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物企要团灭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更多内容请关注物业大爆炸(wuyedabaozha)

魔都会大变活人,有两家物企也不遑多让。

不过前者变的是人,后者变的是账面现金。

01

五一假期,有两条新闻都和养老康养有关。其中一条发生在上海长征福利院:

一位75岁的老人,在尚未死亡的情况下,要被转运去殡仪馆,差点被活着火化。


妥妥的大变活人。

据媒体深挖,新长征福利院虽然是非营利机构,但也是某个医养集团的一部分,其实控人刘颖骅已经在这个赛道布局谋划多年。

看到这条新闻时,出于职业习惯,勿爷不由得想起了物企的康养赛道。

目前50多家上市物企中,从字面上看只有奥园健康和力高健康生活立志于康养的大饼,这和此前政策鼓励很是契合。

由于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应对成了国家大事。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开始,国务院、住建部等10部委先后多次发文要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养老机构可以施行“公建民营”。

特别是去年年初10部委《通知》首次鼓励有条件的物企参与进来,试点“物业+养老”。有政策背书,打康养牌面的奥园健康和力高健康生活前景如画。

加上长征福利医院事件和时不时爆出的养老机构虐待老人事件,都说明公建民营并不能完美解决养老问题,需要多方尝试,这给物企平添了不少机会。

可事与愿违,两家主打健康牌面的物企心有余而力不足:

奥园健康已经摆上货架,力高健康生活上市8天后就质押全部股权。

02

去年11月初,因美元债危机,奥园把奥园健康摆上了货架。

彼时,知情人士称,奥园以55%的奥园健康股权叫价30亿出售,碧桂园服务世茂服务美的和朱孟依旗下的合生创展都与之有过接触,不过半年过去了并未有进一步消息。

在勿爷看来,收并购市场不景气和物企自身财务状况是没有成交的原因。

如今看来,关键因素可能还是后者。接盘方在接手前都会尽调,标的如果有瑕疵不及期望值就会砍价或者退出。

而5月3日,奥园健康官宣的几笔与关联方的资金往来,实锤了物企的确给地产垫过款、输过血。

2021年12月,奥园健康收取关联方划转资金3.5个小目标,之后又原路转回;

2021年12月,奥园健康向中国奥园提供资金,用以结清中国奥园一笔约5个亿的债务。随后,中国奥园于年底前向奥园健康退还了全部金额。

……

奥园健康与关联方往来的款项,虽然不像恒大物业消失的134亿,但没回归前估计也让不少买家望而却步。虽然之后款项都回归原位,但也可能错过了买家报价的窗口。

此前不久市场传出奥园重组的消息,称已有国资入场尽调,这对奥园是个好消息。

不过,在勿爷看来,即便奥园重组,未偿还的约30亿美元的债务若没妥善安置,不排除继续叫卖奥园健康的可能。

03

康养一哥待价而沽,那么康养二哥力高健康生活为何又会质押股权?

而且是刚上市8天,想起恒大物业去年收购浙江亚太后立马转手质押的骚操作,不由得让勿爷为其汗颜。

要知道,力高健康生活刚刚上市,手中募集的2.05个港币小目标还没有来得及用,就又质押股权套现,这吃相着实有点不雅,想必其是把割韭菜的好手。

不过在查了力高集团的债务状况,一切又显得合情合理。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底,力高集团三条红线踩其一,是黄档房企。现金余额约为15亿元,而2023年到期市场债券合计约为45亿元。未来是否又能力完全覆盖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力高近期的操作是不停质押、不停贷款,借旧换新和押注物业板块上市。

也就是说,力高集团质押物业板块股权套现大概率是用来还债。

值得警惕的是,关联方现金吃紧,力高健康生活的用以发展的募集资金还在账上吗?

而且这笔质押如果到时未能赎回,力高健康生活是否会变成待宰的羔羊?

此前3月份,力高集团旗下子公司此前质押的一块58.5亩地块,就因无法赎回拟被银行拍卖。


结语:

去年至今,受关联方拖累,物企遭受了1万点暴击。不管哪个细分赛道,只要被波及了,轻则割肉,重则卖身。

巧合的是康养赛道的两家物企都身涉其中。解铃还须系铃人,若关联方出不了ICU,康养赛道的奥园健康和力高健康生活或将是团灭的节奏。

更多内容请关注物业大爆炸(wuyedabaoz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