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盛资产管理罗伯特•哈格斯特朗访谈

发布于: 雪球转发:103回复:44喜欢:304
美盛资产管理罗伯特•哈格斯特朗访谈

2013 年 5 月 5 日

来源:网页链接

Q: 欢迎收听 Value Investing Podcast。今天我们请到的是罗伯特•哈格斯特朗 (Robert Hagstrom)。
他目前在 Legg Mason 资本管理公司掌管 Global Growth Trust 基金,同时也为机构投资者管理成长股投资策略。Robert 善于投资估值合理的成长股。他还是畅销书《巴菲特之道》(The Warren Buffett Way) 的作者。欢迎来到我们的节目。谈投资之前,我想问一下你是怎么入行的,为什么会对投资感兴趣?

A: 我是半路出家的。我在大学学的是政治学。写论文的时候,导师去苏联访问了,我的论文就停下来了。我一直在给一份社区小报写东西,我就接着干这个工作了。
问题是我必须得出去卖广告,要不然报纸根本没钱给我开工资。我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敲门,问人家要不要做广告。有一天,我敲了一家券商的门,它的名字是 Legg Mason Wood Walker。我问这家券商的经理:“您愿意在我们的报纸上做广告吗?”他和我说:“我不做。你愿意当股票经纪人吗?”
那是 1984 年,我琢磨做股票经纪人可能比卖广告有前途。这样我就进了 Legg Mason 接受培训。Bill Miller 也恰好与我同时加入 Legg Mason,他是研究主管。这家公司有纯正的价值理念,是格雷厄姆和多德所说的理智的投资者的风格。
在这家公司,我第一次了解到沃伦•巴菲特。在培训时,我读到了一份年报,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报,以前我从没听过这家公司。年报是一个叫沃伦•巴菲特的人写的,以前我也没听说过沃伦•巴菲特这个人。读过这份年报,我觉得写得太好了,当时就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看了沃伦写的东西,我更了解什么是投资了。
后来我做了股票经纪人,成了一个沃伦•巴菲特迷。我找来了他写的所有年报。现在,他的所有年报都可以在网上下载。那时候要给 SEC 汇款 50 美元才能获得一份年报。我汇了款,SEC把年报寄给我。我还收集了沃伦的所有访谈。沃伦每投资一家新公司,我就找来这家公司的年报。我学习巴菲特,就像小孩子追他们喜欢的球星一样。
后来,我去了买方工作,在一家信托公司做了两三年买方工作。这是一家很小的投资咨询公司,只有三个人。在此期间,我写了《巴菲特之道》这本书。这本书大受欢迎,我也因此有机会和 Bill Miller 一起成立了基金。

Q: 你虽然做投资,但还热爱写作。

A: 是啊。

Q: 你写的几本关于投资的书都很好看,例如,《巴菲特之道》。你为什么喜欢写书呢?

A: 我有两个爱好。一个是投资,一个是写作。我一直喜欢写东西。在大学就写东西。我运气很好,在投资这行写东西,确实能创造价值。
《巴菲特之道》这本书讲了巴菲特的投资方法,但是这本书里少了一些东西,我没写关于投资组合管理的内容,后来我又写了一本《巴菲特的投资组合》(The Warren Buffett Portfolio),在这本书里主要讲集中投资,还讲了一些查理•芒格 (Charlie Munger) 的理念,以及比尔•米勒 (Bill Miller) 在圣达菲研究所 (Santa Fe Institute) 研究的复杂适应系统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刚成立基金时,我买了国际赛道公司 (International Speedway Corporation) 的股票。董事会很担心,他们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买关于赛车的股票。我告诉他们,赛车是很赚钱的体育活动。我写了《The NASCAR Way: The Business That Drives the Sport》这本书,讲了赛车运动这门生意。我很喜欢这本书。
还有一本书是在 Value Investing Conference 演讲时提到过,名字叫《股票投资的大智慧》 (Investing:The Last Liberal Art),这本书讲了查理•芒格的思维格栅,讲了如何获得智慧。为什么写这本书呢?查理说了,如果我们学习不同学科,用多学科的知识构建模型,然后融会贯通,就能成为更优秀的投资者,也会提高自己的修养。写这本书,我研究了物理、生物、哲学、心理学和文学方面的知识,既复*了以前学过的,也学到了很多新东西,很有成就感。第一版还是十二年前出的,今年秋天就要出第二版了。我很喜欢这本书,在第二版里增加了一个关于数学的章节,但是每一章都加了很多新东西,我自己都没想到会加这么多内容。学习本身就是个积累的过程,所以增加的东西很多。在阅读书目里就加了 100 本书。

