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有哪些“备胎”?这里有一份中国芯片企业权威榜单

发布于: 新闻转发:144回复:158喜欢:710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今天,华为海思备胎一夜转“正”刷屏了朋友圈。这其中,有无奈,也让国产芯片股为之沸腾。 过去,很多国产芯片公司往往只能作为整机厂的“备胎”甚至连“备胎”资格也没有,但在供应链风险严峻、中兴华为先后敲响警钟之... 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田天开心:中国IT人是时候团结起来了!
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特朗普是下定决心要把我们中国人打倒了的节奏呀!

想想改革开放40年,我们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两代人,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整日劳作、他们在欧美公司的工厂每天三班倒没日没夜的加班工作领着微薄的工资幸幸苦苦养活一家人,同时他们用他们的鲜血和汗水、靠着几代人的努力逐渐发展起来今日之中国,他们挣下的这份家业太不容易。

今天的我们虽然还不算富强,但是总算是基本解决了生存问题而开始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我们拥有了很丰富的物质生活、有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一些人也慢慢可以开始追求自己理想的人生价值,这一切都是我们14亿中国人的持续努力付出才好不容易换来的。
但是,现在的美国人,他抛弃他们曾经无数次宣扬的"民主,法制,公平,公正",他们使用最粗暴、无底线的手段,挥舞着霸权主义的拳头,要我们永远做他们的打工仔。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过去100年的屈辱还历历在目,但是今天的中国她不是100年前的中国任人宰割,今天的14亿中华儿女也是有血有肉、有血性、有尊严的,我们岂能甘于他人的永远奴驭。

为了我们国家和我们每个自己以及我们的后代,我们是时候团结起来了。

美国不是要扼杀我们的高科技?好在,我们有全世界最庞大的工程师队伍,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努力一致奋斗,又有那个国家能扼杀得了我们呢?现在我们的IT产业还有很多依赖于美国的,所有的中国IT人是时候团结起来了。

我们从现在开始,所有IT人努力团结起来组成一个个开源小组逐步发展各种系统、数据库、工具软件。只要我们努力一致,没有什么东西是我们做不出来的。

在此呼吁:
IT界的各位大佬、有识之士,勇敢站出来,在民间把各方面优秀的工程师团结起来成立一个个的攻坚小组,把我们依赖美国的各种软件独立搞起来。

我的影响力不够,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我愿意效犬马之劳。同时我相信我们这支庞大的队伍是有很多牛人的,希望大家能不断转发,让那些牛人看到。

在这危难时刻,我们中国IT人是时候站起来,团结起来,为我们国家、也为我们自己、为我们后代、也为我们IT人的尊严!

2019-05-18 05:02

应该以免税和退税以及减免土地使用费的方式鼓励生产企业,防止以高科技的名义骗钱。

2019-05-18 05:11

看过去十年的中央战略计划中都没有芯片,主要侧重点在于新能源,国家的能源担忧比较大。没想到被卡脖子的不是能源而是芯片。所以未来芯片产业链是未来中国最有前途和最赚钱的行业。全球的芯片人才都可能会来中国去抢下这块肥肉,因为依托每年3000亿美金的市场,都要逐步进行国产替代计划。未来世界上最全的芯片产业链可能在中国建立起来。可以提前学习关注。毕竟有钱有市场了,人才技术慢慢就都有了,规模大了成本就减小了。

本来中国就一直大力支持芯片产业,可是先后出现的多是一些骗补的企业,其中最有名的汉芯事件,实际上类似于汉芯这种有好多,从大学到科研机构,到社会企业,感觉这个行业就是毁在了补贴上,如果一开始就从不补贴,让市场去选择,可能到今天也是一个健康的行业。

2019-05-18 16:39

支持华为,国内要务实发展,不能搞虚的了,那只能害同胞。
骗子登报感谢证监会和上交所
网页链接


一张图看懂上交所的浙江五洋诈骗债
网页链接

2019-05-18 07:02

真的行,那为什么做那么多年的备胎?华为这么多年为啥不瞧它们一下?

