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海康”何时归来(三)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5喜欢:5

前天对$海康威视(SZ002415)$的资产负债表进行了分析,有球友在评论里说这是“后视镜”选股。没错!我也认为对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只能起到“排雷”作用(但我认为这是首先必须要做的),但是却不能保证没有“雷”的公司就一定能在未来发展得很好,给投资者带来很好的回报。要想选出这样的公司,还必须要做的是分析公司的业务领域、发展模式及未来前景。

具体到海康威视,我觉得正是由于其在2018年报和2019一季度季报数据所反映出来的疲态(具体数据见《“王者海康”何时归来(一)》),使得投资者对其业务领域、发展模式及未来前景产生了质疑,才导致在资本市场上公司股价的下跌。

经过梳理,我发现对海康威视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为海康威视作为一个生产和出售摄像头硬件设备的公司,在目前国家安防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位的情况下,业务发展已经到了天花板,今后的发展空间有限。二是认为行业进入者增多,竞争加剧。尤其是华为和阿里的加入将极大地挑战海康威视的垄断地位。三是认为中美贸易战将对海康威视的海外市场产生致命的打击,甚至会由于部分核心电子元件的禁售影响到海康威视的生产。

下面我想就这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公司是否还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2018年报中,公司对其主要业务的表述所做出的修改。2017年报中的表述为:“海康威视是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面向全球提供综合安防、智慧业务与大数据服务”;2018年报中的表述为:“海康威视是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

不变的内容是“以视频为核心”,改变的内容是在“物联网解决方案”前面增加了“智能”两字,去掉了“大数据服务”前面的“综合安防”和“智慧业务”两个限定词。我认为这种修改绝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游戏,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对公司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那就是在聚焦视频业务这一核心主业的基础上,赋予终端设备更多的智能,同时将大数据服务的业务范围拓展到更加广阔的领域。

通过对海康威视2018年报的认真阅读和从年报发布后历次投资者交流活动所捕捉到信息来看,我认为公司上述发展战略的调整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从人员储备来看,公司2016-2018 年的人员增长率分别为 31%、32%、31%,三年时间人员增长了约 2 万人。截止2018年末,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已达1.6万人,同比增加22.35%,研发投入44.83亿元,同比增加40.34%。这些研发人员的研究领域包括AI技术、光学、传感器、成像、视频 压缩、视频存储、低照度、宽动态等,他们是赋予公司终端产品智能化的重要力量。

从业务架构来看,公司在2018年将国内业务分为PBG、EBG、SMBG三个业务群以及创新业务板块,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面对不同类型市场和客户。其中,PBG(Public Business Group,公共服务事业群)围绕数字政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构建数据共享、挖掘数据价值,聚焦城市治理,解决方案覆盖公共服务的方方面面,典型应用场景包括雪亮工程、交通出行、生态保护、民生服务等;EBG(Enterprise Business Group,企事业事业群)基于对企事业用户业务的理解与洞察,为其提供以视频联网与AI视觉感知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用户创新业务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典型应用场景可归纳为四条主线:商业世界、社会动力、美好生活和财富增长;SMBG(Small & Medium Business Group,中小企业事业群)以服务众多中小企业为目标,紧贴用户及经销客户需求,高效灵活地提供基于市场洞察下的产品和服务。中小企业用户需求个性化,分布零散,从单体来看需求很小,但因整体数量巨大,范围极广,规模累积效应较大;创新业务板块包括以视频技术为基础的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汽车电子、海康智慧存储、海康微影、海康慧影等,为公司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海康威视2018年报第三节“公司业务概要”部分,从技术架构、核心技术、应用场景等方面对上述业务板块进行了详细讲解,值得反复阅读、理解。我在此所做高度概括,只是想让没有时间读年报的朋友们对海康威视目前的业务有个大致的概念,不要再认为海康威视不过是生产和出售摄像头硬件设备的公司。

总之,目前我对公司是否还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公司正在开启一个“以视频为核心”的业务蓝海,并且这些业务有可能会极大地改变我们的城市、商业、管理、家居…………

二、公司能否在行业竞争中胜出

其实,我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海康威视在原有的视频监控领域已经是当之无愧的胜利者,那些多如牛毛的小厂家早已不是其对手。目前投资者的担心无非是华为可能介入安防领域的这一消息。对此,在年报发布后的历次投资者交流活动中均有就此的提问,我认为公司对此一个比较经典的回答是:“华为海思是我们很好的一个供应商,彼此也很理解对方的需求,并不存在您描述的危机感。……华为会放弃安防行业的,华为是做大生意的公司,碎片化的市场不适合华为,捡豆子、捡芝麻的生意不适合华为。”所以,在我看来,像华为和海康这样具有大视野、大格局的公司,最终会形成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而不是你死我活,血战到底。

三、中美贸易战是否将至公司于死地

去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引起股市暴跌之时,我曾经天真的以为这是市场的过度反应,认为“特不靠谱”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政策一定会招致美国有识之士的反对,最终中美两国会很快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从而结束贸易战。

但是现在,被视为国际关系“铁律”的修昔底德陷阱的观点说服了我。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之间的战争是必然的、长期的,但同时我也坚信中国必胜。作为在这场战争中首当其冲的中国优秀企业必定会越挫越勇,置于死地而后生。

目前针对海外市场的这种情况,海康威视希望可以通过精耕细作在差异化的市场中提升更多销售收入,缓解一些不利的因素,并采取“一国一策”的措施,保持海外市场相对平稳的节奏和推进力度。

最后我想将毕会娟总在2019年5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借“郑国渠的故事”喻当前海康威视之“疲态”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战国末年,秦国讨伐六国,意图昭然,出函谷关就可以灭掉的韩国危如累卵。为此,韩王派水工郑国到秦国去献计,要为秦国修建一条连接泾水和洛水的干渠,并且通过支渠来灌溉关中平原。这实际上是一条疲秦之计,目的是为了消耗秦国,使之不能出兵。秦王采纳了郑国的计策,动用了 10 万人大兴水利。过程当中,秦王认识到这是一计,大怒,要杀了郑国。郑国说:“臣始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为秦建万世之功。”秦王权衡利弊,最后让他修完了这条渠,并且取名郑国渠。郑国渠修成之后,关中平原成了秦国大军的粮仓,汉书有载:“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逐并诸侯。”由此,疲秦之计变成强秦之策。郑国渠修成六年秦灭韩,修成十五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数据融合、治理与应用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的工作,体系化的建成数据平台,其难度不亚于古人修渠。但修渠方能强秦,治数据方能强应用。海康威视的物信融合数据平台,愿相助用户修筑数据的万国渠。”

$东阿阿胶(SZ000423)$

$片仔癀(SH600436)$

历史好文:

“王者海康”何时归来(二)

“王者海康”何时归来(一)

“王者海康”何时归来(引子)

被错杀的“信维通信”

第二支让我想哭的票——太阳纸业(续)

第二支让我想哭的票——太阳纸业

方大炭素“三跌停”之后的反思(终极版)

内外交困下的分众传媒终将何去何从?

不断涨价的神奇药片能否撑起百元股价

打五折的伟明环保,你会买入并长期持有吗?

再看“海螺水泥”

用股东的视角看中国平安财报

全部讨论

2019-07-23 06:42

分析非常专业,我缺乏这种体系分析能力,感谢楼主

2019-07-18 22:09

静待中报

2019-07-18 18:39

静待明天财报

2019-07-18 18:37

刚看了国信证券新出的研报,感觉市场过度悲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