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mchao22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1喜欢:92
不止招行,金融行业基本都这样,银行保险最多,那个话术也是为了业绩做的包装,谈不上价值观。
金融行业不违法,不坑蒙拐骗就不错了,毕竟他们的产品就是卖这些金融服务,电话都有质检监听,还有银保监会监管,骗你肯定不敢,大多人都是为了业绩混口饭吃,擦边是难免的。
如果因为这个接受不了,其实金融行业的股票都不能买

热门回复

所以我说这个是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有问题,只看自己眼前的利益,不管长期是否是双赢的。保险公司如果说他的保单年化回报率只有2%,很多投保人还会买吗?

招行以前的企业文化不是这样的,把精力放在创新产品、创新服务上,自然会吸引客户,现在产品和服务没有优势了,只能加强员工考核、给基层和员工压任务,那基层和员工为了业绩必然会动作变形。所以我认同你说的招行现在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有问题。

我个人接到电话,平安招行宁波银行分期业务电话最多,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四大行就没接到过!

为了做业绩的坑人话术不就是价值观的体现???

同意你的观点。存在即合理。如果看不惯的人,用脚投票就是了。再抱怨也改变不了这个环境。每个人都想吃饱饭。

按你的逻辑,所有保险股都得St[菜狗]

对于哪些事情涉及价值观,每个人看法不一样,但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来选公司,全世界应该没有一个公司是符合标准的。
比如苹果的自动降速,华为的闪存门,茅台管理层腐败以及和经销商的利益瓜葛,3Q大战二选一。
比起这些,银行的话术无非是避重就轻没有直接告诉你是年化利率还是其他计息方式(甚至都没有欺骗消费者)
我也很讨厌这些话术,但如果因这个作为投资标准或者选用哪家公司的产品是标准,那几乎没得选了

存在即合理就是最大的伪科学,跟他还是个孩子一个逻辑。认可存在即合理这句话的,除了缺乏科学逻辑思维,同样只懂逆来顺受,缺少抗争和进取精神

四大行要我去贷款的短信,一周至少加起来几十条吧,招行目前我真没收到过。

基金除了净值,还应披露真实净利润。80%的基金包装费净值产品,然后闺蜜上来,都是赚了净值亏了真钱。我想大部分基金也卖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