩,而期货能瞬间让你把裤衩都亏没了。99%的人进入期货市场,命里注定就是亏损,甚至是亏了钱,赔了青春。几乎每个人进入期市都是想赚钱或发财。而你们知道那1%的大佬们,在获取数亿资产之后,过得怎么样?
刘强,人称逍遥刘强,中国期货界传奇人物,压过过大患抑郁症病。传闻因在2015股灾中在高位满仓,做多期指和配资买股票,最终导致破产,于2015年7月在北京华贸中心酒店顶楼平台跳楼自杀,朋友皆惋惜不已。
弓伟,上海纳什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第一批期货操盘高手,从90年代开始,弓伟开始投资中国股市,后来转战国内期货市场,曾以人工高频交易叱咤于绿豆合约、橡胶合约;2008年盈利上亿元,声震海外交易所,并在2008年获得CMCC外汇实盘大赛中国冠军。2014年,通过招商基金发行全球对冲基金,成为通过基金QDII通道进行跨境交易的先行者。不幸的是天妒英才,弓伟先生因交易积劳成疾于2014年8月因病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43岁。
侯庆华, 初中文化,1969年出生于江苏武进,祖籍浙江金华,刚出生即被遗弃,三天后辗转于山东临沂尚无子女的养父母家中,养父母已经相继去世。16岁初中学业的他,当年以30元起步踏上外出打工路,先后历时12年,在东北建筑行业打拼,血雨腥风中完成原始资本积累,至26岁于人生第一个颠峰时期全身退出建筑管理行业,并转战实业投资;28岁投身期货行业,至31岁经历暴仓,累计亏损本金1000万;31岁开始期货交易步入正常稳定的操作轨道,前期亏损补回,并完成了一定的本金积累,至35岁的期货事业基本进入稳健发展阶段。2005年成为亿万富翁,奠定期货江湖地位。之后经历离婚,而后又爆仓,最终自杀,是中国的利弗莫尔。
裘德道,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杭州道远集团董事长。依靠5000元钱起家,自1998年末进入化纤行业以来,短短几年时间,裘德道就积累了数十亿的资产,并在2005年和2007年两次买下私人飞机。2006年,裘德道宣布捐资1亿元成立道远慈善基金,2008年又以个人名义给汶川灾区捐款1000万元,成为打破国内多项纪录的顶级慈善家。后来进入期货行业,在橡胶期货上赚得数亿,后在PTA期货上巨亏20亿,由于患肝癌,又加上期货巨亏给其身心造成巨大打击,在2010年圣诞节前夕因肝移植手术失败去世,终年54岁
庞贵雄,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人,当地知名的糖业老板,广东中谷糖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湛江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在2005年-2006年榨季里,中谷集团在湛江以及广西属下6间糖厂共生产白砂糖20万吨,酒精约2万吨。中谷糖业是湛江制糖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广东民企100强企业。据熟悉庞贵雄的人士介绍,庞曾经操作"期糖",亏损金额巨大,可能是这个原因让他走上了不归路,于2008年跳楼自杀,享年46岁。 据称当时中谷公司债务估算总额高达10亿。
今年2月份以来,商品期货开启了一轮大跌走势,橡胶、铁矿石、螺纹钢等品种跌幅超过30%,PTA、甲醇、沥青等化工品期货,跌幅超20%,尤其是橡胶,跌幅近40%,多头损失惨重,就在这一场多头绞杀中,有多少人成为了牺牲品,甚至又有像该男子一样因为期货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好好思考投资的意义是到底是什么?