Q: 很期待阅读你这本书。你认为一定要不断进化并适应世界,在固守传统的同时,不断学习新知识。能给我们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吗?在面对新经济环境或新公司时,很多投资者感到无所适从。如何才能在坚守投资原则的同时抓住新机会,你是怎么做到的?

A: 我认为价值投资一直在进化,最早是格雷厄姆和多德提出的 NetNet 和硬资产投资,之后是本•格雷厄姆在第二本书《聪明的投资者》中提出的低市盈率投资,后来沃伦提出现金流非常重要,现金流比会计数字更重要。我觉得那些开始懂得现金流重要性的人,比只是看会计数字的人做的会稍微好一些。再后来沃伦和比尔•米勒都提出,如果两家公司的现金流一样,但是有一家的资本回报率更高,资本回报率更高的公司更有价值。所以会同时考虑现金流和资本回报率。
我觉得我最大的挑战,也是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我不想什么都不做,沃伦•巴菲特买什么,我就买什么。我想学习巴菲特的方法,把他的方法用到成长股上,我一直觉得沃伦其实是一个优秀的成长股投资者。沃伦真的知道怎么给成长股估值。就拿可口可乐来说,可口可乐是一家有成长能力的优秀公司,美国运通是有成长能力的公司,富国银行也是,它们都不是传统意义上深度低估的股票,而是拥有卓越经济特权的、有成长能力的公司。所以说,巴菲特是投资成长股的,只不过他有高超的估值能力,把这种估值能力用在了投资成长股上。
我们也做了这样的投资。20 世纪 90 年代,我们买了戴尔、美国在线,当时这些公司争议很多,我们赚了不少钱。2000 年左右,我们买了亚马逊、雅虎和 eBay,也赚了不少钱。我们是 Google IPO 最大的买家,当时我们有 10% 的股份。我们把严谨的估值方法用到有成长潜力的新兴公司上,这对我们没什么坏处。
现在我们投资的公司,无论是 Rackspace、Red Hat,还是 Jive,我们都坚持非常稳妥的估值方法,只是我们选择的公司是处于飞速成长阶段的,这种公司的不确定性非常高,不像可口可乐,就是生产苏打水的,不确定性很低。像 Rackspace、Red Hat 这样的开源软件或云计算公司,不确定性很高。我们和沃伦的区别在于,我们投资的公司不确定性更大,但是如果我们选对了,回报也会非常高。不确定性虽然很大,如果我们估值时充分考虑高度不确定性,只要价格低于我们的估值,还是有机会的。例如,我们以前给亚马逊估值时,亚马逊可能值 50,也可能值 150。在一种情况中,它值 150。在另一种情况中,它值 50,关键看股价。如果股价是 30,那就有很大的机会。不确定性是很高,但安全边际相当大。就算一些因素考虑对了,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会有遗漏或犯错的地方。只要看对了,回报会很惊人。我们买的亚马逊成本是 9 美元,现在亚马逊股价是 225 美元,赚了 20 多倍了。Google,我们赚了 10 倍。Apple,我们赚了 9 倍。承担高度不确定性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当然风险也更大。对于风险和回报,必须找一个平衡。

Q: 你能在牢牢地坚持估值原则的同时,评估新兴企业,你是怎么做到的?很多价值投资者觉得这太难了。你是怎么克服这个困难的?具体怎么做的?

