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第三部分)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5回复:28喜欢:213

第三部分

问题 14:沃伦,您好。我叫 Christine Hone Garcia,来自加州阿古拉山市。您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多年来无私地向我们分享您的智慧。您能否给所有人提出一个他们都需要倾听的建议?

巴菲特:我可以提建议,但未必所有人都愿意听。

什么建议呢?我尽量试着回答啊。首先,我想说,出生在美国就很幸运了。在这个国度,我们有很多机会,换成在别的国家,可能根本没有。(掌声)

关于人生建议,查理讲过,“反着来,想想自己死的时候要得到怎样的结果,按照那样的结果倒推着生活。”以终为始,琢磨自己该受什么样的教育、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路径、选择什么样的人交往。就我个人而言,我年轻时选择的伴侣对我帮助最大。不过,查理也说了,你要找到优秀的伴侣,你自己也得配得上人家。

可以说,美国机会遍地。把时间倒退几个世纪,世界一成不变,你是放羊的,100 年后,你的孙子孙女还是放羊的。过去 200 年里,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科学、教育、健康等方方面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生于这个时代,就已经很幸运了。能出生在美国,那更幸运了。

别辜负这最好的时代,何不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发挥自己的才华,开创一番事业?我和查理运气好,我们年轻的时候就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年轻人,现在还没找到人生目标的话,没关系,继续找。在与年轻学子交流时,我总是告诉他们,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别计较太多别的。

有的人,很早就找到了心之所向。有的人,走了一些弯路,才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无论如何,别迷失自我。美国的舞台足够大,机会足够多,总有属于你的一片天。在你的人生之路上,选择与谁携手同行,也非常重要。同样地,在选择伴侣方面,也是有人比较幸运,有人要经历一些波折。

总之,如果我是一个年轻人,我会反着来,想想自己死的时候要得到怎样的结果,按照那样的结果倒推着生活,并且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人生路上的种种困难。像我说的这样想、这样做,可能更容易过好一生。(掌声)

贝琪,下一问题。

问题 15:来自德国汉堡的 Axel Mayerseek 问道:“自从格雷格·阿贝尔和阿吉特·贾因升任董事会副主席以来,伯克希尔子公司的高管汇报情况是否发生了变化?子公司的高管仍然向沃伦·巴菲特直接汇报吗?”

巴菲特: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现在子公司的高管已经直接向格雷格和阿吉特汇报工作了。其实,这完全可以理解。我现在能做的事很少。我早就不像三四十年前那么年富力强了。我和伯克希尔现在的高管没那么熟,不像伯克希尔早期,我们规模小的时候,我经常和子公司的经理人打交道。再说我也老了,精力不如从前,不像以前那么能干了。

有格雷格和阿吉特在,也用不着我了。现在的安排非常好,伯克希尔的经营很顺畅。

我对现在的安排非常满意。格雷格精力充沛,他的工作效率比我高多了,他经常与高管见面,了解他们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建议。在保险方面,阿吉特的智慧是独一档的存在。伯克希尔旗下保险公司的高管有什么问题,可以请教阿吉特。其实,早在我们宣布任命阿吉特为副主席之前,他就一直在领导保险分部。格雷格当选为副主席之后,主管保险以外的所有其它业务,他的管辖范围扩大了很多。在格雷格管辖范围内,各子公司的高管直接向格雷格汇报。有些伯克希尔的经理人,工作做得不够尽职尽责。面对这种情况,我没什么办法,格雷格却能出手解决。格雷格的方法很高明,他知道如何与人沟通,把问题解决了,还不伤感情。

一个富裕的大家庭,有 20 个子女,其中肯定有奋发向上的,也有甘于平庸的。伯克希尔是一个财力雄厚的大集团,在我们的众多子公司中,也有得过且过的。按照以前伯克希尔的行事风格,对于得过且过的高管,我们从来不会严加管束。我们不管,但格雷格管。我和查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存在问题,而是我们不愿打破我们平静的生活,我们不愿指出别人的错误,不想和别人起冲突。再说了,我们年纪也大了,精力体力也不如从前了。

这么说吧,现在几乎没有高管给我打电话了。一切由格雷格全权处理。如此繁重的工作,做得这么好,格雷格具体怎么做到的,我不清楚,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我们已经找到了合格的接班人。阿吉特现在出差少了,但多年来保险分部的高管们一直在阿吉特的领导下工作。阿吉特升任董事会副主席,只是头衔变了,他仍然像以往一样领导保险分部。

商学院的管理理论高高在上,远非我的回答所能及,但这就是我们伯克希尔的做法。

阿吉特:请允许我补充一下,我想从我的角度说几句。在我看来,接班工作非常顺利,主要归功于沃伦的推动。多年来,很多子公司的高管早已习惯了与沃伦直接沟通。正式宣布接班任命之后,他们遇到了问题,仍然直接给沃伦打电话。

