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祖股份(2013-2021)与通用磨坊(1990-2022)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75喜欢:5

一,元祖股份

1,毛利率结构

元祖股份:近9年平均扣非ROE约为18%这篇个人日志中提到:
元祖送我的一张电子券,可以兑换一个标价38元左右的小蛋糕。按照60%的毛利率来粗略估算,这个每年赠送的小蛋糕的营业成本大概为38 X 40% = 15.2元。
后来我大概又看了一下,

我可能是算错了:

细看元祖股份的毛利率结构,蛋糕这一类的毛利率高达80%-90%左右。

如果按照80%的毛利率来粗略估算这个标价38元的小蛋糕,营业成本仅为8元左右。

照此推算,如果连续十年送我一个标价38元的小蛋糕,总计消耗的营业成本也只有80元左右。

如果我现在参考的毛利率比较靠谱的话,元祖采用的赠送蛋糕的营销或者品牌维护方式,并不会对经营成本造成多大压力,却比较好地提升或维护了品牌形象。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波比较“犀利”的操作,因为我个人感觉这个蛋糕带给我的好感明显超过8元,毕竟标价38元啊。

....................................... 

2,负债率

上回,我匆匆一看之后说元祖股份的负债率低。

然后有人评论说这个负债率只能算一般。还有评论说元祖股份的实际负债率不是低,而是特别低,理由:预付的储值卡。这个,比较有趣。

元祖股份的负债结构:

图中每一年,预收款项或合同负债,都占了总负债的绝大部分。

翻看元祖股份2021年年度报告,合同负债中绝大部分就是卡券预收款: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我不确定),元祖股份通过销售卡券,拿到大量的无息现金。

再将大量现金配置到理财产品上。以2021年元祖股份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

2021年,元祖股份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高达42.3%左右:

用部分预收款来赚取一定的理财收益。个人主观感觉,这又是一波比较“犀利”的操作。

巴菲特曾经在2010年股东大会((2010年)巴菲特谈轻资产:苹果不需要那么多资本.......)上,提到负资本运作的公司:

“有许多企业以负资本运营。卡罗尔在《财富》杂志工作。任何一家卓越的杂志都是以负资本运作的。

我的意思是,订阅者提前付款,没有固定资产可言,应收款项也没有那么多,零库存。

在杂志行业,我猜,《人物》杂志或《体育画报》以负资本运作,并且《人物》杂志还赚了很多钱。

所以有一些业务(以负资本运作)。嗯,我们有过一家叫做蓝筹印花的公司,该公司提前获得了浮存金,并以相当可观的负资本运营。”

....................................... 

元祖股份的些许类似之处,可能还是有的。具体元祖股份与以上提到的例子有没有可比性,请自行判断。

元祖股份的卡券预收款(或合同负债),其中极少数金额,在特殊情况下(消费者未来行使提领权利的可能性极低时),还可以直接转为收入:

3,季节性与礼品属性

季节性:

这是2016-2021年元祖股份单个季度区间内的收入、扣非净利润走势。统计区间为单个季度。

历年Q3(第三季度),元祖股份的营业收入、扣非净利润都出现了环比暴增。

随着收入、扣非净利润的季节性波动,销售费用率也出现了季节性波动:

销售费用率 = 销售费用 / 收入

单个季度来看,Q3销售费用率往往比较低。这很容易理解,Q3收入往往环比大幅增长。

第三季度有什么特别的?中秋节。

元祖股份的自我定位,是“精致礼品名家”:

(图片截取自元祖股份2021年年度报告)

元祖股份的收入结构中,月饼礼盒占据了重要地位:

接下来,

说一下我感到比较迷茫的方面。

....................................... 

4,重点

1,本文的讨论范围仅限于财务报表,不对公司或其他进行任何评价。

2,请自行核对数据准确性。欢迎纠错~

3,切勿作为任何投资依据或公司评价依据。欢迎纠错~

....................................... 