正奇2023-10-07 21:18

期货大佬刘强一战爆仓20亿!
期货开户
36 人赞同 · 18 人喜欢了该文章
从巅.峰到谷底,如何快速亏完20亿?可以说,2015年之前的刘强是天之骄子,只要真正交易过期货的人就会知道从小资金做到上亿级别是有多难。
刘强1979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经贸大学期货专业,是一名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他是期货大作手风云录的作者,北京逍遥投.资工作室的创始人,有着近20年的期货和股票投.资经验,
曾供职于股票、私募、期货等的报社记者,其自创了多点共振.操.作系统,当年在期货圈可谓是大名鼎鼎,用了20年 时间,把资产累计到20亿。但是股灾中加杠杆爆仓,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他的著作《期货大作手风云录》有这样耐人寻味的一段话:
“因为我是个穷人,既没有富爸爸,也没有官背景,我只能靠自己来实现真正的财务自由。而期货是国内唯.一合法的,可以帮助我迅速发财的金融工具。它可以放大我的资金,也不需要八面玲珑的人际关系,我只需要我的聪明才智,就可以实现财富迅速的积累,这是我选择期货的唯.一理由。”
其实这段话,写出了他内心真实的想法,也是他爆仓的根源所在,他把期货作为他暴富的工具,说明他的风格就是大胆激进,重仓交易,正所谓盈亏同源,没有严格的资金管理,不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中间无论你是赚到百万还是千万,但是你不能有一次大的失误,只要有一次大的失误,就让你从零继续开始。
2015年6月15号,持续了半年多的疯牛行情结束,股市见顶,接下来短短四个交易日,大盘一度暴跌达15%。此时的刘强并没意识到危险已经悄然来临。在上证指数跌至60线附近时,刘强进场做多股指期货,
6月19号,他连发多条状态表示对股市长期看好,并在微.博中写道,没有暴跌的牛市不叫牛市,不要怕,牛市一定会突破6124点,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当一个人外界的强敌已经无法伤害他时,那么他最.大的敌人便是他自己。
6月19日,上证指数大跌了306点,刘强账户回撤2个亿,但是刘强以为是正常的回调,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加仓上车的时机,于是开始加大仓位。之后两日大盘开始反弹,刘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不断加仓,此时仓位已经达到了40%。
可是当天大盘反弹无力时,突然急转向下,再次开始暴跌模式。此时的刘强依然没有意识到风险,天真地认为政..府会采取手段,于是选择了死..扛。
其实对于刘强这种技术上的顶.级高手,他肯定明白止损的重要性,但是此时他已经损失惨重,于是违背了自己制定的止损原则。
7月2号此时,刘强账户风险比例已经达到95%,期货公司开始提醒刘强风险,建议他控制仓位,降低风险,但是刘强此时已经损失了十几个亿,对他来说几乎算是破产,而且他还幻想着政.府出面救市。
7月3号,上证指数继续暴跌了225个点,刘强爆仓,账户得了强平,20多亿资产灰飞烟灭,曾经他是别人眼中的天之骄子,而如今一夜之间一无所有,只要真正交易过期货的人就会知道从小资金做到上亿级别是有多难,这中间无论你是赚到百万还是千万,但是你不能有一次大的失误,只要有一次大的失误,就让你从零继续开始。
他曾经在他的期货大作手风云录这本书中这么评价过,一代交易.之.王.利弗莫尔自.杀的原因。当一个人的信仰,不足以支撑它巨大的欲望时,走火入魔就是他的不归之路。可是令人感叹的是,他明知道欲望的可怕,却最终败在了欲望上面。交易做到最后即是人性的弱点,大佬也不为例!
2015年7月24号,刘强无法忍受破产的失败,与北京华贸中心酒店顶楼平台跳.楼自..杀。
自此。一代期货大佬人生宣告结束。
发布于 7 月前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评论 69
醒了做一单
年少成名……过度注重预测未来了。愿刘强总在天堂安息,就像你在大理修养身心时恬然安定。
03-09
·
IP 属地江苏

正奇2023-10-09 14:53

芒格:凡事反过来想,研究并避免失败之——投资失败案例学习 - 集思录 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2018-12-19 13:39

同威资本董事长李驰:在持有中国平安的六七年中,我们每天都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更痛苦的是,9年中,中国平安业绩连续上涨,没有一年出现亏损,但股价就是不涨。后来我们自己也没信心了,2013年中国平安股价回调了30%,我们却不敢买了,真的对它是否上涨失去了信心
做价投有个前提要有不断的现金流,不然根本挨不过去的,大部分夹头都是眼瞎,择时都是错误的。所以说价头天天喊着只输时间不输钱,这口号害死人。如果没办法理解历史涨跌逻辑和相关基本面因素,最好更谨慎些。投资行动之前多想想如何对自己进行保护。

辛养小生13-14年地产pe3倍多,心想房价不是涨吗?为何pe这么低?拿到没信心,结果15年大牛市,年头跑了。16年港股的中资地产也是这个估值。结果危机来了没敢再下手,结果这一波是地产真正的估值修复之年!市场就是这样,多年不涨,一涨几个月全结你了,而你缺怀疑人身了

2023-10-08 12:04

听过正奇老师两次演讲,很受益!

