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二):利空出尽,拐点夯实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目录

医药(一):概念科普,快速上手

医药(二):利空出尽,拐点夯实

医药(三):BigPharma甩开历史包袱后曙光临近

医药(四):Biotech创收倒逼下的出海破局

医药(五):CXO也在经历困境反转

网页链接{行研CheatSheet · 创新药模型}

看懂上一轮行情的起起伏伏才能更好地预判未来。

上一轮医药牛市从2015年开始,当年“722核查风暴”在拉开新药审批改革序幕的同时,也开启开启了医药板块的大牛市,一直持续到2020年底2021年初。该轮牛市本质是资本市场对中国医药行业从仿制药到创新药转型的期许,期间龙头恒瑞医药涨幅一度超过5倍。

不过随着集采的扩面,招标品种从2018年的31个、2019年的25个扩大到2020年的89个,药企愈发面临青黄未接的局面:一方面仿制药失血加剧,另一方面创新药尚未形成战斗力。

恒瑞医药为例,公司2018-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5.89%、33.70%、19.09%、-6.59%和-17.87%。早年创新药占比未曾披露我们不得而知,但即便在经历几轮集采后的2022年,创新药贡献的营业收入也不过38.15%。这便是医药板块过去三年熊市的核心逻辑。当然了,2022年疫情影响,创新药管线扎堆等,也对医药股的调整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从基本面看,目前医药板块可能已经到了拐点的位置。

需求方面:去年的疫情一方面带来了诊疗量的下降,另一方面也给创新药的入院造成了障碍,但这方面的负面因素今年显然已经消除。

产品方面:经过几轮集采后,头部药企的营业收入也在逐步完成从存量仿制药到新产品创新药的切换,除恒瑞医药外,像翰森制药要2022年创新药营收占比达53.36%,而石药集团早在2019年创新药收入占比就达到了58.70%,目前传统大药企中压力较大的可能也就是中国生物制药了。

支付方面:客观讲,2021-2022年集采力度的加大与疫情期间消耗过多医保资金有间接关系,目前该负面因素也已消除。与此同时,随着去年《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及《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的出台,无论是集采还是国谈的定价体系都逐步趋于稳定,不仅降幅开始趋缓,而且规则框架的明确也有助于稳定投资者预期。

因此往后看1-3年的时间维度,医药板块绝对是值得重点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传统BigPharma、新兴BioTech以及CXO。

$恒瑞医药(SH600276)$ $复星医药(SH600196)$ $药明康德(SH603259)$

#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