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ad转发:22回复:651喜欢:106
茅台酒有过很多“神话”,大都言之有谬。
第一,开国大典用的茅台酒。前面章节已经详细地引述史料证明了开国大典使用的是汾酒,不再赘述。
第二,防治肝癌。茅台酒厂对外宣称有专家研究发现茅台酒不仅能护肝,而且还具有“抗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作用,最具有说服力的事实依据是1993年茅台酒厂的一次专项体检,发现长期大量饮用茅台酒的职工身体健康,这引起了一些专家的注意。1997年,贵阳医学院和北京、上海的七家研究机构对茅台酒展开研究,发现茅台酒中有护肝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能诱导肝脏产生另一种护肝物质金属硫蛋白,由此专家认定,即使天天喝茅台酒,每天饮用量在150克以上,对肝脏也不会有损害。这项宣传最早出现在2002年的媒体上,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争论,有关专家强烈质疑,认为茅台酒厂举出的事实依据,只是回顾性的调查,不是前瞻性科研,可以说根本不可靠,不能作为医学上的证据。部分专家还指出,关于茅台酒护肝的论文存在盗用名义、篡改数据的造假行为,后来发表茅台酒护肝论文的贵阳医学院专家不得不出面解释,给出茅台酒可能具有抗肝纤维、肝硬化作用的模棱两可的结论。茅台酒是否护肝,目前还没有科学上的定论,茅台酒厂却公然打出茅台酒护肝的宣传语,这样的“神话”并不可信。
第三,除了贵州茅台酒厂,茅台镇上的其他小酒厂酿不出一样的茅台酒。贵州茅台酒厂宣称只有自己才能酿出地道的茅台酒,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水好,离开了赤水河就酿不出好酒;第二,粮食好,贵州的红缨子高粱(糯高粱)最适合酿酒,没有当地的好粮就酿不出好酒;第三,地理环境造就的微生物群独一无二,超出微生物群生长的茅台镇核心范围(过去说在茅台镇核心区域7.5平方公里范围内,现在说是在15.03平方公里范围内),就酿不出茅台酒。目前在茅台镇约15.0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内,除了生产飞天茅台和五星茅台的茅台集团,还有上百家酒厂,他们和茅台集团处在同一区域,同在一条河边,使用同样的水、同一种粮、同一种工艺,甚至同样的人(茅台集团退休的人在镇上办的酒厂),他们难道就酿不出和飞天茅台一样的酒吗?如果还承认科学是存在的,那么就必须承认,在水、粮、菌群、人、工艺相同的条件下,这些酒厂生产出来的酒和茅台酒在品质上应该没有区别。虽然不能说茅台镇上所有的酒都和茅台集团生产出来的相同,但至少有部分的酒和茅台集团的产品没有差别即使有差别,那也仅仅是风味上的差别,品质上是不相上下的。
第四,产量不能增长。茅台酒厂宣称由于原材料、工艺还有自然条件的限制,茅台酒的产量几乎是不能增长的,或者说产量的增长是非常困难的。查询1971—2017年间茅台酒每年的产量,会发现1971年茅台酒的产量是375吨,2014年的产量是38700吨,2017年更是突破了4万吨,达到了42800吨,40多年间,茅台的产量增长了100多倍。这并不是说茅台酒厂的产量将近50年才能增长100多倍,因为从1971年的375吨,到2000年的5379吨,茅台集团用了近29年的时间,而从2004年的11522吨,到2017年的42800吨,茅台集团只用了13年的时间,产量一下子就增长了3万多吨,增长量非常巨大,增长的速度也非常快。这说明,茅台的产量是可以大量增长的,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这些事实表明,茅台产量能否增长,跟自然条件没有关系,只跟营销战略有关。@小秘书 违规的地方请反馈

精彩讨论

forcode06-20 10:01

看来,茅台也就是另一个比特币泡沫。如果茅台酒真的这么好,这么多功效,应该大规模推广扩产,在当地建100层高楼,利用当地菌群和风水,年产量增加到20亿瓶,让每个地球人都能喝上地道的茅台,地球人人都成为胖东来。

forcode06-20 15:12

这次房地产泡沫崩盘对茅台等的打击,应该要远超塑化剂吧,这是二十年一遇的历史事件。茅台再跌50%不过分。先跌利润,再跌估值。到时候跌完50%还是觉得贵。

forcode06-20 15:35

胖东来让我想到“尊者”,我对一切涉嫌忽悠、洗脑、邪教、营销、宣传的东西,都保持警惕。包括海底捞那种把员工当猴耍的过度服务和要求员工跳操喊口号的所谓企业文化建设毫无好感。

forcode06-20 18:02

2013年左右,我写了一篇洋洋洒洒批判否定苹果教的文章,发在《证券市场周刊》,认为乔布斯去世之后,苹果公司将逐渐衰落。这篇文章与我对苹果iphone各种限制用户权限的不满一脉相承,在文章后面,大量忠实的苹果用户否定我的观点,表达了对苹果产品的各种喜欢,我一律视而不见。即使我当时看苹果的市盈率好像只有14倍,以各种标准来看,都算不上泡沫价,我却没有认真去读一读苹果公司的财报,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
所以,这给了我一个教训,如果我批评一家公司,却又一堆人站出来为这家公司辩护,那么,我可能值得认真研究一下这种现象和这家公司了,这可能意味着品牌忠诚度……

