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压铸革命来袭!文灿股份、广东鸿图、拓普集团、旭升股份、爱柯迪……谁最强?

发布于: 雪球转发:37回复:33喜欢:115

去年就一直在跟踪一体化压铸这个方兴未艾的高成长赛道,今天系统的整理下相关逻辑。

由于今年很早介入文灿股份,一度亏损20%多,但是后来咬牙坚持,反而成为今年赚钱最多的股票,成了回血主力。

目前本人不持有任何一体化压铸相关股票,写本文也无关任何推荐。

只是对这个新兴赛道感兴趣,整理下作为研究笔记,尽可能简洁地把一体化压铸的逻辑和格局讲清楚。

今天先宏观的把整个一体化压铸行业梳理一遍,后续有时间再写一写主要的几个玩家。

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一起参与研究和讨论。

1、什么是一体化压铸?

一体化压铸技术是汽车行业的压铸技术革命。

引领这一技术革命的是马斯克。

2020年9月的电池日上,特斯拉宣布Model Y将采用一体式压铸后地板总成,将原来通过零部件冲压、焊接的总成一次压铸成型,相比原来可减少79个部件,制造成本因此下降40%,这标志着大型单体铸造零件拼装整车的设计思路正式落地。

汽车的传统制造工艺,主要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4个复杂环节。

一体化压铸技术则是将需要组装的上百个零件,使用超大型压铸机一次压铸成型,直接获得完整的零部件。

2、一体化压铸有哪些优势?

一体化压铸优势明显,特斯拉率先应用一体化压铸的后地板,制造成本相比原来下降了40%。

下图是中金制作的“特斯拉一体化压铸工艺提效降本”表格,比较清晰的展现了一体化压铸工艺的优势。

(1)【省流程】制造工艺简化,传统冲焊供应链环节全部被取消。

(2)【省时间】一次压铸制造时间缩减至 3-5分钟,不需要运输可厂内供货,传统工艺则需要几小时。

(3)【省人力】国内主流的焊装工厂需配套200-300名产线工人,而采用一体压铸后,能缩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4)【省用地】一台大型压铸机占地面积仅100平方米,特斯拉采用大型压铸机后,工厂占地面积减少了30%。

(5)【省重量】一体化前底板+CTC+一体化后底板,将电芯直接集成到车辆底盘上,三者结合使重量降低10%,续航里程增加14%,零件减少约 370 个,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3、一体化压铸未来趋势是什么?

(1)中金预计,后底板渗透率有望率先提升,电池盒后续渗透率提升预期较高,前底板渗透率预期则较为保守

①【后底板】碰撞风险较小,已有多个主机厂、零部件厂商成功试制及量产,因此渗透率有望率先提升。

②【电池盒】方面,一体化压铸相对于挤出+焊接路线具备较强的成本优势,因此高压压铸电池盒技术一旦突破,渗透率有望迅速提升。

③【前底板】考虑到有相对较高的碰撞风险而渗透率提升较慢。

总体来看,中金预计2025年前底板、后底板、电池盒渗透率分别有望达到15%、31%、35%。

图表:新能源乘用车一体化压铸渗透率预测

资料来源:乘联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2)特斯拉未来可能实现白车身一次压铸成型,从而完全取消组装生产线

(3)压铸机吨位提升使更大压铸件成为可能。

资料来源:布勒公司,中金公司研究部。

(4)一体化压铸产品迫切需要免热处理合金。因为一体化压铸产品尺寸较大,热处理会导致产品产生形变。

4、一体化压铸的上下游产业链如何?

一体化压铸产业链上游主要为材料、设备和模具,中游为压铸商,下游客户主要为主机厂。

5、一体化压铸的竞争格局如何?

