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盈率,到股息率
1/7、股息率,到底香不香?
关于股息率,A股历来分歧很大,对于初阶股民而言,有两种常见的争论:
正方:每年8%的股息率,不香吗?还能跌到哪里去?
反方:分红要除权,账户资产不变,还要交红利税,分红有什么好的?
上述的争论双方都有常识性的错误,但...
1/6、复盘近半年的消费股行情
消费板块的转折点发生在2022年11月30日,因疫情被封多天的广州市多个地区忽然解封,当晚,各大餐馆爆满,旅行平台搜索量骤增。
不过,从传言中的防疫新政开始,此时消费股已经底部启动了一个月了,即为消费股第一阶段的预期行情,而广州和...
从市盈率,到股息率
1/7、股息率,到底香不香?
关于股息率,A股历来分歧很大,对于初阶股民而言,有两种常见的争论:
正方:每年8%的股息率,不香吗?还能跌到哪里去?
反方:分红要除权,账户资产不变,还要交红利税,分红有什么好的?
上述的争论双方都有常识性的错误,但...
如何以理服人?
1/7、AH股溢价看中特估行情
本轮中特估行情,最终在金融板块的暴涨和A杀下戛然而止,这是行情的结束?还是半场?抑或只是序章?
上图灰线为中国银行2016年以前的AH估值溢价,越高代表A股相对H股的溢价越高。
5月8日这一天的估值溢价,为7年来仅次于2020年10月9日的...
行为金融学系列:系统的偏差与噪声
1/6、从个体偏差到系统噪声
2020年的时候,白马投资是正道,人人都要说几句巴菲特;21-22年的时候,景气度投资是王道,每天开盘前,不看看近期的高频数据,你就不知道今天该买啥卖啥;到了今年,主题是霸道,跟主题没关系的投资,起跑线就输了……
...
行为金融学系列:偏差与噪声
1/7、如何确定股票的价值?
如果你看好一支股票,但不确定现在的价格是不是太高了,下面的哪一种做法可能让你得到更好的答案:
1、自己先做一个判断,然后假设这个判断是错的,试着考虑更多因素,重新判断,然后取两次的平均值
2、问几个你信任的专业...
如何“动嘴皮子拔估值”?
1/5、单涨估值是市场最难的事
“中特估”,全称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首先是去年11月,由易主席在金融街论坛中提出,虽然这几个月主题不断深化,但其核心从名字就可以看到,就是一轮拔估值的行情,而非常见的产业趋势行情。
实际效果也是如此,从去年2022年11...
投资进化论之知行合一
1/6、人人都能知行合一
上一篇《产业趋势投资中,如何赚“认知差”的钱?》一文认为,一轮产业趋势投资的前半段,可以分成三阶段:
第一阶段:赚“认知差”的钱
第二阶段:赚“执行差”的钱
第三阶段:赚“体系差”的钱
到了市场已经产生充分认知的...
回复@南隐后生: 1、认知差不是信息差,散户有“信息劣势、研究资源劣势”,但不应该有认知劣势,如果觉得自己认知上也不行,那还炒什么股呢?回家买点指数基金不是很好吗?
2、剩下的观点,文章中的原文都有涉及,比如:
投资者都喜欢第一类信息,厌恶第二类“信息”,因为后者并不是信息...
投资进化论系列:消除不确定性
1/5、产业趋势投资
这一轮令人瞠目结舌的AI行情,很多人感叹:“以后一定要做“我X,牛逼”型的投资者,不要做“我去,这有啥”型的投资者。”
听上去是一句调侃,却体现了产业趋势投资的特点。
我在两年前做过一个科技股产业趋势投资的直播,并根据...
回复@SZLJK: 以下是初代iPhone发布时,一些专家的评价:
1、“你们这帮家伙显然都没意识到给手机配上触摸屏是多么糟糕。我已经预见到这种方法的明显问题。我还会一直使用三星A707。”
2、“触摸屏按钮?什么破创意。这种东西肯定没用。”
3、“乔布斯……我的收音机呢?”
4、“没...
人工智能的大航海时代
1/6、人工智能不只是ChatGPT
ChatGPT火了之后,有一个段子,说:我们过去想象的人工智能是,我们写诗画画编音乐,AI烧饭洗碗修电脑,没想到,最后是AI写诗画画编音乐,我们自己烧饭洗碗修电脑。
白领危机四伏,蓝领暗自庆幸。
然而,ChatGPT实际上只是人工智...
回复@SZLJK: ChatGPT只是人工智能模型的一种,属于语言大模型,擅长图文媒介类工作,主要是替代白领;
Google的PaLM-E在擅长处理视觉、语言和传感器,未来主要应用在工业生产,可以替代蓝领;
AWS与AI创企Hugging Face合作,创建深度学习容器DLC,帮助客户快速训练、微调和部署自己的生成...
从数字经济到人工智能
1/6、不平静的三月
2023年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的发展目标是5%,不及投资者预期,引发了很多解读,但实际上,这个目标与中央对经济形势的谨慎判断是吻合的,意味着政府需要找到更多的途径去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3年3月,两会传出...
回复@宇清: 文章的第五章有相关阐述:当市场的观点集中在不可证伪的逻辑上时,说明风格以题材炒作为主;当市场上的上涨股票背后都是可证伪的逻辑时,说明此时就进入到景气度驱动或基本面驱动的阶段。
每个人都要知道自己赚的是情绪的钱,还是逻辑兑现的钱?赚情绪的钱,就要关注“不可证伪”的...
投资不追求正确
1/7、首先要能判断自己错了
我在前几期文章分析赔率时,引用了索罗斯的观点:
看对或看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对你能赚多少,看错你要赔多少。
这个观点有一个前提,你首先要能判断你对了还是错了,但很多人做不到,他们当初的投资理由本身就是不可证伪的。
醉价比
1/6、现象级爆品
之前的“消费股研究”系列分析过消费股的走势特点,一般更稳健,但也有例外,消费票一旦“浪”起来,一点都不亚于科技票。
原因在于,十几亿消费者的统一大市场,加上发达的社交媒体可以让一个话题一夜红遍全国,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一些“现象级爆品”,如果是上...
大数据时代
1/5、数据管理有了专门机构
很多年后再回头看,国家数据局的成立,可能是一件改变我们生活的大事,有着2008年的环保总局变成环保部的意义。
只不过,环境保护是当时人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而数据的意义却没那么明显,这也是现在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的原因。
普通人...
回复@歪柳无曲直: 在投资中,小概率永远比大概率重要。真正的财富来源于一两次重仓出击的高赔率机会,这种机会一定是多重利好叠加后,一再超过你的预期,突破你的思维极限。
同样,致命的亏损也是一两次重仓被套的结果,多重利空叠加后,突破想象中的安全边际。
可笑的是,当出现前者,投...
极限空间的计算
1/6、极限空间意识
赔率这个词,一般都是中短线投资者用得多,而基本面投资者更喜欢用“估值合理”,或“性价比高”这一类表达。
究其原因,赔率的概念源自博彩,而博彩的核心就是判断胜率和赔率:
胜率:有多大概率押中
赔率:赚了你能赚多少,亏了你能亏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