5,销售费用率

现在说一下我感到比较迷茫的方面。

元祖股份这家公司,我只看了一两天,我感到迷茫也很正常。我就算完全看不懂也算正常。不必感到奇怪。

毛利率、三费占比、销售净利率:

高毛利率。或许,这从侧面体现出了元祖股份比较强悍的“心理占有率”。

元祖股份桃李面包有较大的差别:目标消费群体不同,毛利率也不同。看企业不能只去预估最乐观的假设场景,还要去做悲观假设。纯属假设:假设未来元祖股份遇到了销量下滑,元祖股份或许可以通过短期的降价促销来扩大销量,进而降低三费占比。但有时候,降价促销不利于维护品牌地位。所以,元祖股份能否在未来长期维持比较强悍的“心理占有率”,可能就显得比较关键:“心理占有率”决定市场占有率未来走向。

三费占比也相对较高。三费占比高到这种程度,并不普遍,所以我感到有些迷茫。乐观一点看,元祖股份可能还有一定的降低费用率、提升净利率的空间。悲观一点看,相对偏高的费用率,在未来某个时候,会不会成为一种负担?我不知道。

进一步看三费占比中的销售费用率:

三费占比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销售费用率偏高。

更进一步看销售费用中人工成本占销售费用的比例:

人工成本大幅高于广告费用,且人工成本占销售费用的比例长期维持在35%以上。

再进一步看人均人工成本:

人均人工成本 = 人工成本 / 销售人员数量

暂时没有看出来什么特别的。

但我们回顾一下元祖股份2016年的招股说明书:

2016年左右,在元祖股份特定的发展阶段,其亏损门店的比例并不低。

看到这里,作为一个100%的纯外行,我正“天马行空”地琢磨的是:

季节性如此明显,元祖股份能否通过灵活用工,在淡季减少用工人数,从而显著降低人工费用、提升净利率、提升综合基本面的长期稳定性?

至于所谓的“灵活用工”是否可行,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我不太清楚。我只是突然想到了这里,见笑了~

元祖股份2016年招股书中提到了哈根达斯:

哈根达斯的相关信息我暂时没有找到多少,但我找到了哈根达斯母公司通用磨坊的财务报告。

通用磨坊的官网,如果在产品品类下面选择冰淇淋,就会看到哈根达斯:

1990-1994财年、2002-2022财年,总计(不连续)26年,通用磨坊(哈根达斯母公司)期间平均ROE高达28.5%左右。

1997-2022年,通用磨坊的长期股价(后复权)表现:

(图片截取自雪球)

出于好奇,

接下来,

就顺便看一下通用磨坊

....................................... 

二,通用磨坊

1,(1990-2022财年)净利润、收入

期间每一年,净利润都为正。

某些年份,营业收入可能受到并购、剥离资产等影响。

1866年:卡德瓦拉德·沃什本在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建立了他的第一家工厂,这是通用磨坊的前身。1928年,詹姆斯·福特·贝尔将面粉厂与其他四家工厂合并,通用磨坊成立。1983年,皮尔斯伯里公司收购了哈根达斯。2001年,通用磨坊收购了皮尔斯伯里公司。

在过去的大约150年中,通用磨坊都主营食品业务。如今,通用磨坊拥有100多个品牌,业务遍及约100个国家。

2,毛利率、销售及管理费用率、净利率

1995-2000年,期间平均销售及管理费用率约为41%,通用磨坊也有费用率相对偏高的时候。与之对应的是,期间毛利率也较高。

通用磨坊,只是随便看看,未必具有多少可比性。

....................................... 

3,现金流

(自由现金流采用极简估算法)

长期来看,除个别年份外,自由现金流表现相对稳定,有长期持续分红的迹象。

....................................... 

4,ROE

1995-2001年,期间负债率接近100%或超过100%,ROE可能是失真的。

于是我们剔除1995-2001年来看:

1990-1994财年、2002-2022财年,总计(不连续)26年,通用磨坊期间平均ROE高达28.5%左右。(重点:请自行核对数据准确性~)

....................................... 

