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我比较喜欢的港股烟蒂

发布于: 雪球转发:18回复:35喜欢:93

选择标准:1,产业周期性弱,回避强周期。 2,预期未来10年业绩不会大幅下降 3,分散,不能集中一个行业。

1,招商局港口 6pe 0.48pb 7%股息率 短期业绩会弱波动,长期跟gdp和贸易增长正相关 全球港口收购预期和深圳近百万平土地价值负责想象力

2,中国银河 3.5pe 0.36pb 8.7%股息率 券商业绩有周期性,但这个估值跌无可跌了。经纪强投行弱是估值低的主因 牛市可能的暴涨,汇金旗下券商合并预期负责投机价值的提升

3,北京控股 4pe 0.37pb 5%左右股息率 可能是H股里内涵价值最高的公用事业股之一 旗下燃气,水务,环保,啤酒都是好业务,长期因分红较低,经营低效,大股东与小股东利益分配不均被诟病 不过我觉得这种票作为烟蒂教科书级别的存在,加上业绩稳定,还是值得一看的。分红率预期提高是潜在看点。

4,光大环境 3.7pe 0.4pb 8.8%股息率 主业垃圾发电世界第一 还有水务,危固废处理等。缺点是现金流一般,负债率不低。但是主观认为未来几年应该是降负债,业绩逐步落地兑现的状态。理论上保守的投资者应该回避,我个人比较喜欢,愿意冒一点风险。今年有个保险公司买买买,买到举牌。 投机看点在于补贴发放正常化不出幺蛾子,以及碳税增利,全球化扩张。

5,联想控股 5pe 0.26pb 5.5%股息率 去年业绩大幅下降已经被市场预期,这个估值数据比较静态。联想控股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一家投资企业。本身长持的几家公司市值远远超过自身,每年上市的创投企业数量也算是国内创投机构里的第一梯队。我理解定义为科技加创投股。

6,深圳国际 5.5pe 0.46pb 10.8%股息率 动态估值没那么低,去年业绩不好主要受深航业务影响。连续多年派息率达到50%。核心业务物流,深圳航空,高速港口。 航空和物流今年增量可期,长期亦是优质收息股。

7,上海实业控股 4.2pe 0.25pb 9%股息率 主营是地产,公用事业及基建,烟草。即使极端假设地产归0,扣掉对应3成左右的业绩(实际不会这么极端)估值和分红依然很有竞争力。

8,雅生活服务 4pe 0.82pb 6%股息率 尽管仍然存在风险,但我认为以它的外拓能力,本部只要活下来(大概率),短期可能有困难,增值业务放低预期,当下估值是非常值得博弈的。

9,新天绿色能源   6pe 0.65pb 5.6%股息率 AH比价是0.32,比A便宜太多。主业是风电加 燃气。且风电和燃气都未来几年都有年化超过10%的增量预期。河北国资。

10,环球医疗    4pe 0.5pb 7.5%股息率    我的爱股   主业医院和金融租赁    别的不说,单说5家三甲医院,远低于银行的坏账率,这就可以看到环球的低估,缺点是医院经营效益略差。看看以后会不会改善,会不会资产注入。如果租赁不报大雷,最差是收息股,下限比较高。

11,宇华教育   3.3pe 0.65pb      三所高考大省的民办本科是现金牛业务,仅仅这三所学校只要能维持业务,业务微降(参考A股垄断教科书业务的地方出版社们)宇华最差也是一个完美的收息股(保守估计盈利5到10亿分红30%股息率也大于4%)。更何况并不是完全没有增量预期,虽然我都按0处理。

这些票长期5%到10%收益几乎没任何问题,股价永远不涨,靠收息就能达到目标,可以当做AAA高息债,你要是能做到相对低买高卖年化超过10%也没问题。

其实还有一些标的,考虑到可能有一些争议和瑕疵就没提。

欢迎批评指正,欢迎给我推荐更好的。

全部讨论

2023-03-24 08:05

关注

2023-03-23 23:55

宇华教育2022年都没分红?怎么保证股息率?

2023-03-23 17:42

长久以来,中原地区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而周边耕地资源匮乏地区也随之兴起的以抢掠、交换为主的游牧、商业文化,这就是我们小时候学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农业是需要土地的,每一寸土地都代表源源不断的粮食,有粮才能活命。最早觉悟的人们通过积累也好,暴力也罢,开始占有土地。有了土地就可以雇佣没有土地的无产者为自己打工,只要保证他们最基本的温饱,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而无产者干再多的活也只能将将活在生死线上,子子孙孙无力回天。这就形成了阶级。得土地者得天下,寸土寸金的意识开始深入人心。无产者被瓜分干净后,就开始了有产者的内斗,通过战争兼并土地,小地主变成大地主,最终一统中原成就霸业。

无产者也意识到,世世代代注定要活在最底层。一些有野心有影响力的煽动者会忽悠其他的无产者,用人多的优势夺回土地资源,重分天下。然而大多数人是风险厌恶的,平日里能有口饭吃,谁也不会冒死求富