沃伦巧妙地应对,他仍然热情地与打来电话的高管交谈,但并不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这样一来,高管们心领神会,再不找沃伦,而直接找我们了,接班工作也就顺利推进了。接班的问题,现在大家完全没必要担心。(掌声)

格雷格:对于接班,我最大的感受是,无论在非保险业务中,还是在保险业务中,伯克希尔确实拥有一批出类拔萃的经理人。接班得以顺利进行,与沃伦的推动密不可分,但也是因为我们的经理人本身就很优秀。他们对伯克希尔拥有强烈的归属感,他们认同伯克希尔的文化,希望伯克希尔成功。这些优秀的经理人是伯克希尔的财富。谢谢。(掌声)

巴菲特:我的管理风格是放手,有时候,从格雷格那里,高管们能得到更多实际的帮助和指导。我的管理方式就是坐在办公室读《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格雷格则不同。格雷格的工作效率特别高,我不知他怎么做到的,他的一天好像不止 24 小时。格雷格与我们的经理人非常熟悉。

在判断生意好坏方面,在资本配置方面,格雷格和我的看法一致。格雷格年富力强,正值当打之年。我已经老了,不中用了。以前 2 个小时就能做完的工作,现在 8 个小时也做不完。阅读速度比年轻时差远了。我虽然老了,但接班已经安排好了。

就算哪天我走了,第二天伯克希尔照常运转。我现在也接不着电话了。甚至可以在电话里设置个语音留言,装成我还活着,也不会有人发现。(笑声)

总之,我讲的没商学院讲的那么高深,但我们伯克希尔有我们的做法。

好的,下面请第 8 区提问。

问题 16:沃伦、格雷格、阿吉特,你们好。谢谢你们举办此次盛会。你们不但教我们投资,还给了我们很多关于人生的启示。谢谢。我叫 Rajiv Agarwal,来自新泽西州。我管理一家投资印度的基金,DoorDarshi 印度基金。

我的问题是关于印度的。在过去 5 年、10 年、20 年里,印度经济增长迅速,印度股市气势如虹。印度现在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几年之后,将上升到全球第三。请问伯克希尔是否关注了印度股票市场?在什么情况下,伯克希尔将在印度做出大笔投资?谢谢。

巴菲特:在印度,我相信一定有很多机会。问题在于,我们有什么优势。我们能看懂当地的企业吗?有合适的印度公司邀请我们参与交易吗?

是否有合适的机会,这要交给伯克希尔新一代的接班人评估了。伯克希尔声名远播,我们的声誉已经从美国走向了世界。最近,我们在日本做了投资,其中,伯克希尔的声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印度可能有适合我们的机会,我不行了,这项工作要交给将来的伯克希尔管理层了。

机会肯定有,但伯克希尔未必能竞争得过别人,特别是那些拿着别人的钱投资的人。拿别人的钱投资,管理的资金量越大,拿到的薪酬越高。很多基金,它们为什么要收购一家公司,它们买下来之后怎么经营,它们的做法和我们伯克希尔完全不一样。很多掌管基金的人旱涝保收,不管买基金的人赚不赚钱,他们作为基金经理一定是赚大钱的。规模越大,赚得越多,业绩是其次。

很快,新一代管理层将登上舞台,他们将带领伯克希尔寻找新的机会。我身体很好,但是我对寿险精算中的生命表略有了解。这么说吧,一个人年事已高,四年后是否健在都不知道,还去签四年的聘用合同,那就不应该了。(掌声)

印度肯定有好机会,只要善于寻找,只要遇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是能找到的。在日本,我们找到了好机会。在印度,也可能有好机会。印度和日本又不一样。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有的人善于接受新的文化。我不行。对我来说,文化障碍很难跨越。我只是偶然在外国碰到了一两个机会。将来,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第二幕中,新一代管理层可能会在外国发现更多机会。

贝琪,下一问题。

问题 17:这个问题来自西班牙的 Rafael DePino。

伯克希尔取得今时今日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总设计师芒格先生、总建筑师巴菲特先生。有你们的带领,与你们同行,是我们所有股东之幸。我们知道,你们尽心尽力地培育伯克希尔的文化,为伯克希尔打牢发展的根基。我们也知道,如今的伯克希尔人才济济,包括阿贝尔先生、贾因先生、康姆斯先生、韦施勒先生,他们将继续为伯克希尔这座大厦添砖加瓦。长期以来,仰仗巴菲特先生和芒格先生的美名,大批人才纷至沓来,愿意为伯克希尔效力。

然而,等你们两位都不再了,失去了你们强大的号召力,伯克希尔还能吸引那么多优秀的人才吗?另外,万一将来伯克希尔这座大厦需要翻新,还能找到一位新的设计师吗?