A: 我们听过沃伦的演讲就会知道,他明白无误地说,大部分价值来自未来现金流的增长,如果无法判断企业未来的现金流,肯定做不好估值。这就是一鸟在手和二鸟在林的问题。公司的大部分价值,尤其是成长型公司的价值,就是在林子里的那两只鸟。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估算未来的现金流会有多少。现在有多少现金,将来经过一段时间,这些现金会增长到多少。公司的增长速度能保持多长时间?公司的成长什么时候会放缓,变成一家成熟的公司。
我们具体的做法是用决策树,这个工具是哈佛商学院入门课里就讲到的,用它可以分析各种情况的可能性。在画决策树的时,我们会画很多分支,尽可能按照不同的成长速度估算,给每种成长速度设定一个概率,然后加权计算平均值。
我们不知道准确的具体估值是多少,只是估算一家公司大概值多少钱。我们的估值是统计学上的集中趋势量数 (central tendency)。如果价格低于我们的估值,就值得投资。
使用决策树时,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决策树一定要经常更新,要不然决策树就没用了。不少人在用决策树的时候经常懒得更新,他们不愿意重新审视决策树,嫌麻烦。更新一遍决策树要花不少功夫。随着新数据的产生,概率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应该根据新数据来重新设置概率。概率重新设置后,集中趋势量数也会发生改变。每个季度,包括在各个季度之间,我们都会得到关于业务、公司、竞争对手的新信息,根据这些新信息,研究一下增长率会是多少,根据各种假定情况,我们一般会重新分配权重或概率。这些东西是一直在微调的,听起来确实有些繁琐。
大部分价值投资者非常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资产,例如,账面的现金,但是如果考虑 3 年、5 年、7 年、10 年以后的情况,80% 的价值是今后 3 年、5 年、7 年、10 年所产生的增长创造的,这是我们要考虑的。

Q: 价值投资的本质不就是正确评估各种结果的可能性吗?没什么是确定的,将来的情况总是很难说。你是否认为保守派价值投资者的思想不够开放,不能接受新生事物?你是否认为如果能够与时俱进,而不是视而不见,我们能成为更优秀的投资者?

A: 对,我觉得投资者一定要善于变通,保持开放的心态。价值投资者很容易太教条,思维方式很僵化。在估算价值时,我们有一些固有的思维方式。按照这些思维方式,价值投资者总结了一些非常刻板的规则,不愿意离开这些条条框框,不愿意接受世界的变化。我觉得这样做没好处,投资者一定要非常灵活。
你看沃伦,沃伦和查理就一直在进化,他们的思维方式就是进化的。沃伦最开始是只看硬资产,只买低 PE 的,但是他在喜诗糖果的投资是个分水岭,从此以后沃伦的投资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他说他买喜诗糖果时出的价钱比较高,按市盈率和市现率计算都比较高,以前他不会花这么多钱买。喜诗糖果的生意太好了,资本回报率也高,通过这笔投资,我们可以学到的是我们常用的估值指标其实太狭隘了,对于不同的生意、不同的公司,要灵活对待。

Q: 你认为风险的定义是什么?

A: 风险的定义有很多,有人说是 beta,有人说是商业风险、有人说是管理风险。不管如何衡量风险,风险都是必须要考虑的。你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来衡量风险。股票的风险比债券风险高,那么如何评判和估算股票的风险?必须要考虑风险。很多年以来,沃伦一直说安全边际就是风险。一家公司如果风险较高,他就会要求更高的安全边际。一家公司如果风险较低,他就会要求较低的安全边际。无论用什么衡量风险,beta、安全边际、经济风险、现金流风险,无论你怎么看待风险,都要在估值时将风险充分考虑在内。不能就来一个 10 年的现金流折现,算出个数字,就完事了。

Q: 前面你提到了圣达菲研究所和查理•芒格的模型,很多投资者觉得芒格的理念很难付诸实践。你是怎么做的?你做过很多研究,学过很多东西。你们公司是如何将这些理念融合到投资实践中的?