三,综上

元祖股份,未来长期业绩走势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心理占有率”。我暂时看不懂元祖股份,还在学习中,欢迎纠错~

【新书上架:有折扣】

作者:我

京东购买链接:京东自营店《价值成长周期股:寻找确定性的盈利机会》

这本书的来历:【世界读书日】我写了一本书

....................................... 

$贵州茅台(SH600519)$ $伊利股份(SH600887)$ $五粮液(SZ000858)$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2-11-15 12:47

我个人感觉哦,元祖是否采取灵活用工,其实是不重要,设备场地品牌在那里,食品行业月饼蛋糕都有一定的季节性,从你的资料来看,三季度业绩最好,那么其他几个季度是不是可以在食品类别中利用他的品牌增加淡季的旺销产品,这个才是王道,培养一名优秀的员工其实是不容易的,与其推向市场,不如用产品的灵活性加以利用,私营企业我最担心的其实是创始人以及接班人是否能够坚持初心

2022-09-23 22:40

另外我问过元祖基层员工的薪酬,比超市员工高得多,工作也比超市轻松。元祖对员工还是不错的,这也是它人工费用居高不下的原因吧。优秀企业会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员工放在第二位,股东放在第三位。短期集中释放利润的做法,决不是优秀企业的行为,优秀企业做的是长远的生意,规划的是五年十年,决不会想着尽多尽快地把利润賺到手,把市值做上去,把股票高价抛给市场。企业不能没有利润,但不能唯利润至上。

2022-09-23 22:12

元祖的利润特别依赖B端预售模式,如果这个模式能继续玩下去,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光预售模式带来的理财收益+未使用券利润就超过1亿,相当于1/3利润来自非经营利润。 如果这套模式失去了,整体利润很可能直接崩没了。 目前买了一部分,继续在研究中

2022-09-23 22:11

作者太谦虚了,已经比我这个持有四年的小股东还懂元祖,看得还细致。
元祖成立四十年,进入大陆市场三十多年,一直是高质高价的经营模式,风格稳定没有漂移,它用了三十多年证明这个模式的成功,没理由担心突然有天人们不再接受它的心智占领。只要它保持稳定的经营策略,需要担心的就是外部会不会出现更强大的对手,一旦发生竞争会不会出现降维打击,毕竟蛋糕月饼这些谁都能做,区别主要是在品牌,元祖的品牌力还没到无人撼动的地步。
除此之外,元祖梦世界是拖累估值的重要因素,受疫情影响,梦世界正常营业还遥遥无期,赢利预期更无从谈起,对这点没人能预测,只能寄希望于疫情快些过去。
总之元祖在我眼里是一家经营稳健,管理者优秀的小企业,它的每一步经营策略,都是为了不断滚大品牌这个雪球,财务报表干净,经营理念清晰,是a股市场不多的优秀企业。

2023-02-25 15:02

@lhliha: 元祖的产品味道如何,谁能公允的评价一下?对比好利来、皇后西斯汀、幸福西饼

2022-11-13 01:11

元祖虽然高费用,但是净利率和其他可比公司差不多,甚至中上,
还是其高杠杆导致了高ROE,高杠杆中得益于合同负债,就是卡券预收款,这才是元祖相比同行的竞争优势

2022-11-07 04:03

元祖股份

2022-10-27 11:56

看到元祖让我想起当年好利来蛋糕店,刚开店时候生意很好,最后还是因为房租和人工闭店了。人的口味太不容易满足,消费三次就想换,长期经营会很忐忑。

2022-10-03 09:08

厉害啊,还把通用磨坊也看了,哈哈。
蛋糕这门生意,的确不好理解哈,似乎这些年出现的手工蛋糕和糕点,也很受欢迎,预定制,食材更新鲜,口味更佳。
元祖感觉还是to b强?单位月饼这类消费场景。
个人消费场景,还看不清竞争优势有哪些

2022-09-27 16:03

元祖的财报应该市场都解读烂了,没什么可说的。但绝大部分读财报的人看不懂元祖最核心的护城河。今年我所在的单位与元祖进行了团购合作,销量很好,每个月都有几万的团购,期待多拓展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市场,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