巴菲特: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关于伯克希尔的接班问题,我和查理谈过很多次。伯克希尔的业务非常稳,这可以保证我们的管理层同样具有稳定性,用不着频繁更换。伯克希尔的董事会负责挑选未来的领导者,我们有一个标准,任何打算 65 岁就退休的人,直接排除。

不称职的管理者,不能让他干到退休,应该马上让他走人;优秀的管理者,不能让他退休,一定要把他留住,直到他真的老了才放他走。人的衰老有快有慢,最终谁都有老去的一天。但是,对于优秀的管理者,一定要多留,能留多久,就留多久。我们的董事会肩负着重大任务。我们选择领导者的标准不囿于流俗。跳出俗套绝非易事,但我相信,我们的董事会能做到不走寻常路。

选择合适的领导者很难,好在我们的董事会用不着经常选。只要选对一次,董事会就完成了任务的 99%。剩下的那 1% 在于,如果选错了,董事会要想办法换人。按照当前美国的董事会制度,更换公司的领导者非常难。

不是说换不了,但是阻力重重。担任上市公司的董事是一个美差。试想,一位董事,他能拿到袍金,他需要用这笔钱,而且还希望被推荐到其它公司当董事,怎么可能指望他把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赶下台?在这方面,美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制度存在缺陷。董事们不可能轻易得罪首席执行官。更换不称职的首席执行官没那么容易。

未来 20 年的接班问题,我们已经安排好了,除非发生什么意外。真发生意外的话,我们的董事会就要行动起来,找到一位新的领导者,很可能是从伯克希尔内部寻找,带领我们再走 20 年。很多事情发生的概率很小,但不能不考虑在内。总之,伯克希尔已经准备好了。

万一格雷格明天发生意外,怎么办?有些公司规定,高管不能同时乘坐一架飞机。在我看来,这样的规定没什么道理。飞机坠毁的概率很小,车祸倒是经常发生。不同时乘坐一辆汽车才对。

言归正传,格雷格会告诉董事会,万一他遭遇意外,谁来接替他。做这样的安排,并不容易。我不参与其中,选择谁,由格雷格自己决定,并最终由董事会决定。我相信格雷格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愿今后的伯克希尔领导者待机时间超长。在这个世纪之内,可能需要三个领导者,也可能需要六个或七个。未来的领导者任期越长,对股东越有利。

伯克希尔是一家超大型公司,对于志存高远的经理人来说,伯克希尔正是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寻找优秀的领导者,我们也能为优秀的领导者提供用武之地。正如查理所说,谈恋爱是双向选择,你看上人家,人家也得看上你才行。伯克希尔秀外慧中,我们与贤明的领导者可谓佳偶天成。

如果将来的伯克希尔领导者不称职,董事会必须采取行动。需要换人的情况,基本不会发生,但我们必须把所有情况考虑在内。

我们一直在谈接班人的问题,格雷格,你的压力很大吧?公众一定很好奇,新闻媒体也在关注你,他们非常想知道你会指定谁做接班人,好在你现在用不着公开。

格雷格:沃伦,我只想说一点。正如提问者所说,伯克希尔的文化是它的魂。在伯克希尔,我们的经理人始终把股东视为合伙人。公司属于股东,我们的经理人也是公司的主人翁。伯克希尔的文化永不褪色,将始终把志同道合的经理人凝聚在一起。

如沃伦所说,伯克希尔是一家超大型的公司,我们之所以发展到这么大的规模,是因为我们有独具一格的文化。伯克希尔的文化将继续引领它不断向前。(掌声)

巴菲特:好的,请第 9 区提问。

问题 18:您好,我叫 Sherman Lam,是伯克希尔的股东。我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一个家族办公室工作。沃伦,见到您很荣幸。在马来西亚,您是很多人的偶像。您和查理对许多马来西亚人、东南亚人的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包括金钱方面,也包括人生观、价值观方面。

非常、非常感谢您。

巴菲特:谢谢,谢谢。过奖了。

提问者:我的问题是这样的。请问在新冠疫情三年中,在过去五年中,在经营、资本配置、选股、投资组合配置等方面,你们获得的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沃伦,请您谈谈您的看法,也希望您代表泰德和托德说几句。我也想请格雷格和阿吉特回答这个问题。谢谢。

巴菲特:我不想在公开场合具体评论伯克希尔高管的表现。我有我的工作,我主要做资本配置,推销保险的事与我无关。

我们始终牢记,股东利益至上,我们是为股东服务的。在经营企业、资本配置等方面,伯克希尔的很多做法与一般的公司明显不一样,这是因为我们的价值观不同。

例如,在伯克希尔,盼着 65 岁就退休的人不适合担任我们的首席执行官。不称职的人,别等到 65 岁,第二天就别干了。有些事,我们就不想像一般的公司那么做。现在,我们的接班工作已经安排好了,运气好的话,未来 20 年将平稳发展。但是,我们必须做好应对意外情况的预案。我们已经安排好了,真出现意外,在伯克希尔董事会中,有几位董事知道该怎么做。我希望格雷格平安健康。万一我和格雷格一起没了,伯克希尔董事会将启动紧急预案。