A: 首先,我们很幸运,我们的公司有这种文化,鼓励这种思维方式。不是每个公司都这样,许多公司会说,你浪费时间做这些干什么。比尔很早就支持圣达菲研究所的工作,我们的首席投资策略师迈克尔•莫布森 (Michael Mauboussin) 是从瑞信过来的,他写了很多书,见解很深刻,他也在圣达菲研究所担任董事。
我们从很多不同层面来思考问题,就市场层面来说,我们有一个想法是,市场不是一个均势平衡的体系,它本质上更像一个生物体系。从生物学的角度来思考,你就会明白,市场中会发生非线性的现象,5 个标准差的现象确实会出现,按照物理学来说不会出现,但是在生物学里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这种现象在市场里也总在发生。
明白了这一点,当市场出现非线性现象时,你就不会坐立不安、无所适从,因为你知道市场本来如此。你不会觉得一切都完了,不会陷入恐慌。别人觉得这个现象是异常,但你明白这太正常不过了。
查理告诉我们,要学习这种思维方式。你不可能把 90% 的时间都用来学习物理或生物,成为物理学家或生物学家,因为你还得估值和研究企业呢。你可以拿出一些时间来了解大的框架,基本的原理是什么,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股票投资的大智慧》 (Investing:The Last Liberal Art) 这本书里,我们就做了这样的尝试,我们希望让读者能大概了解各个模型的原理,让读者基本了解物理学和生物学。
现在的投资界已经非常重视心理学了,我们就写了一部分关于风险容忍的内容。哲学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很少借鉴哲学方法来思考问题。例如,20 世纪最伟大的分析哲学家之一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他在语言和描述方面很有建树,他说,我们对某一事物的描述就是对这一事物的解释。
不一样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描述,所以描述事物的方法多种多样。举个例子,亚马逊,就是这同一家公司,一样的财务报表,人们对它的描述有很多种,真是很有意思。有人说它是巴诺书店 (Barnes & Noble),既然是巴诺书店,就该按巴诺书店估值。有人说你看亚马逊的生意,它出售音乐、服装等等,不就是沃尔玛吗?于是他们就参照沃尔玛给亚马逊估值。
我们有自己的观点。我们认为亚马逊既不是巴诺书店,也不是沃尔玛,它更像戴尔,大家知道,戴尔在鼎盛时期是零售直销商,戴尔通过电话或互联网接收订单,它集中仓储个人电脑,有物流中心,统一配送。戴尔先收到客户的现金,稍后支付供应商的货款。戴尔是最早实现三位数资本回报率的公司之一。
亚马逊的商业模式差不多,它不像沃尔玛那样经营大量店面、雇佣大量员工。亚马逊有 7 个物流中心,通过互联网接收订单。亚马逊通过物流中心发货,先收到客户的现金,后支付供应商的货款。亚马逊也实现了 225% 的累计资本回报率。
所以说,同样是亚马逊这家公司,按照不同的描述,可以给出三种估值。人们在描述时使用的语言就是对将来或当下的解释。
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同样一家公司,我们看一下分析师给出的报告,分析师会有不同的描述。我们要看透这些描述,问自己这些描述对吗?我们自己是不是有不同的观点?哲学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再说数学,数学在投资上的应用不只是股息折现模型和加减运算,还有估值平均数的集中趋势。我们总是考虑平均数的集中趋势。斯蒂芬•杰•古尔德 (Stephen Jay Gould) 写了一本好书《生命的壮阔》(Full House)。
在考虑平均数时,一定要考虑变异数。我们总以为平均数就是一个数字,很少考虑平均数上下的变异数,一定不能忽略变异数。市场中充满了变异数。我们经常计算出一个平均数,然后就盯着这个平均数,但是变异数比平均数更重要。
这种思维方式是怎样的呢?市场中的数据是非稳定的,它们会变化,集合中的元素会变化。如果集合中的元素一成不变,现在的公司还和 5 年前、10 年前、15 年前的公司一样,那用简单的平均数是没问题的。在现实中,集合中的元素在不断变化,也就是非稳定的,这时谈论回归均值就没意义了。
20 世纪 80 年代,沃伦犯过一个错误,他说,他觉得 15% 的净资产回报率已经达到了最高点,一定会回归均值。这不对。标普 500 的成分股以前是工业类、公共事业类、重资产类公司主导,当时已经逐渐变成服务类、消费类、医药类、科技类公司主导。这些新公司的资本结构不一样,集合的元素变了,平均值也变了,不会回归历史标准值,趋势变了,回归的均值也变了。
现在人们对利润率的说法就不对,人们相信利润率一定会回归长期历史均值。数据表明不是这样。我们知道,今天的跨国公司有很大一部分业务在海外市场。我们做了大量研究,跨国公司的海外业务利润率更高,资本回报率更高,员工平均销售额更高、生产效率更高。
我们看一下利润率和标普 100 成分股公司的出口数量就能看出来,这两者之间是相当吻合的。既然这样,为什么要说利润率一定会回归历史均值?这不对。我觉得,现在应该说回归趋势。趋势在向上,你可以说利润率比趋势要高一些,这不代表利润率就会回归历史均值。
有很多东西可以学习,都可以让我们成为更优秀的投资者,把那些想法错误的人打得落花流水。不用像上学那样整学期整学期地学,只要抽出几小时时间,汲取不同学科的知识。