(1)设备端:大型压铸机供给有限,设备前瞻性布局成为竞争重点。

当前具备6000t及以上压铸机生产能力的国内供应商仅力劲、海天金属、伊之密,国外有意大利IDRA(已为力劲收购)及瑞士布勒,设备供给有限。

力劲科技当前最大吨位产品可达到1.2万吨,当前力劲大型压铸机月产能在2-3台;海外供应商主要为布勒,布勒当前量产的最大吨位产品为6000t,更大吨位的产品仍需一段时间。

国内厂商海天金属、伊之密也在积极布局研发和生产。

图表:国内外大型压铸设备产能(截止2022年4月)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各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2)材料端:免热处理合金为一体化压铸最佳选择。

传统压铸方式需要通过热处理减少气泡产生,但热处理过程易造成变形与表面质量缺陷,降低压铸结构件精密性与机械性能。

热变形问题可以通过后续机械矫正等缓解,但这对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会产生较大影响。随压铸结构件尺寸和复杂性增加,热变形问题愈发显著,免热处理材料不可或缺。

(3)车企:一体化压铸对于车企提出较高的挑战。

需要对现有车厂房做较大的调整(缩减冲压、焊接工艺、增设大型压铸车间),增加大型设备(压铸机、模具等)等投 入,同时还将面临较高的不确定性(车型销量),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到一体化 阵营中,既有自制模式、也有采用第三方供应商的模式。

车企与第三方供应商的竞合关系将是常态。例如:

蔚来携手$文灿股份(SH603348)$ ,ET5采用一体化压铸后副车架;

小鹏汽车携手$广东鸿图(SZ002101)$ ,6800T底盘一体化结构件下线;

③高合汽车携手$拓普集团(SH601689)$ ,一体化超大压铸车身后舱下线,减重15~20%的。

(4)第三方压铸企业:更容易获取规模效应。

鉴于一体化压铸对已有生产工艺冲击较大,且投入规模大,车企完全自制模式仍具备较大不确定性,这将为第三方供应商提供市场机遇。

6、一体化压铸有啥壁垒?

(1)大型压铸机的资金壁垒高。用于一体化压铸的压铸机普遍在 6000T 以上,部分企业拟引入万吨以上超大型压铸设备。目前 6000T 压铸机单套价格达数千万元,资金壁垒较高。

(2)材料配方是核心竞争点。复杂的材料配方大幅提升了一体化压铸的技术门槛,成熟掌握合金原料配方的企业在一体化压铸市场具备明显优势。

(3)压铸模具是壁垒。相比普通压铸的模具,一体化压铸模具更复杂,对强度和韧性要求更高。

(4)压铸工艺也是壁垒。高速充型特征易导致铸件失效。一体化压铸工艺复杂,全工艺要素均有较高要求。

头部企业在研发和资金实力上优势较大,下游客户倾向于选择实力较强的头部公司。

7、一体化压铸要注意哪些问题?

(1)新能源车销量和渗透率提升对一体化压铸影响极大,关注相关预期。

(2)压铸一体化赛道虽好,但落地到企业,还是要看具体能拿到多少订单。

(3)由于铝是压铸一体化原材料,所以铝价对相关公司毛利率影响很大,需密切关注。

(4)关注车企和第三方压铸企业的合作关系,合作如果不稳定或者生变,影响极大。另外,如果有实力的新玩家进入,也可能加剧竞争。

(5)由于零部件都压铸一体了,一旦发生事故,维修的成本也会比较高。@今日话题 

[涨][涨][涨][涨][涨][涨][涨][涨][涨][涨][涨][涨][涨][涨][涨][涨][涨][涨][涨][涨][涨][涨]

我是一枚老韭菜,也是一位新手爸爸。

投资和带娃的共同点在于,都需要耐心和用心。

我不能做到每一次分析和预测都是对的,但一定要确保每一笔交易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每天写几句对市场的思考,坦诚记录投资的心路历程。——@牛爸爸的投资日记

全部讨论

2022-06-09 15:10

所以从壁垒的角度来看,设备>铝合金材料>压铸商?

稍微磕碰一下就得换底盘, 极致追求利润,消费者买单

2022-07-17 18:55

2022-07-17 08:19

请教一下 万丰奥威是不是也能做这个一体化压铸?感觉别的都飞天了 这个还在地上趴着

2022-07-13 10:03

大宗商品进入熊途,一体化压铸牛市继续。不断超预期。

2022-07-09 19:55

2022-07-04 23:51

第三方能占多少份额,车企会不会都自己搞

2022-06-24 22:22

一体化轻量化 是不是对铝材 特别是电解铝的需求会大幅度增加   最近很多东西都是涉及铝材料的

2022-06-11 22:29

想问下 这个材料指啥,一般汽车车体不都是钢或者铝吗

2022-06-10 11:01

一路分歧中,一体化压铸杀疯了啊!$立中集团(SZ300428)$ $文灿股份(SH603348)$ $广东鸿图(SZ0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