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2喜欢:0

关于$比亚迪(SZ002594)$ 车险业务,基于19年在美国加州上线的特斯拉车险业务(Tesla Insurance),车企进军车险行业成立的逻辑如下:

远高于传统保险公司和非智能汽车制造厂商的风险评估能力

1:依托智能汽车仔数据实时收集上的优势实现对驾驶者驾驶行为的行为分析,可参考特斯拉驾驶安全分计算逻辑:网页链接{安全评分测试版 |Tesla 支持},而传统保险公司只能通过“维修次数”来上下调整保费,通过高精度的模型计算,最终实现把“低赔付风险”的车主抢过来,把“高赔付风险”的车主留给传统保险公司

2,理赔成本控制能力:比亚迪不仅是整车制造商,还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维修成本将会较普通的保险公司更低

不确定因素

保险公司不仅要和车主的驾驶安全性对赌,还需要和意外(天灾人祸)对赌,需要庞大的车主群体来贡献保险对冲风险,如果车卖的不好,业务的盈利公式是否仍然成立? 我们可以看到特斯拉上线运营5年的保险业务并未取得重大突破,整车制造厂进入保险业似乎并不是一项一本万利的业务。

全部讨论

写文章都不多想想。比亚迪能采集到的数据,也只能是比亚迪的车。那它如何只抢“低风险赔付”的比亚迪车主,同时把“高风险赔付”的比亚迪车主扫地出门?

现在保险公司做电车都是在盈亏边缘徘徊,甚至很多都是亏着做。为啥保险公司收5000保费,比亚迪收个2000就能盈利?
车主的驾驶数据属于车主还是属于比亚迪,如果属于车主,我保险公司看到你的数据给你个低价不就完了。如果是属于比亚迪的,车主到保险公司直接喊比亚迪的报价,大家打价格战就是了。
比亚迪面对高风险的比亚迪车主怎么办,我在你这买的车,买保险的时候你让我滚?
车险是非常依赖规模的,在全国的任何地方都要有相应的快速理赔服务,比亚迪再自己整一支理赔队伍?
比亚迪做车险,除非它对于传统保险公司有更加优秀的成本控制,在理赔服务对等的情况下,可以提供更加优质的价格。而不是对于个人的风险计算能力,因为你再怎么算,高风险还是那么多人,低风险还是那么多人。

巴菲特认为保险公司水很深…
有人认为比亚迪做不好车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