2019-05-19 00:29

严格来说,光有设计没有制造能力连备胎都算不上。

2019-05-18 12:51

美国的限制,为啥会让国产芯片迎来春天



原创: 碧树西风 记忆承载 今天

我们来解读一期科技类的话题,海思总裁昨天的公开信,我们小号转发了。



可能很多人不一定有完全看懂。



海思实际上是华为的芯片部门,很多外行老以为我们没芯片,这个理解是不准确的。



我们有国产芯片,而且挺多,紫光,海思,中芯,长电,中兴微电等等,就不列举了。



我第二家公司就是做芯片的,我呆过两家做芯片的企业,我自己是一个操作系统工程师出身的投资人。



我们说硬件需要芯片外加电路板才能跑起来,就像软件需要操作系统,外加一堆驱动,上层应用才能跑起来,是一个道理。



我研二的时候在第一家公司实习,就是给NPU写操作系统的。CPU应该都听过,NPU对应于CPU,就是一种网络处理器专用的芯片。



后来到第二家公司,我负责自主芯片对应的linux平台。比如内核,网络,文件系统,等等都是我负责的。



因为我就是干这个出身的,所以,海思的那封信,我的理解可能和其它行业的人不太一样。



严格意义上讲,我们缺的不是芯片,而是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IP核。



你要知道芯片它是一个整体,它内部还有芯片的芯片,就比如你基于ARM要做一款SOC的芯片。SOC就是系统级芯片,你可以认为它集中了很多能力与一体。



比如计算能力,解码能力,可能还有其它,比如你把网络的MAC集成进去,都可以。



那这里面更核心的是IP核,它可能来自,例如ARM公司等等。



这就意味着,你每做一款芯片,你每卖出去一颗SOC级的芯片,你都要向对方缴纳一定的费用。



我们缺这个。严格的说,也不是没有IP核,只是同类的,可能落后一些,因为技术这东西,它做着做着,就公开了。你迟早都会有。



所以你也可以看出来老美急着针对我们是有道理的。



技术这东西是有上限的,摩尔定律不是永恒的,一旦作为领跑者,他们被上限封住了前进的道路。那后面被我们追上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他们会很着急的,反过来封堵我们。



第二个呢,我们缺流片的工艺。



我读研的时候念的专业是电路与系统,按说这个专业毕业了就该做芯片。



做芯片里面最贵的成本之一就是流片。



你可以认为流片就类似于软件的编译,仿真,把它跑起来,看看输出,看看效果。



流片的成本对我们来说很贵,因为我们是通过人家去做这件事,一次也许几十万,十几年前就这么贵了。



基本上你可以认为流个三次都不成功,这事就黄了。



可是你要知道,对方的企业不需要付这笔费用。比如intel自己,它可以自己流片,那对外收费和对内,肯定是不一个价。



做过软件的都知道,软件其实是调出来的。因为你错了可以试,错了可以试,允许试错的机会多,开发周期就短。



我们的人反正996,加班从来不是问题。只要试错没有成本,那其他的都能靠人的意志来克服。



所以我一直说我们最大的竞争力是有第一流的员工,钱不够的时候,都拿人去顶。



但芯片部门,他们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成本问题。他试一次30万,你想想,周期很难不长。因为他不敢使劲的试,他得琢磨着万无一失了,才流一次。



这么高的试错成本就极大的限制了我们不怕996,不怕加班出差的优势。



这是我们面对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是什么呢?主要是市场。



用国产芯片还没有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尤其是高端的领域,比如手机,服务器之类的。



我们说做任何东西,无论是芯片还是软件,它主要的成本是研发。



研发这东西,用的人少,它就是天价,用的人多了,那成本就忽略不计。



大家都不买单,都不用,那国产芯片很难得到市场的正反馈,它的发展就受到制约。



我给你举个例子。



很多人对国货没啥信心,这现象很普遍。



以前我们创业被收购的时候,在收我们的民企集团副总裁的办公室里,有一天就聊了一个笑话。



那哥们说,前几天他去和甲方领导开会。



对方翻来覆去的就是思科好,思科好,思科啥都好。



他是乙方嘛,也没法反驳,耐心的听了一上午,憋了一肚子气,但其实觉得吧,这事都没法说。



就像有个外行,跟你面前反复的说,宝马好,宝马好,宝马的自行车都好。



你能说他啥呢,你说宝马的汽车好,我也就认了,你说宝马的自行车都好,不是SB是什么呢?



我们自己确实很多时候,对国货有偏见,尤其发生在中老年身上,偏偏他们又在甲方里正当家。



50后,60后们,经历过贫穷、落后。所以有时候,难免形成了惯性思维,拿老眼光看人,觉得洋人啥都好。



这实际上给我们民企产品的招标中,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歧视。



所幸华为是个很有钱的公司,可以脱离市场的反馈,自己每年给海思充分的研发资金。



海思能卖出去的,那最好,你卖不出去的部分,也给你钱,让你继续研发。



你看,这不就派上用场了么。



但实际上,更好的办法是什么?



