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同业10亿理财资金谜团:产品、合同和公章都是假的?

发布于: 新闻转发:83回复:346喜欢:30
摘要 10亿元理财资金究竟去了哪里?提前兑付的1.37亿元资金从何而来? 一起涉及10亿元理财资金的银行间疑似“飞单”案,正在湖北高院受理。案件的原告是兴业银行杭州分行,被告是中国建设银行(下称“建行”)咸宁分行和东吴证券。 纠纷... 网页链接

精彩讨论

邢台草帽2017-06-25 16:26

公事公办呗,三个途径。

1、如果公章是真实的,那建行赔钱,没别的说的。单位负责人用公章签合同,再正常不过了,这已经是公对公的行为。那兴业就一点风险也没有。完全是建行内部管理的问题。

2、如果公章是假的,但兴业银行的办事人员没有合谋,那这还是公对公的行为,是建行内部的管理出了问题,担绝对主要责任,兴业担审查不严格的过失。

3、如果公章是假的,而且建行和兴业的员工私下串通,两边都是内部管理问题。就是两个员工合谋骗两个银行。那兴业和建行就得一起去追款,看款项到底流向什么地方了。能追回来多少不好说。
---------------------------------
看事情的进展吧,不论哪种情况,都是建行承担的责任更大一些。终究兴业银行只是买家,是被骗方。

张三的实盘2017-06-25 16:38

这都过期的消息了,讨论还有啥意义!?你们买股票不会就靠新闻吧!哎。有些人呐。低价的时候你不买,现在涨了点一个劲的盼跌,跌了计划买一些,是吗?问题是真跌的话,你们真的敢买吗?

为霜2017-06-25 16:26

为什么你不说是最安全的建行爆了?明显是建行的人坑了兴业的人好吧……这个真追究也是追究建行

夹头之路2017-06-25 18:56

招行狗子弟,你就趴在你招行的狗窝里老实呆着,你看你你那幸灾乐祸的狗样,不看好就别进来,进来成天瞎BB

全部讨论

2017-06-25 18:08

风险控制。。。。出了大问题

10亿的单子都不好好审一下背景就做。6.3%的收益理财,建行扒层皮,原始收益至少8% 以上,猪都知道正常企业不可能给这么高的利息 八成是两边银行当地员工串通好干的。最后博弈的结果很可能是损失共担

2017-06-26 09:18

今年4月份开始,兴业大跌,使我有机会重仓了兴业银行。兴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同业资产以及应收款投资不清楚。但是下面暴露的这件事,反而让我对兴业的这部分资产投资有了些信心:
1.       这件事实际上法律关系很清楚,兴业赚取固定利息,委托东吴把钱投入到建行。兴业的举证责任仅在证明已把钱给了东吴,剩下的举证责任都在东吴和建行上。这个官司赢面相当大。拿回钱的概率很大。
2.       这个官司兴业如果会输,只能是因为:兴业已经知晓并同意这笔钱被建行中员工私自使用。而这个举证责任在东吴和建行上。用常识思考,东吴和建行很难证明。
3.       如果我是兴业银行支行行长,对于这笔生意,我也会做的,赚取固定利息,风险很小。只要不把所有的钱投入到这里。
4.       至于有人说这件官司说明兴业的风控不好等等,只能一笑了之。在软件开发中,出bug最多的人,不意味着他就是最不好的工程师。

2017-06-25 22:38

这个1.37亿是谁出的?

2017-06-25 22:37

最重要的事是1.37亿元资金哪里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理财产品的话

2017-06-25 20:42

我以为只有大爷大妈才会买到假理财 没成想...

2017-06-25 19:32

能利好中国银行吗?

2017-06-25 18:47

这么个时间节点暴露这么个“新”闻,是耐人寻味的,,大家自己看着办,希望低开,,, [跪了] [跪了]

2017-06-25 18:05

资金肯定没有进建行账户,建行应该是脱身了。异地客户,无法审核印章及代理身份,资金又未支付给建行,看来兴业真的被骗了。去年廓坊某才出的事,怎么未长记性,兴业的风险官该打板子。@云蒙 @梁宏 @邗台草帽

2017-06-25 18:00

进来看看我又应该拉黑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