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高阳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5喜欢:1
@望月09 兄点评[大笑][大笑]

热门回复

2023-11-25 16:00

有些情况是因为对基本面了解不够才会有误解,北京燃气是最适合自建LNG接收站的企业,没有之一,主要是因为终端市场份额集中且体量巨大。
二是天津是中国北方最适合建LNG接收站的港口,资源稀缺。渤海湾西侧离终端市场距离最近,基础设施最完善,靠近几条主要干线管道,也与大港储气库群、中原储气库群互联互通,运输成本比唐山要低不少。供暖季和非供暖季北方终端市场天然气用量负荷差别大,天津南港原有的中石化和天津港中海油(现划归国家管网)两个接收站也能做到全年满负荷生产,唐山昆仑最高也就80%左右。
三是建设成本低,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总成本200亿,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港口接收站与管道,港口接收站10个罐全部完工投产总规划成本是134亿,南港到北京的管道58亿,这两个部分均获得北京市政府30%的补贴,港口接收站部分剔除政府补贴,企业只需出资94亿,这么大一个接收站216万液态罐储量,成本是很低的。要知道新天绿能唐山接收站从唐山港到永清的管道建设成本就要94亿。
四是北京燃气自身就能养活这个接收站,同时南港接收站已与中燃、新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基础设施,为继续开发沿线市场提供便利。唐山昆仑LNG接收站在供暖季基本是全力保供北京(4000万方/天),这部分逐步转移到北燃南港是必然的,未来签到上游资源就会全部转过去,只会保留北燃唐山本地的市场。
关于北京燃气南港接收站,前面也讲过两回,数据更为详细,大家还为这个接收站担心,那就说明对这个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南港接收站是北燃全产业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至于北京市政府的保底条款,我觉得那个东西只是上一个保险,其实用不上。
过去由于历史与产业发展过程的原因,我国LNG接收站主要是三桶油在主导。它们三家掌握了上游资源,接收站投资额又巨大,开始的时候城市燃气没有精力和实力去经营接收站,都忙着抢地盘壮大己身,现在几大巨头,除了中燃都下场了,还包括一些地方的城市燃气企业。像昆仑如东接收站所在的阳光岛,以前就它一家,现在同时在建的LNG接收站有3~4家,从2023年开始接收站就不再紧缺了,未来过剩是必然的,谁掌握了核心资源就立于不败之地。
$北京控股(00392)$

2023-12-31 09:23

理论上是这样,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是以北京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立项的,国家发改委规定城市燃气企业要承担年消费量5%的应急储备能力,各地政府承担3%的应急储备能力,应急储备项目最高可以获得30%的政府补贴,北燃南港LNG接收站获得了政府补贴上限(即58亿人民币);
北然南港LNG接收站独特之处就是作为应急项目又可以跟商业化完美结合,全国独一份。
南港接收站项目有最好的地理位置,发达的基础设施,强大的市场基础,占尽先机吧。$北京控股(00392)$

原来天然气价高时,中国石油补贴保供北京,据说一年补贴六十亿。现在北京燃气利用南港一条龙上下游全打通,那还是面临气价高亏钱保供的问题?比如北燃高价lng进天然气,低价给居民用?那样北燃亏更多。这个怎么破?

你们两个南辕北辙,一个极其看好,认为会大赚,一个竟然认为会亏损。
我不太相信南港能大赚,但我更不相信他会亏损。
北燃加中燃本身就掌握了巨大的市场,怎么可能喂不饱南港。你说南港会亏损在我看来就是建立在南港负荷率上不去,但北燃加中燃喂不饱他?还是说唐山的位置比天津要好?
唐山的位置明显没有天津好。

最专业分析了,过两年看看结果。

2023-12-30 19:01

道听途说吧,这些年门站价格都调整了好几次了。中国石油供应北京天然气门站价格,是发改委根据企业之间经营的实际情况核定的,不存在补贴北京一说,北京燃气是中国石油天然气下游的重要客户。只是在供应量上,北京燃气会有一些优先的权利,因为北京一直是中国最早和消费量最大的管道天然气城市,先到先得嘛,再说北京的政治地位摆在那里。
2017/18年供暖季北方地区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气荒,是因为大跃进式的煤改气造成的,气源和储气基础设施都跟不上来,之后年份用气量大幅增长也没有造成过这样的短缺。那个供暖季紧急调度中国石油承担了很大的代价。
另外像中国石油这样的企业,从来不是单纯的企业行为,与生俱来就肩负着某一些民生责任,石油、电网、航运、电信等等等大国企都是一样的。在青藏高原加油站加油跟内地城市加油价格一样,也许青藏高原零售油价提升10倍,也未必能回本。
作为投资者要认识和规避一些不利因素。
$北京控股(00392)$

2023-12-31 13:02

北京气价上浮1分钱,就可以给南港补贴2个多亿。假设南港要亏5个亿,摊到气价也只有2分多一点点。水价可以涨,天燃气涨一点点也没啥嘛。

2023-12-31 01:57

@望月09 今年的发布会上好像有说到这个问题,南港的所有建设成本都纳入北燃的固定资产折旧,也就是反映在气价里面,这一百多个亿(加上财务成本),如果按30年折旧,每年几个亿分摊到气价里面。请教望大,如果从这个角度讲,是不是不存在亏损的问题?

2023-12-31 14:28

保底当然是好,但不要总想着这个会亏损,这一类项目大多数一出生就决定了成败,南港接收站经营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放心吧

它有在海外购买LNG运回来么?它还有其他客户使用该LNG码头卸运么?要是利用率提不上去,那就亏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