是我们自己的甲方,真的要摒弃老眼光,这世上哪个国家都是扶植自家企业的,你老是迷恋外企,是很愚蠢的。



我们来分析下这三个问题。



前两个问题,实际上,只有砸钱,耗时,没有办法取巧。



我们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感受不到人家找茬。



比如苹果可以用高通最新的芯片,华为也可以。那就可以形成一个维度上的竞争。



那如果今后在这个领域里不公平,最初你一定会觉得压抑。有可能你的芯片需要追一追,这是没法子的事。



但这个问题只有需求到了,才能解决。



就像海思总裁说的那番话,他在家里磨了十年剑,你老是不翻脸,那我坐冷板凳也很憋屈,你不给我上的机会嘛。



技术这东西,得有市场,有市场,它才能进入自我磨砺的正循环。



很多人可能觉得为啥我们不能提早布局这个。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聊过十年前,我在母校开会。当时的主讲是日本教授坂村健,他如今已经号称全球物联网之父了。



当初在那个小范围的会议上,他除了介绍自己那个在日本研究了25年的TRON操作系统之外,全程都在警告国内同行,告诉大家:不要炒房了,要多花时间在芯片和操作系统上,老美早晚来找茬,因为日本经历过。



他的这个建议,要分拆成两部分来看。



第一个问题是老美要找你掐架,大家都认可。但具体什么时候掐,大家当年是没数的。



你知道5年后,还是10年后么?其实不知道。



说实话没人知道我们发展这么快,真的是想不到。



没人知道我们这么猛,在这么短时间里,就在全球市场取得这么大的市场份额,以至于老美如此紧张。



这件事的速度确实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包括业内人士。



说白了,竞争到来的太快,蜜月期结束的太快,这是一个问题。



提前准备这件事,你动手太早,很多钱都是打水漂的。



就像备胎,备胎也是要花钱去养的,华为能养,是因为他有钱。



但不是所有企业都有钱。



第二个问题他的警告是对的。



房地产确实不是什么好鸟。它的兴盛是以其它行业的利益损失换来的。



我给你举个例子。



十几年前,我的月薪还不到1万块的时候,和Z,就是我曾经的上司,现在也是我们读者之一,聊天。



我说了一堆的问题,各种不如意,都是技术上的。



按说照以往,大家就沿着这个思路讨论下去了,那天也不知道他怎么了,忽然诡异的笑了一下。



问了我一句:“假如一个月给你十万块,你说的那些,还是问题么?”



我没想过能挣那么多,懵了。忽然一想,也是呀,要是给我们每个人每个月十万块,别说当下的问题不是问题,把ARM,高通,Intel,打包一起干翻,我们都有信心。



你看到了,很多事情说白了就是资源没砸够,砸够了,方法总比问题多。



但你要注意,从这里就开始跟房地产有关系了。



当年的十万可不是今天的十万,如果按照房价折算,那时候的十万抵得上今天八十万。



你放在今天,给一线员工月薪80万、年薪千万,那也是不可想象的,投行也做不到。



事实上,今天大部分国内芯片研发类企业的平均年薪在60万到80万之间,如果加上生产、制造会被拉的更低。



你要知道这个平均是把高管们动辄千万的薪水也平均进去了,所以研发类员工拿到的是比下限,也就是比60万还要低的。



这个薪水实际上在今天的购买力并不足以吸引一流人才,一流人才们都在互联网,金融,或者房地产之类,能赚快钱的行业里。



我当年做芯片的小伙伴们,如今很多都在上述行业。



你看我自己就是做投资的,我们还有昔日做芯片的工程师,后来开设私募基金,甚至有人后来做了风水大师的都有。



由此可见风水大师也很赚钱。



任何一个行业的兴盛,靠的都是砸钱。就像如果老百姓都这么喜欢去烧香,那一流人才们也不得不去庙里当大师。



有很多人会讲理想,大体的意思就是希望别人发扬什么精神,放着钱不赚,要坚持做备胎,做个好备胎。



这些人往往没有阅历。



如果你真的带过队伍,就会明白,有战斗力的研发团队都是用银子喂饱的,没有第二种办法。



你带5个人,带着5个富二代,可以去讲理想,但如果你带着500个人,500个普通人,那我说的就是唯一的办法。



员工就这样,你喂他吃肉,他就是狼,你喂他吃草,他就是羊。



所以如果你想明白我说的这个薪水问题,就知道,十年前是个黄金时期。



因为那时候,大家胃口还不大,你不需要多少钱就能激励人。



十几年前,年薪百万是个大数字,一年就能买房,确实能激励人。如今年薪百万只是个不咸不淡的数字,三年也付不了首付,不足以激励人。



你不可能长期给一线员工动辄几百万的年薪,那你的成本受不了。



可你不给这么多,面对动辄上

2019-05-18 08:15

房价降了再说,别动不动扯上爱国,中国meng

2019-05-18 06:57

别自欺欺人了,只要美方停止技术授权所有所谓的备胎就会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