一旦遇到天灾粮食减产,无产者得不到最基本的温饱,这些扎根心底的念想就有付诸行动的动力了。土地梦连同解决温饱一锅烩了,对于下顿就断粮的人来说谁不心动呢,于是农民起义也就随之而来。

从前我们只关注掌权者的荒淫无度导致农民起义以及朝代更替,其实资源短缺才是关键。这个世界的规律就是少数人能赚多数人的钱,多数人却赚不了少数人的钱。因为即使统治者不荒淫,嘴里克扣那点儿也填不饱多数人的肚子。无产者也不会因为统治者艰苦朴素与大伙儿打成一片,就干忍着饿肚子。所以统治者不是昏庸,而是不得不。如果占据着土地连自己人的财富自由都解决不了,只会更快分崩瓦解。这样想来他们的荒淫是理性的。至于啥时天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农民起义规模多大,能不能逐个击破逐层瓦解,都是天意不可违。

一旦起义成功,就会出现农民起义领导者接手统治,像是刘邦朱元璋,或者推翻重来,在乱世中兼并重组由小及大再次集中为大一统国家。像是三国,五代十国。

土地尤其是耕地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原必定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大一统国家,而天灾对农业的影响,决定了朝代的更替。

欧洲封建时期,与我们所谓的封建社会有本质不同。欧洲虽然土地面积不小,却被山川河海割裂,断断续续不成规模。罗马时期名义上是个统一国家,实际只是通过分封靠血缘纽带勉强维系,地形条件所致统治者的手根本伸不过去,所以多代以后血缘疏远自然六亲不认各占山头,形成割据。由于割据后形成的国家小,资源不均衡,就要通过交换互通有无,所以欧洲商业发达。而我们的封建是一管子插到底,管理效率越高越会集权化,走到极端就是一个爷剩下全是孙子。

千年来中原文明对土地的重视形成了植根于心底的土地情节。其实当高层建筑普及,理论上土地经过立体化,每一寸通过叠加都能放大无数倍,也就谈不上稀缺。然而国人终究也只能把房子这个与土地最接近的产物和世世代代压在心底深处的土地情节联系在一起。

火上烹油的是房地产蓬勃发展的20年,让国人买了房不但能圆了土地梦还能成就发财梦。

然而就像刚才说的少数人能赚多数人的钱,多数人赚不了少数人的钱。所以机会一旦让多数人知道了,也就不是机会了。

购房者所谓的资产都沉积在钢筋水泥这个形态里,而钢筋水泥无非是个标的,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有个笑话说张三有个石头,李四花一百万买了张三的石头,然后再用一百万把石头卖回给张三,张三的石头就瞬间价值百万。以此类推李四可以用自己的钱成就无数个‘百万富翁’。但真正有钱的仍旧只有是李四。

房地产只是这个笑话的演化。不过是地产商说房子值钱,然后就把钢筋水泥以高价卖给你。作为信用背书的银行也来加镑,只要你借钱还贷,银行也承认你的房子值钱。

一开始还有人怀疑,花那么多钱买房的都是傻子。双边舆论分歧严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渐渐地随着价格不断上涨,空方也都一边倒向多方。有房的不惜一身贷款乐此不疲,没房的悔青肠子一声叹息自己才是傻子。

大家自觉不自觉地一起和‘李四’编织了这个谎言。而现实是,如果把全国的房子都卖掉,价值400多万亿,这个价格能买下半个地球!这个明摆着的泡沫就没人戳破。

能让泡沫运行下去需要两个前提:一是冻结流动性,不能让过多房产卖出,如果持有者都醒悟要卖房,整个房地产价值的海市蜃楼就会崩塌。二是买方必须大于卖方。这就需要房价涨,吸引更多新人入局加入击鼓传花的游戏。新人一旦入局也就成了既得利益者。

所以没有人会指出皇帝的新装,因为大家都是这套谎言的‘受益者’。大家都沉醉在涨价的神话里,一家人几辈子的钱全押注在这里,却永远不知赢来的筹码还能换多少现金。现实是,‘李四’只管定价却不会跟你成交,大多数人的资产价值只是纸面价值永远无法转化为现金价值。

泡沫运行前提是,不让过多的人卖出房产,且买家比卖家多。其实这是个悖论。虽然现在通过涨价就能达到这两个目的。然而一旦涨价的逻辑不成立,比如经济进入衰退周期或涨价违背上层意志,那时谎言就会被戳破。不但购房者信心不足,且持有者同样心虚,购房的观望,持有的卖出。就会造成房价下跌,价格下跌又会强化持有者卖出和购房者观望预期……最终会导致房地产市场价值崩塌。

即使上层会救市,无非是强行冻结流动性,用时间换空间,让房价软着陆。强行冻结流动性就是限制交易条件,导致有价无市。对于宏观房价急剧缩量横盘,达到稳定价格目的。可对于个体根本无法出手,即使个别达成交易条件的强行卖出也会因逆势而为,不但要割肉求荣且需承担高昂的摩擦成本。所以等大多数人都醒过闷儿了,黄花菜就凉了。网页链接

2023-03-23 15:30

太勤奋了,挖掘的股还总有惊喜,你给自己今年定的目标相对就太低了

2023-03-23 14:57

是扣除红利税之后的股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