我已经向几位董事会成员面授机宜。伯克希尔的董事会将挑起重担,选择合适的首席执行官。

无论首席执行官多能干,公司的生意不好,也白搭。汤姆·墨菲 (Tom Murphy) 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汤姆·墨菲说过,收购的生意好,管理者的工作才做得好。墨菲强调好生意的重要性,但他的管理才能让好生意如虎添翼。

就拿一家纺织厂来说,把汤姆·墨菲请来,或许能多支撑一段时间,最后还是难逃破产的命运。当年,我迟迟不愿退出纺织生意,主要是舍不得管理纺织生意的肯·切斯 (Ken Chace)。他人品好、业务能力也强。如果肯·切斯品性恶劣,我就不会拖那么久,早把纺织生意关了。

像肯·切斯这样有才干的经理人,应该去管理好生意才对。就像墨菲一样,他进入了广播电视行业,靠广告赚钱。墨菲入对了行。一开始,他在纽约州奥尔巴尼市 (Albany, New York) 经营 UHF 电视台。他的电视台很小,面对的是 GE 等强大的竞争对手。他的公司总部设在一所养老院。为了省钱,他只把办公楼朝向大街的一面刷了油漆。他的电视台只有一辆小破车,他称其为“六号新闻转播车”。凭借他杰出的管理才能,他把这样一家微不足道的小公司做成了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 (Capital Cities/ABC)。

墨菲的经营能力是一方面,很重要的另一方面在于,他做的是好生意。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找到一位像汤姆·墨菲一样优秀的经理人,让他管理伯克希尔的众多好生意。这就是成功的配方。

我们的方式比较模糊,不像大多数公司那么精确。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大多数公司又是设置专门的委员会,又是从外部聘请顾问公司。汤姆·墨菲这么优秀的经理人,是顾问公司找来的吗?具体的数字,我记不清了,只能大概举例说明。刚开始做广播电视生意时,第一个星期,墨菲把销售目标定在了 2000。达到了 2000 之后,墨菲就把目标提升到 3000。就这样,他步步向前,很快超越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美国广播公司 (ABC)。

看到汤姆·墨菲一步步走向成功,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从与他的交流中,我学到了许多。看他经营企业,我也学到了很多。看他经营企业,就像看一位伟大的高尔夫球运动员、一位伟大的网球运动员打球,他们的每次挥杆,一举手一投足,都让人凝神静气、认真观看、领悟模仿。

我说的比较宽泛、模糊,大家可能希望得到更具体的回答。但是,我相信我们的接班方案没问题。格雷格,我很放心。将来等我作古了,伯克希尔的董事会只需每过 20 年左右选一次领导者。我们的董事会基本上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一旦选错了,董事会将采取行动换人。这是我们的董事会职责所在。我们的董事会成员一定不负所托。我们的董事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他们不带任何私心杂念,只是默默守护伯克希尔。

他们不会为了刷存在感而无事生非。他们也不谋求以伯克希尔为跳板进入其它公司的董事会。我们的董事与我们价值观一致。伯克希尔的未来,全靠他们维系。如果格雷格健康长寿,我们的董事会可以高枕无忧,只需 20 年后再做一次选择。以伯克希尔今时今日的实力,足以基业长青,实现平稳发展。

我们的净资产,从最初的 2000 万美元,积累到今天,已经高达 5700 亿美元。我们的规模大了,机会少了,但是当一些少有的大机会出现时,或许没人能比伯克希尔做得更好。大机会真出现时,可能只有伯克希尔愿意挺身而出。到那时,我们希望美国政府把我们当成中流砥柱,而不是累赘或负担。就像 2008 年、2009 年,大型银行名誉扫地,夹着尾巴向政府求救。我们希望,将来无论到什么时候,伯克希尔始终是一块金字招牌。在大机会中敢于出手、有能力出手的,非伯克希尔莫属。(掌声)

贝琪,下一问题。

问题 19:这个问题来自 Johan Halen。他问道:伯克希尔坐拥 1680 亿美元现金。刚才,您说了,一季度末,我们的现金和短期国债为 1820 亿美元。请问沃伦在等什么?为什么不拿出一部分进行资产配置?