Q: 比如说,最近沃伦•巴菲特投资了 IBM。有人说 IBM 是科技公司,风险很大。如果用霍华德•马克斯所说的第二层次思维,就会想明白不是这样。

A: 我经常想 10 年、15 年以后会怎么样。IBM 明显是一个服务型公司,而不是硬件公司。IBM 的业务渗透到了全球 130 个国家和地区,许多政府都非常依赖 IBM。IBM 的商业模式有很强的可持续性。至于成长性就难说了,IBM 的增长速度不是非常快。不过 IBM 的回购计划提升了它的成长性。沃伦非常认可 IBM 的回购计划。我觉得按照每股收益计算,IBM 的增长速度是 9%,因为有回购,它会增长得更快。
我有个朋友说,按照现在的回购速度,20 到 25 年以后,IBM 就全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了,如果巴菲特一股不卖的话。只要一直持有,他手里的股份就会越来越多。IBM 的回购速度是每年 3% 到 4%。巴菲特今年持股 10%,明年是 12%,后年是 14%,长此以往,从理论上说,伯克希尔•哈撒韦确实可能拥有整个 IBM,IBM 所有的现金流也就都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了。这么想很有意思。

Q:能不能讲讲在你的投资组合中有哪些投资,是你觉得商业模式是被误解了的,或者别人没看出来的?

A: 云计算在未来的影响难以估量。这是科技的第三次迭代,第一次是 PC,第二次是互联网,现在是云计算。云计算到底意味着什么?现在我们还不知道答案。
我们从 2001 年开始持有亚马逊,去年亚马逊最后一个季度的财务数字令人难以置信。亚马逊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零售业同行。这是因为亚马逊推出了亚马逊网络服务 (Amazon Web Services, AWS)。很多人开始采用云计算服务,亚马逊是云服务第二大提供商,这家公司又进化了。
以前我们说亚马逊类似巴诺书店、沃尔玛、戴尔,现在亚马逊进化成了一家提供科技服务的科技公司,它的一项业务是直营零售商品,另一项业务是提供云计算服务,它未来会怎样呢?我们觉得云计算服务的利润率太低,但是可以走量,戴尔的利润率也不高,但是它的业务量很大,周转率极高,仍然可以做到 100% 的资本回报率。不能光看利润率,还要看业务量和周转率。
另外一家公司 Rackspace 也是做云计算的。还有开源软件商 Red Hat,它的业务在增长,可能会蚕食微软的市场份额,我看美国公司还不可能不用 Windows 产品,但是把时间拉长呢?可能会有变化。
我们觉得我们还没看清楚全球的经济增长大局。我觉得我们还远远没意识到新兴市场的重要性。我们只知道中国很大,中国人很多。世界银行指出,17 年以后,全球会有 20 亿中产消费者。我们没完全理解这个数字的意义。我重复一下,20 亿消费者,这是美国人口数的 7 倍。如何看待这个数字?看看今天各个公司的产品,17 年以后,会有 20 亿人买得起它们的产品。我们没意识到这个市场是多么广阔,无论是帝亚吉欧、可口可乐、联合利华、雀巢、普拉达还是路易威登,我们都没意识到这些公司会多赚钱。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些公司的回报率会远远高于现在市场给的折现水平,它们的回报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我们没意识到新兴市场将是多么强大的一股力量。到 2020 年,也就是 7 年以后,金砖五国 (BRICKS) 的 GDP 总量就会超越七国集团 (G7)。这意味着什么?该怎么看待?这很值得我们思考,很多问题,我们都还只停留在表面。

Q: 那怎么才能利用这些发展中的机会呢?你还会投资美国本土的公司吗?

