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雪球这五年

发布于: 雪球转发:527回复:665喜欢:588

2016年之前,我经常在雪球写点东西。

当时在雪球还小有名气,3万多粉丝基本上在那时候积累的,然后我去创业了,离开了5年,基本处于停更状态。

当时一批在新浪博客、港股通写东西的网友,陆陆续续迁到雪球网,我个人也是同一时期来到雪球网写东西的,一开始写的人很少,但个个都是有几把刷子的,因为过来的都在其他平台小有名气的。那时候不像现在这么热闹,写东西的人都很认真,看东西的人也很认真,讨论东西也很认真。雪球还组织我们做雪球专访,当时对接我的工作人员是雪球的戚晓强,我现在还有他电话,每次专访就是我增加粉丝最猛的时候。那时候,雪球是一个很好的线上交流平台,有深度,有温度。

离开雪球5年之后,我重新又回到了这里。这给了我一个机会来冷静的看待这5年,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是值得记住的,以及那些血一般的教训。

亘古不变的是,作为雪球的创办者,不明真相的群众,一直都在回答各种问题,有的没的,跟投资相关的不相关的,天南地北的,都可以问,都愿意答。这是很好的一种状态,就跟美团王兴经常喜欢在饭否写东西一样。作为创办者,本身对这种方式的交流、互动,从内心里的认可,需要,以及被需要。以及这种方式从下到上,或者从上到下,完全无障碍的沟通,让这个平台多了一些人文气息,一些亲切感。脱掉了传统金融圈子那种自以为是的,高高在上的冰冷感。

当然,平台的变化还有很多,不仅仅人越来越多了,专业的非专业的各种机构也都来了,创作者可以跟雪球一起发私募产品了,这已经成为二级市场投资者最重要的交流平台。

平台之外,有些大V陆陆续续遇到了一些问题。为了避免冒犯,我就不点具体名字了,因为他们自始至终都是值得尊重的,我们以成败论英雄是不对的。今天你还能庆幸自己的投资成绩过得去,可能你仅仅是一个幸运者,或者幸存者。你活了下来并不代表你的投资框架、投资理念,就一定是站在了真理之上。同样的,他们出现了问题,也都有可圈可点,值得学习之处。

比如小B,我在新浪写东西的时候,同时也会看小B写东西,是个真性情的人,除了生活方式令人羡慕之外,投资也很成功。但是我现在回到雪球看到的是,他这几年ALL IN单钓一只著名的地产股,然后现在处境比较危险,甚至可能面临倾覆的结局。这让人感叹之余,不由得深思,这么优秀的人,为什么会单吊一只股票,好像还是加了杠杆来单吊一个高杠杆的地产股。在旁观者看来,至少有三个不可思议1、加了杠杆 2、单吊 3、对象是高杠杆地产企业

其实除了小B,我一个非常非常尊重,关系也非常非常好的股友,在我投资生涯里面,在我交流过的人里面,专业性、认知能力、知识面、阅读量、思维能力,都吊打绝大部分人,这么一个哥们儿,有一次他跟我说要单吊复星国际,如果如此,现在结果也不会多好,复星在历史上某些时候,是非常优秀的一家公司,但问题也很突出,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地产业务现金流压力、以及扑朔迷离的后台关系,都决定了这种企业,可以投资,绝不能单吊。

不能单吊一个企业,哪怕再优秀的企业。这对于很多旁观者来看,好像并不难做到,反而那些非常优秀的股友,能力很强的股友,好像总在犯这种低级错误。这是很有趣又引人深思的现象。可能是人能力越强,越自信,可能一开始并没全仓,比如股价5块的时候,买了30%,涨到10块,自己眼光真准,可惜后悔没多买点,之前太谨慎了,该多买点就好了,,,跌回了5块,觉得机会来了,加仓到50%,果然涨了一点,暗自庆幸,自己眼光确实都没差过,,,不料开始下跌,安慰自己,正常回调而已,都会涨回去的,没想到市场头也不回,跌到了4块,然后各种行业信息,企业信息,负面的信息接踵而至,,,但并不认为自己看走眼了,认为遇到了一次周期调整,承认自己踏错了节奏,但坚信调整之后,一定会迎头直上的,,,股价跌到了3块,好像跌不动了,判断终于见底了,果断加仓到100%,,,不料,加完仓直奔2块而去,再也没有动静了。