巴菲特:这个问题很简单。

我们台上坐着的这三个人,都不知道往哪投,所以我们就不投。现在利率 5.4%,我们不投。即使利率降到 1%,我们该不投还是不投。没有藐视美联储的意思啊,只是我们认为现在持有现金更合理。

就像打棒球一样,只有对手扔过来的球好打,我们才挥棒击打。不能来个球就打,或者放过两个球没打,手就痒痒了,投资不是那么做的。

这么说吧,现在给我 100 亿美元,我都觉得很难投资。1000 万美元,还可以。管理 1000 万美元的资金,查理和我能实现较高的收益率,一些比较小的机会,还是能找到的。

管理 100 亿美元的话,就基本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了,更何况伯克希尔这么大的资金量。前几年,我们投资了日本的五家公司,这是一笔较大的投资。只有市值在 300 亿、400 亿美元以上的公司,才可能成为我们的投资对象。大家觉得好像我在绝食一样,其实不是。真有好机会,我能不为伯克希尔投资吗?

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没有好机会,不代表将来没有,咱们拭目以待吧。

好,请第 10 区提问。

问题 20:巴菲特先生,首先,感谢您每年举办如此盛大的股东大会。我叫 Sean Cawley,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家庭服务公司 (Berkshire Hathaway HomeServices) 的一名房地产经纪人。我的母亲、哥哥、两个姐姐都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家庭服务公司的老员工了。能成为伯克希尔大家庭的一份子,作为公司 7 万名房地产经纪人中的一员,我深感荣幸。

巴菲特先生,上周,在关于中介佣金的集体诉讼中,家庭服务公司被判赔偿 2.5 亿美元。我们的赔偿金额比凯勒·威廉姆斯房地产经纪公司 (Keller Williams Realty) 多了 1 亿美元,比美好家园房地产经纪公司多了 1.66 亿美元。

我是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家庭服务公司的员工,也是伯克希尔的股东,已经连续 15 年参加股东大会。正因为参加了伯克希尔股东大会,我才与伯克希尔结缘,并进入伯克希尔的房产经纪公司工作。请您结合最近的这笔赔偿,谈谈您对房产经纪业务的看法。

另外,我还想问一下格雷格和阿吉特,你们需要换房吗?需要的话,伯克希尔旗下的经纪人乐意效劳。(笑声)

巴菲特:我本人很少买房。有需要的话,我会请你帮忙。不过,基本上不太可能。还是谢谢你加入我们。至于赔偿这件事,格雷格和我讲过,但我让他全权处理了。格雷格,你来回答一下吧。

格雷格:好的。谢谢你和你的家人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家庭服务公司做出的贡献。你提到的赔偿,这里面涉及几个问题。首先,毫无疑问,由于此次判决,整个行业必然发生一些变化,包括我们以及其它同行,大家都会受到影响。

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 被判赔偿 4 亿美元。此次判决席卷整个行业,必然影响我们的家庭服务公司以及整个房地产中介行业的经营方式。很多变化已经发生,或者正在酝酿之中。

但是,有一点,我相信不会变:在房产交易中,经纪人将仍然发挥重要作用。买房是一件人生大事,要花一大笔钱。在买房的时候,房产经纪人提供的咨询服务不可或缺。这是房产经纪生意赖以生存的基础。此次判决,主要是改变了佣金的分配方式。原来,买方直接向卖方经纪人支付佣金。现在,双方的佣金必须经过协商确定。佣金的分配方式将发生变化,但房产经纪人的重要作用没有变。我们的家庭服务公司以及整个房产中介行业的基本面不会变。

在此,我想向各位股东说明一下。这笔赔偿将完全由家庭服务公司承担,而且家庭服务公司完全具备承担这笔赔偿的能力。在此次集体诉讼中,法院也起诉了伯克希尔·哈撒韦以及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我们向法院表示,你们可以起诉伯克希尔、伯克希尔能源,但是最终的赔偿肯定完全由家庭服务公司独自承担。现在,法院已经做出了判决。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把我们的生意做好。沃伦,您有补充的吗?

巴菲特:我今年 93 岁了。我买过三次房,卖过两次房。最后一次买的房子,现在还住着。这几次买房、卖房,交给经纪人的佣金,我一点没讲价。包括最后一次卖房,房产总价 700 万美元,我也没在佣金上讲价。

我知道,为了少交佣金,很多人和中介讲价。其实,我心里有一本账,我觉得佣金的价格是合理的。大概在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出现了一种“房主直卖”的方式,房主直接卖房,不需要中介参与。我观察了有中介和没中介两种模式的差异,我也很清楚我们的房产经纪人的收入水平。我知道,很多时候,房产经纪人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最后却没有成单。

其实,现在的房产经纪模式比较合理。今后如何发展,就看格雷格和家庭服务公司的了。伯克希尔的房产经纪业务是好生意,我们拥有数量众多的房产经纪人。我鼓励伯克希尔的房产经纪业务做大做强。当年,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时,房产经纪业务只有一两家小公司,如今伯克希尔家庭服务公司已经做得很大了。

房产经纪业务是一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生意。90% 的人在买房、卖房时离不开房产中介的服务。几十年来,我见证了房产经纪业务的发展,我认识很多做房产经纪这一行的人。没想到法院起诉了我们,我让格雷格全权处理。在我看来,格雷格办的很好。

最终法院的判决,让我感到出乎意料。其实,在保险生意中,让人出乎意料的法院判决,我们见过很多了。以 911 为例,祸从天降,恐怖袭击造成了巨大损失,是一次事件,还是多次事件,根本说不清楚。受恐怖袭击影响,纽约股票交易所关闭,一些交易所工作人员暂时失去了收入。一次事件波及范围很广,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到底应该按一次事件赔付,还是按多次事件赔付?