2023-10-08 11:18

Mark, 常读以作警示

2023-04-16 09:03

大佬扑街!经济学家姜超炒股两年亏24%

达摩财经
2023-04-13 23:47 ·北京
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撰文丨王鑫

来源丨财通社

“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在南海泡沫中成为鲜嫩韭菜的牛顿,曾发出这样的感叹。

著名经济学家姜超下场炒股两年后,对牛顿的这句话应该心有戚戚焉。

中泰超新星1号两年亏24%

2023年4月12日,卖方大佬姜超转型后管理的第一个产品——中泰超新星1号成立刚好两年,但估计姜超开心不起来,因为,这个产品扑街了。


数据显示,该产品成立以来,累计回报为-24.2%,同期沪深300下跌18.11%,同类产品下跌2.91%,不仅跑输了大盘,还成为了同类中的车尾灯。今年以来,该产品虽然见红,但仍然没能跑赢业内平均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大佬内心可能是这样的: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

实际上,早在2021年底,也就是中泰超新星1号成立8个月之际,就因为净值亏损近20%引发市场关注。彼时,中泰资管开展心理按摩称,公司都认可投资是长期的事,也努力为投资经理和基金经理提供与这个认知匹配的环境。

如今两年过去了,仍未走出亏损困境,这个“长期”要有多长?投资人肯定没有巴菲特的信众那么有耐心。

更让大佬颜面无存的是,同事姜诚、田瑀管理的多只基金表现很好,如二人共同管理的中泰兴诚价值一年持有混合A/C,近一年涨超15%,近3年涨超40%,在同类产品中表现优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两位投资老将的表现,从卖方转型买方的姜超明显有些水土不服。

理论与实践的区别?

作为为业内最知名的分析师之一,2021年2月,姜超从卖方转型买方,加盟中泰资管任联席首席投资官,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开信息显示,姜超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2006年进入国泰君安研究所,2013年加盟海通证券研究所,担任首席经济学家。

因为过往的精致分析,姜超多次荣获新财富,水晶球,金牛奖等分析师评选宏观和债券方向的第一名。

比如疫情期间,姜超发表了《全球放水、泡沫重来》、《货币超发与资产泡沫》等多篇文章,指出为了避免货币贬值,应配置股票、房产、商品等资产,对低收益的债市保持谨慎。这些判断均一一被验证:2020年,全球股市大幅反弹,黄金大涨,债市大幅下跌。

虽然姜超的宏观研究功力深厚,但向买方转型,昔日的理论却成了”纸上谈兵“。

公开资料显示,该产品于2021年4月备案成立,由姜超担任基金经理。作为一只券商资管产品,中泰超新星1号最低参与金额100万元,成立时规模9400万元,而中泰资管就投入了1300万元,足以表明对他的信任。

产品投资目标表明,中泰超新星1号通过构建由优质权益类及固定收益类证券组成的现货投资组合,同时运用股指期货等对冲工具管理系统性风险,争取在中长期跑赢货币平均增速,实现资产增值。

从“跑赢货币平均增速”的目标,看出了姜超的务实。但轮到实际操作,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对此,网友吐槽,“理论与实践的区别”。

或许是由于尴尬的业绩表现,姜超的个人公众号“姜超的投资视界”在2021年12月27日发表了对2022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展望后,就长时间处于停更状态,仅在今年2月转发了一篇文章。期间他也很少通过其他渠道对外发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将时间线拉长,近几年卖方研究大佬转型买方的并不在少数,但并非所有卖方分析师转型后都拉垮。

比如前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房地产和中小市值首席分析师苏雪晶,在2018年6月加盟青骊投资担任合伙人。

截至2023年4月12日,苏雪晶所掌管的产品累计收益为178.64%,年化收益23.17%,并且连续金5年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从卖方向买方的转型挑战确实不小,仅仅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就犹如从“三维”空间来到了“五维”空间,需要面对一个更加复杂的现实。

此外,多年前,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我为什么不去做私募?》中指出:卖方分析师的角色是“分析局面、判断趋势、为人设谋”;买方投资者的角色是“察言纳谏、采取行动、面对结果”。这亦是二者所需能力的巨大差异。