所以,有一次巴菲特接受记者采访,说投资最重要的其实是性格。

深以为然。

就像我们老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

单吊一个企业不行,单吊一个行业呢?客观来说,单吊一个行业,在回撤方面,肯定会遇到大的问题,比如国际上很有名的木头姐,国内很有名的葛兰姐,他们可能都因为过于集中投资某些领域,带来所打理的基金回撤非常严重。但毕竟消失的企业常见,消失的行业不多。单吊一个行业的,会有巨大风险,但终归还是能留下点什么。就像地产,最后应该不会消失,大概率是分化,这轮调整之后,等于来了一轮供给侧改革,剩下来的,利润和市值应该还会创新高。问题是,剩下的跟你是不是还有关系?地产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但你是否能看到黎明,还是你倒在了黎明之前。

单吊一个行业并不是高明之举,但是我看到很多非常有名的基金,抱团集中投资个别板块,并不鲜见。我看到有些基金,非常大的规模,上百亿那种,居然在白酒板块投资好几只股票,一个板块仓位占比高达60%以上。他们会善终吗?如果说白酒值得商榷,那银行、地产、这种板块这么集中的搞法,能善终就是奇迹了吧?

五年,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大的变化。离开雪球的这五年,我回看,那些曾经熟悉的球友血一般的教训告诉我,投资最忌讳的是过于自信。我非常欣赏的投资者茅台03(冯柳)说,我认为自己是弱者,要有弱者思维。当你在这个市场里面,你把自己放在一个绝对弱者的位置,你就不太容易做出这样只有强者思维才会犯的错误。

你是弱者,所以你追求买入价格的安全边际。

你是弱者,所以你轻易不敢离开你的能力圈。

你是弱者,所以你不会孤注一掷的玩ALL IN。

你是弱者,但你以弱胜强。。。

全部讨论

挺好的一篇文章,没量也要推荐推荐。也说几点我的感受:

1、被股市消灭得最快的人,都是自信的强人。很多在别的地方很成功的人进来股市,比如律师、教授、各种领导等,最容易有这种感觉,因为他们在别的地方混得不错,所以理所当然认为在股市自己也行,结果都是最快被收割的。如果说股市最容不下的一种风格,那就是狂妄自大。

2、弱者思维并不是真正的弱者,而是退一步,让风险小一点或者远离自己。弱者思维是要接受自己的无知,自己不算什么,市场最大。就拿A 股来说,每天成交以万亿算,每个人都是一滴水,甚至水分子。2015年国家队2.3万亿进来,仍然挡不住市场下跌的洪流,这样的市场你不承认它的强大,反而认为自己那四六不靠的分析、判断或者说猜测、幻想更强大,自己一定对,那可不是失心疯么。

3、放到五年的时间长度,市场是验证投资水平的唯一标准,不存在其他的任何标准。雪球早期的大v,除了梁红和弱弱的投资者有还算体面的结果外,云蒙、跟叔、投星资产、小小辛巴,哪个不是春梦一场。投资不是靠市场靠天,而是一种科学,一种技术,最重要的是防守能力,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真牛的人,你记不起他的东大同乐,也想不起她的招商银行,但他的账户慢慢地达到了你想也不敢想的数字。稳比快重要一百倍,可惜快的人本来就不多,稳的人更少。

总之,五年也好,十年也罢,这个市场永远不会变化,投机像山岳一样古老,市场也不会有什么新鲜事。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今天活跃的大V,绝大多数在下一个五年里,大部分也会折戟沉沙,春梦一场。

投資和學開車一樣,剛剛開始越開越快,到後來,越開越慢,路上不爭不搶,保持自己的節奏,安全至上。慢則快,我也是慢慢才明白這個道理⋯⋯

单吊这码事,其实早个6-7年,多垃圾的股票只要不是牛市顶追进去的,否则单吊风险并不大,因为代码稀缺,等于有个“二手回收底价”在那兜底。
现在好多人都没注意,市场快速扩容,壳资源价值归零,已经失去“保底价”了。现在的市场,单吊一旦失败,将会是毁灭性的,而且绝无翻身机会。