做生意总是要面对种种不测,我们只能见招拆招。此次佣金赔偿的判决,让我感到出乎意料。是密苏里州判的吧?

格雷格:对,密苏里。

巴菲特:嗯。法院判决让我们出乎意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我们将继续把我们的生意做好。格雷格,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格雷格:没了。关于房产经纪的佣金模式,我想讲一个我的个人经历。刚才提问者问了,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买房的话,会始终选择家庭服务公司的经纪人。

我在国外买过房。有段时间,我住在英国的纽卡斯尔 (Newcastle),管理我们的一家公用事业分公司。在英国买房的体验,与在美国买房完全不同。我们的经纪人全程跟到底。

如沃伦所说,在美国,房产经纪人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跟单,直到交易完成为止,确保客户买到自己满意的房子。这可比一些国外的房地产经纪人强多了。在美国,也有更便宜的买房方式。俗话说得好,一分钱一分货。我们的房产经纪人提供的服务物有所值。如沃伦所说,房产经纪生意与民生相关,能一直做下去。佣金的分配方式可能会变,但房产经纪生意能一直做下去。

巴菲特:是啊。价格合适的话,我们愿意继续收购房产经纪公司。希望 10 年、20 年之后,我们的房产经纪业务越做越大。刚才讲了,我卖过一个房子,总价 700 万美元。6% 的佣金,我没讲价。我是一个吝啬的人,不是我不在乎这笔钱,而是我认为这笔钱花得值。

好的,请贝琪继续提问。

问题 21:这个问题请沃伦和阿吉特回答,提问者是 Jeff Oyster。

他说:我既是伯克希尔股东,也是特斯拉股东。埃隆·马斯克要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这是否会影响盖可保险的业绩?在特斯拉最近的电话会上,马斯克表示,有足够的统计数据表明,与人类驾驶汽车相比,自动驾驶的汽车可以将事故率降低 50%。如果马斯克成功了,事故减少,车保的价格是否会下降?盖可保险的收入、浮存金和利润率是否会受到影响?

巴菲特:我们可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假设明年全美国只发生三起交通事故,事故减少,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随之减少。其实,发展到今天,想要显著减少交通事故的数量,已经不像从前那么容易了。交通事故的数量真下降了的话,我们会从数据中看出来,保费的价格将随之下调。

过去,很多人要颠覆车险行业。通用汽车在保险生意上砸了不少钱。优步 (Uber) 也曾试图进军车险行业。优步采取了与一家保险公司合作的方式。我没记错的话,那家保险公司差不多破产了,因为它们的定价有问题。阿吉特,我说的没错吧?

阿吉特:没错。

巴菲特:嗯。保险生意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保险生意,先收钱、后赔付。把钱拿到手之后,过一段时间,才知道自己是不是亏了。开一张保单,就能换来真金白银,很多人禁不住诱惑。

如果事故率降低 50%,那是社会之幸。保险公司的营收当然会下降。我们希望交通事故减少,希望社会越来越好。咱们对比几个数字。车辆每行驶 1 亿英里的死亡人数,在我出生的 1920 年代,这个数字是 15 人。二战后,降到了 7 人左右。

1960 年代,在拉尔夫·纳德 (Ralph Nader) 的推动下,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汽车安全的法律,汽车厂商也开发了更多安全功能。得益于拉尔夫·纳德的努力,汽车安全程度明显提升,现在每 1 亿英里的死亡人数已经从 7 人降到了 2 人以下。疫情期间,路上行驶的车辆少了,人们的驾驶行为却更危险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竟然有所上升。阿吉特,是这样吧?