买方和卖方的角色互换,如果不能尽快适应变化,转型失败将是大概率事件。

•END•

2023-03-25 19:46

转发备查

2023-03-25 17:04

不可知性决定了犯错的必然性
原创 伯庸书院 伯庸智库 2023-03-24 19:26 发表于山东
近日看到一球友发来的一篇文章,并让我点评一二,帖子中对各路高手大v的滑铁卢投资案例极尽嘲讽,譬如某某前几年买了平安,某某买了银行,某某高位又买了中远海控等,某某又低位割肉海康,并以此嘲讽他人投资水平之低下,更有甚者,上升至人格攻击,应该说,这是跟投资无关的话题,看完本想置之一旁,但细想深挖之下,它却折射着我们对投资中“错误”的态度问题。
在投资圈,股友之间的理性探讨,总是经常升级为恼羞成怒的争吵,最为典型的招式,便是拿对方的失败操作反击甚至戏弄对方。
我发现,对于很多人而言,那些失败的投资成为了他们不愿启齿的污点,似乎投资中的错误就是一种耻辱,在大众的口诛笔伐下,那些犯过错的投资人渐渐退出了交流的舞台,毋庸置疑,人们寻求是“完美股神”图片。
起初我也曾有这种心理,但随着对投资理解的越发深入,开始慢慢发现,这才是一种不健康的投资心态,因为“投资面向未来”这一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投资不可能不犯错误,扪心来说,很多人对当下和过去的自己都做不到真正了解,又何况不确定因子极多的未来呢?图片
事实上,对于那些顶级的投资大师,能做到一半以上胜率依然相当不错了,又何况在探索中苦苦寻道的普通投资者呢?这是一个再现实不过的问题,只是很多人把头埋进沙子,在自己的象牙塔中苦苦寻求那100%胜率的超级大神。
起初,我也曾像无数投资者一样,想找寻这投资中的万能提款钥匙,也曾希望自己追寻和认可的大师有完美的胜率,在抬头敬仰的同时,顺便埋头抄点作业,在这种畸形心态下,我翻阅找遍了各路投资高手,读遍他们的传记和交易记录,但都无一不令人失望,因为他们的交易生涯有太多的“污点”,跟我心目中的超级大神相差甚远,没有一个是不曾深套亏损过的,更看不到大师们控制回撤的能力。
我曾不屑于格雷厄姆的投资战绩,其在熊市杠杆爆仓,曾亏掉全部本金,芒格也曾连续两年回撤过60%,腰斩过半,宏观经济学大师凯恩斯也曾多次在熊市亏损八成以上,彼得林奇所买过的跌幅过半的股票,早已数不过来,老巴股东信中,也是一路认错反思,踩过的坑要更多……
我起初想象中的投资大师,应该是能掐会算、失误极低的天才型选手,俗话说,越无知的人越自信,我也曾想象,自己可以找到一套出错率极低的交易系统,但随着对投资理解的越发深刻,我越来越坚信一点,投资中的“错误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其“错误基因”极其丰富,相对其他领域的出错率要更高,这虽然是一个常识,但能透彻认识到这点的人并不多,个人也是对投资长期不懈的思考下,才逐渐开了一点窍,否则这过往的重重错误,早已把我压出抑郁症。
意识到这点,是正视错误的首要前提:犯错并不是耻辱,而是孕育智慧不可替代的土壤,那些经典投资名著,也大多都是在作者失败后所写就。
纵观这世上包括投资大师在内的所有投资者,谁又是100%胜率呢?谁又没有犯过错、亏损过呢?由此,当我们拿着别人的投资污点去讽刺对方时,殊不知,自己不也是一身耻辱吗?翻开自己的交易记录,难道不应该也脸红吗?为何要把头埋在沙子里呢?图片
当我再次翻阅投资大师们的传记及记录时,曾经的失望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认清真相后的豁达:有错误、有反思、有迷惘、有顿悟,这才是最真实的封神之路,他像极了每一个平凡投资者的日记,没有他们醍醐灌顶的反思和智慧分享,后世投资者不知道要摸索多少弯路,重要的是,他们也并非天才型选手,这恰恰成为了普通投资者最实际可行的榜样,否则人家若天生就是股神,哪有凡人模仿的份?