全部讨论

看来,茅台也就是另一个比特币泡沫。如果茅台酒真的这么好,这么多功效,应该大规模推广扩产,在当地建100层高楼,利用当地菌群和风水,年产量增加到20亿瓶,让每个地球人都能喝上地道的茅台,地球人人都成为胖东来。

"他们和茅台集团处在同一区域,同在一条河边,使用同样的水、同一种粮、同一种工艺,甚至同样的人(茅台集团退休的人在镇上办的酒厂),他们难道就酿不出和飞天茅台一样的酒吗?" 实话实说,你知识背景里应该缺乏制造、生产相关知识储备

20年前,茅台价格和销售都不如五粮液,茅台酒不过是2004年后成功打造出了商业神话,不仅能预防肝癌,包括还能防治幽门螺旋杆菌[肝癌、胃癌这两大消化道癌症都能防治,切合了国人对健康养身的追求,只能说这两个卖点找的好。五粮液未来想反超茅台,不仅要能防治肝癌、胃癌,还必须得能防治肠癌,否则很难。只是不理解欧美人虽然不喝茅台,但肝癌和胃癌发病率为什么远低于我国?难道葡萄酒和威士忌防癌、抗癌效果更好@今日话题 $XD贵州茅(SH600519)$ $泸州老窖(SZ000568)$ $五粮液(SZ000858)$

大典确实不止一餐饭。
大典不止一种酒。有汾酒、也有茅台。

茅台酒也没有在万国博览会上得金奖,
得金奖的是老白干。

作为饭后谈资可以,如果作为投资茅台的研究,还是要多看看多听听,茅台酒作为一个天地人共造之物,至今恐怕没有人敢拍胸脯说他了解茅台的一切。文中四个问题其实还有其他的佐证和解读:
1、大典用酒确有茅台,但不止茅台,还有其他白酒,有当事人证明(以下节选自《茅台传》)
根据北京饭店老厨师的回忆,这次宴席以淮扬菜为主,用的酒是绍兴酒、汾酒和竹叶青。不过,也有人回忆喝到了茅台酒,据秦含章的一次口述:
毛主席在北京召开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招待会上用茅台酒来敬酒,我的亲哥哥就在场。(注:应该是赖茅)
其二,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前的国宴。
这场宴会在怀仁堂大礼堂举办,由毛泽东、周恩来等“五大书记”宴请观礼的国际友人、民主人士和各界代表。曾任毛泽东保健医生的王鹤滨写过回忆录,记录了当时的情形:
在怀仁堂大厅里已经摆好了宴会的餐桌,一瓶一瓶的中国名酒,茅台白酒和通化红葡萄酒也都已摆放在餐桌的一角,正等待着招待嘉宾……
为了保证中央五大书记的健康,要消除由于健康原因不能登上天安门的因素。在国宴开始时,站在怀仁堂东南角过道入大厅口处的汪东兴(中央警卫处处长)和李福坤(副处长),把我叫到他们的面前。李福坤低声地嘱咐说:“鹤滨同志,不能让中央领导同志因饮酒过多,而不能登上天安门,无论如何不能醉倒一个。你要想想办法!”
我没有时间再考虑,因为宴会就要开始……办法终于逼出来啦。事不宜迟,用茶水代替葡萄酒,用白开水代替白酒,给参加宴会的首长们喝,保证不会“醉”倒一个;于是,我将我的“发明专利”向汪东兴、李福坤作了紧急报告,又经过首长杨尚昆的首肯后,就执行了……我们利用刚倒完的空酒瓶子,迅速地装满了几瓶“特制”的“茅台”和“通化葡萄酒”并马上和几位卫士长当起“招待员”来,把我们的“特酿好酒”斟进了首长们的高脚杯中……
王鹤滨的这段饶有趣味的“解密”,证明开国大典前的那场国宴,白酒用的是茅台酒,不过领袖们喝的,都被他临时换成了白开水。
其三,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之后的国庆晚宴,举办地在北京饭店,毛泽东没有参加,由周恩来主持招待。
一位负责保卫第一次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安全的将领记得,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当天晚上,国宴大会上喝的就是茅台酒,他参加了当时的欢庆大会。
这些当事人的回忆都表明,开国大典期间,汾酒和茅台酒在不同的国宴场合出现,或者也可能在同一个场合出现。
2、茅台护肝,季克良也没有瞎说,茅台职工体检结果证明,茅台职工肝癌患病率的确明显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至于机理,谁能说清楚?
3、茅台镇其他酒厂能不能生产出茅台同样品质的酒,可以访一访茅台镇大小酒厂老板,看看他们怎么说,恐怕没有人有勇气说能,真正的茅台的产生不是简单的人、水土、粮食几个因素就造出一样的酒,还有基酒老酒品种储备(这是个很高门槛)、勾调工艺等复杂因素。
4、茅台万吨产能用了几十年才达到,说明保证茅台酒品质情况下扩产的确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近些年扩产速度快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1)、资金因素2)、人才因素3)、工艺因素4)、老酒储备因素,这些重要的影响产能的因素经过了六七十年的积累,形成了复利的效果,但也依然很难,且依然有诸多限制。$XD贵州茅(SH600519)$

成本50元不到的东西,还可以护肝养肝,比药还神奇,又多了一个神药概念,应该卖5999元/瓶,

有空多看看有关茅台的书,也许会知道更多。

06-19 18:50

茅台就算卖不出去也只是增加了年份酒。
等到年份酒积累60亿瓶,等到千年以后,依旧是世界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