阿吉特:是的。特斯拉认为,凭借自动驾驶技术,它可以把交通事故的数量降下来,这完全有可能。但是,还有一个因素需要考虑在内,即每起事故的维修成本也大幅上升了。用事故数量乘以每起事故的维修成本,总保险成本未必像特斯拉想的那么低。特斯拉考虑做保险生意,不是一天两天了,它试过自己做,也试过与别的公司合伙。

到现在为止,还没成什么气候。未来能成吗?我们拭目以待。在我看来,实现汽车自动驾驶,最大的变化在于,损失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将发生变化,从汽车驾驶人变成提供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厂商。

巴菲特:好的,快到午休时间了。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各位注意。请各位在 1 点之前在座位上做好。我们将在 1 点准时播放另一个短片。播放完短片,我会简单讲几句话。我们将在 12 点准时休息。1 点之前,请各位务必就坐并保持安静。1 点钟还没进入会场,请在大厅中观看。

我们不希望影片已经播放,人们还在找座位或来回走动。现在我们继续问答,12 点结束。请第 11 区提问。

问题 22:我叫 Humphrey Liu,来自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去年,我请教了您一个问题,今年我还想再问您一遍。我想知道您的最新看法。

问题还是去年的问题,只是现在的世界又发展变化了。从全球趋势来看,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终于突破临界点,即将大规模普及。请问你们是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现了投资机会?是否有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或研究新能源相关技术的公司值得投资?

据我所知,伯克希尔已经投资了领航旅行中心 (Pilot Flying J) 和比亚迪公司。谢谢。

巴菲特:你说新能源汽车即将大规模普及,我希望你说的是对的。“大规模普及”,我们已经听说了很多遍,希望有一天真能实现。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伯克希尔一无所长。众多汽车厂商你追我赶,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行业,我真不知道谁是最后的赢家。如果有汽车厂商胜出,我们乐见其成。但是,我们真没能力预测谁是赢家,也没能力预测新能源汽车何时大规模普及。

面对气候变化,我们只能被动应对。气候变化是威胁人类社会的严重问题,从过去这些年来看,政府的应对措施不尽如人意。

气候变化的威胁很大,美国是全球累计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国家。我们自己过上了优裕的生活,却让发展中国家改变生活方式,要求发展中国家加大减排力度。这样解决不了问题。我关注气候变化,但我真不知道如此重大的全球问题,该如何解决。

1930 年,我出生的时候,全世界只有 20 亿人。现在,全世界有 80 亿人。1930 年,即使是当时最聪明的人,恐怕也想不到,93 年之后世界会有 80 亿人。

人口增长到 80 亿,一些严重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世界发展到现在,得到最大甜头的是美国,是发达国家。我们自己过好了,却不让别人过好。全世界 200 多个国家,气候变化的问题太难解决了。在这方面,我说出不来什么有用的东西。

我面前有一个屏幕,屏幕上出现提示了。现在,我要介绍一个特别的人。她是伯克希尔股东大会的常客,大家应该对她很熟悉,她就是我的朋友卡萝尔·卢米斯 (Carol Loomis)。

6 月 25 日,卡萝尔将迎来 95 岁生日,大家别忘了送卡萝尔生日礼物。

从 1977 年起,卡萝尔就开始为伯克希尔的致股东信做编辑润色工作。(全场掌声,卡萝尔站起致意)

在这里,我想说两件事。第一件事,每年我送卡萝尔一个手镯作为编辑股东信的纪念品,手镯上有一个小卡片,上面印着当年年报的封面,五颜六色的。从 1977 年起到现在,她已经有 47 个纪念手镯了。她应该左右手各戴 10 个,戴在一个手上肯定戴不下。

第二件事,我想公开一个小秘密。趁卡萝尔在场,我想问她一个问题。像我这个年纪的人,一定是看棒球长大的。我们知道,在棒球明星泰·柯布 (Ty Cobb) 的职业生涯中,他创造了 367 的打击率。这是棒球打击率的最高记录,至今没人能打破。泰·柯布的 367 已经封神了。

卡萝尔有个小秘密,大家可能不知道,泰·柯布请她吃过饭。(笑声)

当年,卡萝尔的工作地点位于第 50 大街、第 6 大道的时代生活大厦 (Time & Life Building),与坐落于洛克菲勒中心的全国广播公司 (NBC) 只有一街之隔。那正是电视的黄金年代,知识问答节目收视率火爆。1950 年代,一次午休,天生聪慧的卡萝尔穿过大街,来到电视台,参加了一次知识问答。主持人问的全是关于棒球的问题,卡萝尔对答如流。她聪明的头脑如同一部百科全书。卡萝尔答对了所有问题,并成功晋级。当时,她还是单身。录完节目,卡萝尔就回到《财富》杂志的办公室工作了。

后来,她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一个年轻人从佐治亚州打来的。电话里说,“我的叔叔泰·柯布想请你去 21 俱乐部 (21 Club) 吃饭。”于是,卡萝尔应邀前往。后来,泰·柯布又请她吃了一次饭。再后来,卡萝尔就不去了。

如果你是像我一样的棒球迷,你可能知道,在 1990 年代,人们发现泰·柯布的统计数据有误。他的击球次数少算了。因此,泰·柯布实际的击打率应该是 366。

如果泰·柯布的击打率只有 300,卡萝尔应该不会答应和他一起吃饭。我希望卡萝尔告诉我,是不是因为泰·柯布是棒球击打率记录的保持者,才答应和他一起吃饭。我想问一下卡萝尔,泰·柯布的击打率降到多少,就不会答应和他一起吃饭?请把麦克风递给卡萝尔。

这个问题,我一直很好奇,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所以特别想借此机会向卡萝尔问个究竟。

坐在卡萝尔旁边的是她的女儿,芭芭拉。芭芭拉嫁给了一位优秀的男士,约翰·刘易斯 (John Lewis)。估计芭芭拉也想问这个问题,只是她不好开口。(芭芭拉以手掩面)

我脸皮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都好意思问。卡萝尔,能告诉我吗?