必须要清醒的意识到,每个投资者,不论成败,终其一生都必然在错误中前行,错误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错误绝非是我们愚蠢的遮羞布。
投资中的错误有两种性质:刻在基因里的、认为可以去控制的,聪明的投资者会最大程度的控制后者,用最大努力的认知智慧去降低前者,同时将概率和运气交给前者。
哪些错误可以人为去控制呢?关于这点,我早已写在了当年的日记本上:
1.能力圈以内行事可以去控制
1.买卖点的选择可以控制
2.安全边际的预留可以去控制
3.知行合一可以去控制
4.人性、情绪、心理效应对投资纪律的干扰可以控制
哪些“错误基因”是我们难以去把控的呢,主要包括企业经营层面、管理层内部问题、商业竞争变化、宏观环境、市场情绪引发的股价波动、价值回归的认知程度等,必须承认,以上这几点,无论我们拥有多么高超的认知智慧,都只能提升判断正确的概率,并不能保证错误不会发生,事实是,股市总是存在一块超越所有投资者认知的不可知领域,基于此,说的委婉些,犯错是不可避免的,直白点说,犯错是100%必然事件,投资中的不可知性决定着投资中错误的必然性。
所以,对聪明的投资者而言,一生有两大方向:通过修炼人性,最大程度去控制人为可以去控制的错误,通过努力迭代认知,用智慧去降低“错误基因”的出现概率,辅以正确的交易系统,将错误事件搅碎在复利之路上,也即,即便会犯错,但并不影响复利之路。
就像一个组合,某只股票虽然腰斩,但组合本身却是盈利的,你的投资依然是成功的,因为之所以组合,本身就默许了个别股票的错误存在,个别错误的出现,短期是偶然的,长期是必然的。
可笑可悲的是,很多人只盯着他人的亏损股票为对方耻辱,但殊不知,个别股票的亏损是组合投资的一种长期必然事件,就像保险公司,它是以牺牲个别出险事件,来换取整体的盈利,难道我们会在保险公司理赔时,嘲笑它们是个笨蛋吗?
体现投资功力的不仅是买什么标的,更是对组合标的的比例配置,组合配置能力是投资高手抵御股市风浪的压舱石,单只股票虽亏,但组合涨,这是大师与普通投资者的重要区别。
这其中,反思错误事件的性质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对个人而言,犯人为可以控制的错误,是难以自我饶恕的,比如追涨杀跌、情绪化操作。刻在投资基因里的错误,则是督促我们努力提高认知的不断动力。
比如你会发现,有些股票你虽坚定其低估,但股价就是不涨,这些问题的确存在,而且每年都存在,我相信未来也不会消失,对于这种问题,反思是没有用的,提高理解企业的认知才是王道,教科书上没有答案,股价更不会告诉我们答案,这种不可知性,是每一个投资者都会掉进的“混沌泥潭”。
当然,对于刻在投资骨子里的“错误基因”,超出了很多人的经历理解,无法辩证性去看待错误发生的必然性,这就导致总有那么一群人,总是死死拽住他人的失败操作,去羞辱鞭挞,导致很多很有独特心得的意见领袖拂袖而去,我们就此也丧失了一份失败经验的分享,小散用这样一种输出恶毒的方式,极大镇痛了自己的亏损图片。
不管是现实中,还是网络上,愿意跟你就企业深入学术探讨的人越来越少,在现实中,跟他人闲聊理念心得,倒是听的很起劲,但一旦提起略为复杂的公式计算,他们便索然无兴致,虽然对方自诩为深度价投者。有时,我突然顿悟出的一些道理,非常欣喜激动的跟他人分享时,也经常会得到冰冷点头式的回应,关于投资,每个人所看到的,或许都是不同的世界,不同认知水平的人,是无法沟通的,这也正是投资的孤独之处,很多问题的答案,只能内求。
在网络中,那些热点机会、吹票、激进观点,更容易被人们所热谈,在个人看来那些极具有含金量的深度认知,却没多少浏览量,我想这也是为何逆向投资始终会取得成功的原因,因为人性的懒惰和投机之心,始终没有变过,在这个跑道上,跟你同路的人并不多。
近期继续在智库解读塞斯卡拉曼的《安全边际》,这本书个人读过不下五遍,共鸣很强烈,关于如何避免亏损,卡拉曼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他是通过践行安全边际实现复利增长的典型投资高手,其理念和方法论值得每一个价投者去品味和参考。