A: 我们都投。我们持有美国大型跨国公司,也持有外国公司。我们持有大型蓝筹公司,例如,帝亚吉欧,这些公司是我们投资组合里的压舱石。我们也持有中国的新浪、优酷和携程这样野蛮生长的公司,这些都是只在投资组合里占 1% 左右,但它们是成长性非常高的公司。所以说可以多线作战。不管怎样,我认为一定要充分投资新兴市场。如果不投新兴市场,除非你投资国内的创新企业,否则很难获得成长性。
《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讲了美国两种类型的公司:一种是业务在美国国内的,另一种是大量出口的跨国公司。现在出口占美国 GDP 的 15%,这个比重不是很大,但是出口对 GDP 增长的贡献却占据了半壁江山。
文章里说,业务在美国国内的公司增长速度只有 1%。这些公司在国内销售产品,没什么成长性。跨国公司就不一样了,这些做出口业务的,一般每年都增长 7% 到 9%。粗略算一下,GDP 里有 15% 增速是 7% 到 9%。再过 7 到 10 年,这部分就会占 GDP 的 30%。那就是 GDP 里有 30% 以 7% 到 9% 的速度增长。如果真这么发展,美国跨国公司的成长就可以解决美国的大部分问题,它们的出口业务会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引擎。我们要想想这对我们的投资组合会产生什么影响,要在什么地方找有成长性的公司,在什么地方找定价错误的公司。

Q: 你为什么不投资房地产崩盘、油价下跌产生的机会?是因为更关注成长吗?

A: 我不太擅长逆向投资。我觉得我没有做逆向投资的特质,那应该是一种不同的 DNA。比尔•米勒特别擅长逆向投资,他绝对是逆向的,他喜欢投资航空、房地产、油气等等。我就从来都不擅长这些。在逆向投资方面,我做得比较好的是出现宏观大事件时,例如 911、2008 年金融危机。因为宏观因素导致抛售时,我能做到全力买入。我有个想法,只要世界末日没到,就是很好的买入机会。要是世界末日真来了,怎么都无所谓了。在市场抛售时,我总是会激进地调整投资组合,但是我不太会投资陷入困境的一个行业或一个公司。
我还是比较喜欢买那些价格适中的、有巨大成长潜力的公司。我能做到拒绝买那些被疯狂炒作的东西。我这么投资是因为,有些看似价格合理的公司,其实是低估的,市场不知道如何给可持续的成长估值。
我们做过很多研究发现,市场能理解 3 到 7 年之内的成长,但是 7 年以后的,市场就不知道该怎么算了,于是就给一个零成长的贴现。就算是今天,市场给很多公司未来的长期成长估值就是零。这就是可口可乐和沃伦投资的其他公司为什么表现那么出色,因为沃伦相信这些公司可以持续增长,它们的增长持续性远远超过市场给予的贴现。这样才能赚大钱。
有很多有可持续成长潜力的公司,市场在给它们估值时认为,六七年后它们的增长率就是零。这不对。例如,耐克,耐克看起来很贵,但是按照现价,市场认为 8 年以后它就不增长了。如果我确定 8 年以后耐克会比现在卖出更多的鞋,我为什么要给它零增长?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确定公司能够做到可持续增长。只要是能做到可持续增长的,就有可能被低估。换个角度来说,市场可能很聪明,它给可持续增长的估值是零,因为能做到可持续增长的公司少之又少。市场可能是很保守的,它不会考虑哪家公司是例外,所有公司 6 到 8 年以后的增长都不算数,本来能做到长期增长的公司就是凤毛麟角。
要是你能发现哪些公司能做到,那么这些公司的定价很可能存在严重错误。

Q: 再回到亚马逊的例子,像亚马逊投资了亚马逊网络服务,有时候市场会惩罚这样的公司,觉得这么做会拖财务数据的后腿,是这样吧?