卡萝尔:即使他的击打率降到 0,我也会接受邀请。

巴菲特:芭芭拉,你说呢?

芭芭拉:我母亲说了,与他的击打率无关,无论击打率高低,都会接受邀请。

卡萝尔:是的。

芭芭拉:谢谢你,沃伦。(掌声)

巴菲特:卡萝尔是最优秀的财经作者。她来自密苏里州的科尔营 (Cole Camp),一个只有 1000 人口的小镇。她没在学校学过会计课,却成为了全美国最优秀的财经作者。

在《财富》杂志,卡萝尔有很多升迁机会,但是她始终舍不得她钟爱的财经写作。卡萝尔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1977 年,我请卡萝尔编辑和润色伯克希尔的致股东信。卡萝尔文笔了得,做编辑更是一把好手。从 1977 年一直到今年,伯克希尔的致股东信都经过了她的润色。有了卡萝尔的帮助,股东们获得了更好的阅读体验。我们把掌声送给卡萝尔。(掌声)

工作人员提示我,让我在午休之前播放短片,因为短片只有 30 秒钟的时间。我们先看短片,下午回来再谈。请把灯光调暗。

前段时间,一位伯克希尔股东向我们出售了她持有的伯克希尔股票,变现 10 亿美元。在短片中,我们将看到她把这 10 亿美元花在了什么地方。短片中这位伯克希尔股东是我们很多其他股东的一个缩影。她可以积聚更多财富,但是她没有那么做。

几周前,有一则新闻,露丝·戈特斯曼 (Ruth Gottesman) 向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捐款 10 亿美元,用于支付该医学院未来所有学生的学费。(掌声)露丝很低调,丝毫不求名。当她宣布向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捐款,未来该医学院所有学费全免的时候,现场的反响如何,请看短片。

[短片。在学校礼堂,露丝在讲台上发言。

“很高兴告诉诸位,从今年八月份起,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学费全免。”

(话声刚落,学生们跳起来欢呼、鼓掌、尖叫、感动、兴奋到难以相信)]

巴菲特:查理和我悉心经营伯克希尔,有这样的股东,我们深感欣慰。(掌声)

露丝捐了 10 亿美元。她捐出了伯克希尔的股票。校方提出更改校名,用露丝·戈特斯曼的名字给学校命名。露丝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名字多好,不要改。”她没有一点私心,毫不求名。

她就是想让医学院的 150 名学子毕业后能轻装前进,不必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她是发自内心的行善,根本不想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大楼上之类的。露丝·戈特斯曼,我向您致敬。(掌声)

午休时间到了,下午回来我再讲两句。谢谢。

(第四部分:网页链接

精彩讨论

沙金201806-05 08:50

有利

沙金201806-04 20:48

全部讨论

06-04 09:52

ranran兄,您好,下面的翻译,准确无误吧?确实是原文原话?
哇,这对我很重要的信息啊,贝壳就是个彻底的民生生意,不可以赚很多钱,没门没门,在估值上要非常强调安全边际,贵一点,都不行。
哇,巴菲特讲的明白。
伯克希尔的房产经纪业务是好生意,我们拥有数量众多的房产经纪人。我鼓励伯克希尔的房产经纪业务做大做强。当年,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时,房产经纪业务只有一两家小公司,如今伯克希尔家庭服务公司已经做得很大了。
房产经纪业务是一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生意。90% 的人在买房、卖房时离不开房产中介的服务。几十年来,我见证了房产经纪业务的发展,我认识很多做房产经纪这一行的人。没想到法院起诉了我们,我让格雷格全权处理。在我看来,格雷格办的很好。
在美国,也有更便宜的买房方式。俗话说得好,一分钱一分货。我们的房产经纪人提供的服务物有所值。如沃伦所说,房产经纪生意与民生相关,能一直做下去。佣金的分配方式可能会变,但房产经纪生意能一直做下去。

06-05 10:15

2024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会文字记录,与比以前年度的对比,过雅了。

06-05 06:11

如果我是一个年轻人,我会反着来,想想自己死的时候要得到怎样的结果,按照那样的结果倒推着生活,并且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人生路上的种种困难。像我说的这样想、这样做,可能更容易过好一生。

感谢网页链接{RanRan 作者}

06-04 22:24

06-04 21:15

06-04 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