2022-09-14 09:07

关键不在于强者思维还是弱者思维,关键是要实事求是,不懂就是不懂,哪怕一个人说得头头是道,赢得众人喝彩,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根本不懂,大家都在盲人摸象,50步笑100步而已。

不要以为自己在某个行业做了几年功课,或者是行业专家,就能洞悉行业未来、预测股价,公司创始人都未必看得清未来。

单吊一个公司的人,就不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经济系统、股市、社会是一个超复杂系统,变量太多、信息不完备,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可以长期准确预测未来股价,尤其短期股价,最怕自己骗自己,大话说多了,最后自己都被自己洗脑了。

当然,虽然无法长期准确预测未来,但世界(行业,公司)是部分可知的,持续研究学习思考可以扩大能力圈,在能力圈范围内,某些极端市场情(比如负油价)下,完全有可能抓住一些很有把握的赚钱机会。但就算这种情况,也不该单吊一个公司。

概率要发挥作用,必须有足够大的样本,你必须把仓位分散到足够多有把握赢的标的(包括同一个标的在不同买入价的分散——越跌越买),赢率才站在你那边。

冯柳干海康是弱者思维吗

希望小兵兄早日走出低谷,王者归来!我也是前几年股票亏损严重,现金几乎亏完,大概五十几个,一九年离开雪球,心一横把房子卖了创业,创业三年赚了小钱,今年八月我又回来了

2022-09-14 02:34

单吊本身没有对错,很多事需要辩证着看。单吊成功案例很多失败案例也很多。没那种思维是绝对正确的,只是某一种思维迎合一类人。如果你认定某种思维是决对正确的,只说自己是井底之蛙。了解的太少。

弱者思维是个哗众取宠的包装。
单吊不是主要风险,正如波动也不是主要风险。风险是选股看错了,买贵了,跟风抱团了。
所谓V,少有默默抄底坚守的,大都是振臂高呼跟风抱团蹭名声的屁孩。

2022-09-14 04:57

好文!
对于资金有限的投资者来说,控制风险是最重要的。
单调固然刺激,有可能3年10倍,
但是一旦失误,可能这辈子都翻不了身了!
看了看这2年港股很多优质龙头股的最大回撤值,-80%左右的很常见。
A股优质行业龙头股,这2年最大回撤-60%-70%,的很常见。
对于大部人来说,股市太凶险了。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不确定性太大了。
炒股多年的我,最近的这一轮牛熊市,18-22年回撤太大了,只剩1倍的盈利了。
所以现在基本全转投基金了,
放弃重仓单一行业。
优选全市场选股的优质经理(在管规模不大,经历1-2轮牛熊,从业以来年化15%以上)。
适当分散。
长期目标年化15%。

我才到雪球三年,看到你写的以前的雪球,“那时候不像现在这么热闹,写东西的人都很认真,看东西的人也很认真,讨论东西也很认真。雪球还组织我们做雪球专访,……”非常感慨,我感到,现在雪球的风气大不如以前了。有基金经理经常在雪球刷存在感,以致大言不惭地成立什么“DBZ电台”,创立什么“DBZ思想”。有的人,如什么“树”,什么“蜴”,整天发文,专黑一只股。有的人,凡是与自己多空不一致者,不仔细看不认真分析看有无道理,敲键盘就怼。……总之,我觉得雪球上现在大不如以前,主要是戾气太重了。还有,小秘书让人看不懂,比如“DBZ思想”可以在雪球上发视频,我却连截图也不能发。

你的文章平实客观,对我颇有启发。只是对你“不能单吊一个企业”的说话不甚赞同。你举的例子,不只是单吊,最重要的是加了杠杆。这是芒格和巴菲特他们坚决反对的。我认为,对千万元以下市值的投资者,可以单吊,前提是:必须是闲钱,坚决不能上扛杆。唯有如此,才能找到一家优秀公司后,以合理价格买入,从而长期持有。比如我,单吊贵州茅台,因为要购房,就忍痛在1400元左右卖出了4手。如果我手头有钱,就不会卖出了。

十几年来,茅台涨跌对我都没有影响,最多是死水微澜。因为那是闲钱,是我的家族基金。现在我的盈亏成本是-8.35元。

有人说我是幸存者偏差,也可能是吧。但茅台涨涨跌跌,可以说是如海浪汹涌,我独撑一小舟,随波逐流,还是需要莫大定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