A: 你的观察很准确。三五年前,亚马逊一直在投资,市场总惩罚它,因为它的投资拖累了每股盈利,它的盈利总是不及预期。杰夫•贝索斯很能干,他保住了营业收入的增长。现在市场似乎意识到,杰夫•贝索斯持续的资本投入是为了保证未来的成长。五年前市场还很怀疑,现在就好多了。
例如,去年亚马逊发布盈利报告时,它没达到盈利预期,但是营业收入增加了 34%。市场的反应如何呢?亚马逊上涨了 15%。要是在过去,亚马逊的股价会下跌 15%。我觉得今天市场比较善待亚马逊了,市场逐渐认识到亚马逊的成长是长期成长。
(完)

精彩讨论

大航海时代之21世纪2016-04-25 20:20

吹牛不上税。 1994年,作家罗伯特-海格斯特罗姆(Robert G. Hagstrom)曾建立了一只基金,希望能象巴菲特那样进行投资。随后,这只基金在1998年被美盛集团(Legg Mason)(LM)收购,现名为美盛资本管理全球增长信托基金(Mason Capital Management Global Growth Trust),最近几年以来的表现不及同业基金,也不如标普500指数。今年早些时候,美盛集团放弃该基金模仿巴菲特的投资战略,海格斯特罗姆已经离职 2012-11-6

全部讨论

2016-04-28 07:32

Q: 比如说,最近沃伦•巴菲特投资了 IBM。有人说 IBM 是科技公司,风险很大。如果用霍华德•马克斯所说的第二层次思维,就会想明白不是这样。

A: 我经常想 10 年、15 年以后会怎么样。IBM 明显是一个服务型公司,而不是硬件公司。IBM 的业务渗透到了全球 130 个国家和地区,许多政府都非常依赖 IBM。IBM 的商业模式有很强的可持续性。至于成长性就难说了,IBM 的增长速度不是非常快。不过 IBM 的回购计划提升了它的成长性。沃伦非常认可 IBM 的回购计划。我觉得按照每股收益计算,IBM 的增长速度是 9%,因为有回购,它会增长得更快。
我有个朋友说,按照现在的回购速度,20 到 25 年以后,IBM 就全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了,如果巴菲特一股不卖的话。只要一直持有,他手里的股份就会越来越多。IBM 的回购速度是每年 3% 到 4%。巴菲特今年持股 10%,明年是 12%,后年是 14%,长此以往,从理论上说,伯克希尔•哈撒韦确实可能拥有整个 IBM,IBM 所有的现金流也就都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了。这么想很有意思。

2016-04-26 14:34

我刚赞助了这篇帖子 1 雪球币,也推荐给你。

2016-04-25 23:47

2016-04-25 23:20

1.学习不同学科,用多学科的知识构建模型,然后融会贯通。
2.不确定性是很高的投资,要求安全边际足夠大,估值时充分考虑高度不确定性,只要价格低于我们的估值,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3.在画决策树时,我们会画很多分支,尽可能按照不同的成长速度估算,给每种成长速度设定一个概率,然后加权计算平均值,决策树一定要经常更新,重新分配权重或概率。
4.市场中会发生非线性的现象,5 个标准差的现象确实会出现,按照物理学来说不会出现,但是在生物学里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这种现象在市场里也总在发生。
5.在考虑平均数时,一定要考虑变异数。
6.标普 500 的成分股以前是工业类、公共事业类、重资产类公司主导,当时已经逐渐变成服务类、消费类、医药类、科技类公司主导。这些新公司的资本结构不一样,集合的元素变了,平均值也变了,不会回归历史标准值,趋势变了,回归的均值也变了。
7.IBM 的商业模式有很强的可持续性。至于成长性就难说了,IBM 的增长速度不是非常快。不过 IBM 的回购计划提升了它的成长性。沃伦非常认可 IBM 的回购计划。我觉得按照每股收益计算,IBM 的增长速度是 9%,因为有回购,它会增长得更快。
8.新兴市场将是多么强大的一股力量
9.市场可能是很保守的,它不会考虑哪家公司是例外,所有公司 6 到 8 年以后的增长都不算数,本来能做到长期增长的公司就是凤毛麟角。要是你能发现哪些公司能做到,那么这些公司的定价很可能存在严重错误。

2016-04-25 21:54

谢谢分享

2016-04-25 20:35

回头看最近的云计算市场,确实押对了

2016-04-25 20:29

谢谢

2016-04-25 20:22

2016-04-25 20:16

不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