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牛蜗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9喜欢:2
那我也可以用经济学反驳你。本科阶段我学的经济学是说一个完全公平竞争的市场,生产方本来就只能拿微薄的利润。这样消费者福利才能最大化。没有人会说完全公平竞争不好吧?

至于你说没动力进行升级?也无所谓啊。一来这些小物件,本来就没啥竞争力壁垒,有口饭吃就不错了。要赚钱,那去学宁德时代造电池啊。二来如果相信理性人假设,消费者也不是傻子,差评退货打官司呗。

热门回复

分别是你字少,他字多。

Costco的低价逻辑跟拼多多是不一样的。Costco是自采,审核商品严格,所以可以确保产品的品质与低价,价格低但商品品质达不到的商品会被过滤。也不存在隔空仅退款!售后流程的复杂性与公平性是远远超过拼多多的。而拼多多只管低价,动不动仅退款。那么正品商家的价格竞争是没有优势的,所以正品品牌商家要么不进驻拼多多,要么进驻也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自然的流量入口。并不在乎销量。而适应拼多多的恰恰是那些卖假冒伪劣商品的商家,比如盗版书,用低劣材料和粗糙做工仿正品商家产品低价竟争。反正卖的都是烂货,当然也不怕仅退款。

2023-03-31 01:17

对经济学原理不要停留在书本上,我教本科生的时候会强调书本上的完全竞争是有很多前提条件的,你可以去参考Gregory Mankiw的教材,首先PDD的市场信息是非常不透明的,同样的商品,不同质量的材料,做工分几十种,普通消费者根本没能力甄别。其次,PDD里参与者也不是都是中小卖家,头部卖家贡献了可能60%的销量,中腰部卖家只占30%,小卖家只有10%。再次,平多多的流量也不是公平曝光的,腰部卖家需要充值才能得到曝光,头部卖家有自然流量,小卖家有免费流量。加上PDD自营抢流量,所以才会有现在卖家造反的情况,完全竞争市场里不可能有平台下场竞争的情况。而且在完全竞争市场里有解释,某些企业之间可能会过度竞争,从而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企业倒闭,失业,生产品质下降等,从而影响市场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采取适当措施进行调节,避免过度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且也不是只有所谓的硬科技需要创新,每个领域都有垂直方向上的创新需求,产生差异化才能产生定价权,提升附加价值,提高居民收入。这些都是PDD不鼓励的。他的算法和追求低价的价值观有问题,把质量把控的问题转交给消费者,但也没提供渠道降低信息不对称。他明明可以用AI或者大数据甄别商品质量,但他没有,他用了仅退款的方式。我觉得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平台政策会放大了人性的缺点。

2023-03-31 23:50

商业模式一定符合经济学原理,但交易在乎的是趋势,波动,情绪等等。

2023-03-31 11:27

有分別嗎?

2023-03-31 10:04

是的,PDD是想模仿Costco,但环境不同,用户也不同,理念也不同所以很难

2023-03-31 09:47

我说的是商业模式的问题,不是交易

2023-03-31 09:03

課堂上的教學和書本上的都是基礎,都是理論,也不用拿來不停吹!真實的市場是要不停調節,適者生存!

2023-03-31 06:09

受教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