2023-01-09 10:27

云蒙:我已经没有太多选择了网页链接

2023-01-01 10:46

#2022年投资总结#
2022年是投资严重亏损的一年,亏损33%,历史第二,仅次于2018年,但亏损金额接近2018年2倍,亏损超过了8位数,不可谓不惨重!!!对比雪球的2022年总结,我还没发现比我亏损比例、亏损金额更大的案例,看来今年我是喜提第一了。
2021年我的总结是"价值易变,风控优先”,现在看起来就是个笑话,2022年风控完全没做好。为什么会亏这么多,简单讲就是止损原持仓新奥股份、国电南瑞后,换仓进了高位的杰瑞股份及一些美股,然后又被坑一遍止损出来,两次叠加亏损33%。不过这只是一个浅层次的总结,深层次的亏损原因其实是——时代造就了股神,如今时代变了。我以前的那套方法已经无法采用了。
入市以来,我在2021年2月,收益达到了最高,累计收益达到了300多倍,总规模已经突破了半个小目标,那个时候意气风发,觉得小目标在望。后来的故事正好反过来,持仓不断被削弱,不停的止损—换仓—止损恶性循环。为什么会这样,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以前赖以做出高收益的成长股投资集中在国内最好的,在境外上市的,我能看懂的公司上,并且以长期持有获取成长收益为主,这些标的主要是互联网公司,包括奇虎360、美团、腾讯、呷哺等,然而,自从支付宝上市失败后,反垄断开始,这些公司的长期成长逻辑和长期价值都出现了硬伤,无法继续。
我也意识到了以上问题,试图转向A股继续我的成长股投资生涯,但是很可惜,事实证明A股的逻辑是另外一套。从17年正式重仓做A股开始,我投资过阳光城、牧原股份、新奥股份、国电南瑞、汤臣倍健、杰瑞股份,四个赚钱两个赔钱,但无论赚钱还是赔钱,回头看发现自己的成长股逻辑都是有明显问题的,更可怕的是这六个股票上我都输给了大主力或者庄家。为什么会这样?近5年认真做A股,纵观A股发现几乎所有的民营企业(包括部分国企)都以坑到小股东为第一目标,长期来看,小股东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几乎只有被收割一个结果,只是时间或早或晚罢了。而我不过是亿万极度弱势的小股民罢了,同样缺乏信息、资金、专业知识,而我要面对的公司都是想圈钱或减持的,他们可以操纵信息、股价、报表、看对手方而难以被约束,实力起码差出两个数量级,长期怎么可能赢?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投资美股等成熟市场获取超额收益?很可惜,长期这也是做不到的,因为我不懂美股的那些公司,看个英文财报都费劲,更不用说理解其业务了,这也是一条不通的路。
想通上面这些,其实我个人是有些悲哀的,时代的股神,大家都是时代的浮尘!不过既然人活着,总该做点什么,所以2022年我做了一些大的调整,力图不要掉阶层,赚不赚钱慢慢再思考吧。
1、损失了1/3,还有2/3,抽出了约30%的资金,在北京核心区域买了一套房,一是解决孩子们渐渐长大需要分房的问题,只要家人和自己用到了才是真的。
2、用十年的眼光看,防止从中产阶级掉下去。北京最核心区域的房子,应该是全中国最抗跌的资产,可以有效抵御通货膨胀、跟上经济增长的速度,无论以后我股票投资做的如何,起码我不会输光。
3、常听人说,40岁之前没有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好吧,如果说我以前是看未来价值的伪价值投资者,那么2023年已经不惑的我,要转型成为真正的静态价值投资者了,会集中力量优先关注真价值保护,比如可转债的YTM>0且不可违约,A股的股票投资将集中在低负债高分红的国家核心资产上,至于超额收益?试试看能不能结合技术,做出一定的波段来,否者年化肯定是难以超过10%的。
好吧,其实以上就是在重建投资体系了,时代的股神不在,过去实现的18年180倍的收益大概率也将难以复制!但人总得先前看,如果说以前的目标是追求年50%收益的同时尽可能不亏损,那么以后的目标就是追求回撤不大于10%下尽可能做高收益。只要回撤控制住,复利滚动起来,结合我当前剩余的体量,绝对收益还是会远远超过前18年。
最后,我希望持久的国泰民安!毕竟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先有时代,才有股神!网页链接

2022-12-28 08:37

今早知悉很真诚的大V——保本出的@省心省力$天齐锂业(SZ002466)$ 赔了把大的,清仓认输,暂别股市,很多年都没法翻身了。
亏惨的主要原因就是融资。
配资、融资上杠杆后会令投资者心态变异,稍微的波动即会影响操作,前几次不赔光后几次也会赔光。
投资体系不能紊乱,不要上杠杆。

2022-09-25 07:00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