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与指数型思维和线性思维

发布于: Android转发:7回复:3喜欢:34


原创2017-05-24  姚斌
个人微信公众号:pubanyaobin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是纳西姆·塔勒布探讨如何对抗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沌等脆弱体系的一本书。是继《黑天鹅》之后的最重要的著作。在这本书里,塔勒布建立起他的反脆弱理论。

反脆弱是一个直译过来的外来词。在英文里,脆弱、易碎可以直接用fragile来表达,但它的反义词却不是坚强、强硬或坚韧。没有哪个词能够表达脆弱的对立面,于是塔勒布创造了反脆弱(antifragile)一词。他认为,有些事物能从冲击中受益,在压力、曲折中,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这些是具有反脆弱性的事物。反脆弱性不同于坚强,也不同于复原力,后两者只能使受到重创的事物保持原状,抵抗冲击;而反脆弱超越了复原力,它让事物变得更美好,让事物在压力下逆势生长、蒸蒸日上。

一个玻璃杯,很容易被打碎,那么它就是脆弱的,相反,若是橡胶的,它就不易被打碎,那么它就是反脆弱的。一个机械体,它的结构若容易磨损,那么它就是脆弱的,相反,若是一个生物体,它的结构相对没那么固定,能够根据外界变化作出调整,甚至具备了自我修复或者再生的能力,那么它就是反脆弱的。一家企业若经不起风险,经不起外界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倒闭,那么它就是脆弱的,相反,若它经得起风险,能在外界环境不断变化的同时,不断的作出调整,很好的生存下来,它就是反脆弱的。

指数型组织是指在运用了高速发展的技术的新型组织方法的帮助下,让影响力或产出相比同行发生不成比例的大幅增长的组织。这种组织的增长性通常会呈现出神奇的摩尔定律。所谓的摩尔定律,是指每十八个月计算能力的性价比就会大约翻一番。指数型组织也称为独角兽企业,就是指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指数型组织可以成倍增长,而且一旦这种倍增规律开始成型,就不容易终结。因此,美国奇点大学的萨利姆·伊斯梅尔认为,指数型组织是撬动世界的新杠杆。

指数型组织完全有别于传统的线性组织。其差异来源于思维。所谓的指数型思维是指以次方的方式思考问题,它可以让产品或者运营工作、社群等,以指数型的方式上涨,让用户以指数性的方式拓增,用魔鬼式的传播,使内耗成本、运营成本以指数性的方式下降,其增长以病毒式传播。运用这种思维经营的公司就是指数型组织。所谓的传统线性思维是指思维沿着一定的线型或类线型(无论线型还是类线型的既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的轨迹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法。线性思维在一定意义上说来属于静态思维。过去五万年中人类就是运用这种思维来考虑问题。因为它很简单、而且直观。运用这种思维经营的公司就是线性组织。

摩托罗拉是传统线性组织的典型。1980年代,摩托罗拉将铱星业务从公司中分离出去,使之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摩托罗拉是铱星最大的股东。截止1996年底,摩托罗拉对铱星投资超过5.37亿美元,并为铱星公司贷款7.5亿美元,总金额超过利润的总和。1996年铱星业务开始实施,但需要的投资比之前要多得多,毕竟发射66颗卫星可不是便宜的试验。那时传统手机业务已覆盖全球,使得铱星业务的独特性大为下降。摩托罗拉在其年报中夸耀说,铱星将创造一个新的产业。然而仅仅过了一年,铱星公司就申请破产,欠下了15亿美元的贷款。投资人的100多亿美元也打了水漂。铱星的惨败是不愿意调整商业期望,使用线性工具和过时的趋势来预测加速变化的未来。

摩托罗拉绝非个例,类似的线性组织还有柯达、雅虎等等。2011年,巴布森商学院的一份研究显示,在现有的财富500强公司中,有40%都将在10年之内消亡。耶鲁大学的理查德·福斯特则估计,标普500指数中的500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寿命已经从20世纪20年代的67年降低到如今的15年。萨姆利·伊斯梅尔在《指数型组织:打造独角兽公司的11个最强属性》中指出,我们已经步入10亿美元级别的创业公司时代,再过不久,又将会是万亿美元公司的时代,彼时,最优秀的公司和产业将会以近乎闪电般的速度成长。正如谷歌和腾讯的崛起那样,这些新型公司的创始人将会在可预见的未来成为世界经济领导者。

彼得·戴曼迪斯在《创业无畏》中发现,如今的竞争越来越多地来自于那些由两个人在车库起家,运用指数型增长技术的创业公司。这在传统经济中是不可想象的。YouTube最早是一家资金全来自查德·赫利个人信用卡的创业公司,仅仅过了十八个月就被谷歌以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Groupon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从蓝图摇身变成了价值60亿美元的公司。Uber公司目前的估值已经超过了170亿美元,而在区区的两年前,这个数字只有目前的1/10而已。这些指数型组织或独角兽公司,在我们这个商业世界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扩张并产生前所未有的价值。

传统线性组织与指数型组织泾渭分明。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不同的思维导图。在《指数型组织》中,伊斯梅尔给两种组织进行区分。

线性组织的基本特性是,其组织结构自上而下,等级森严。它们由经济产出来驱动,采取线性的、顺序的思维方式,创新来自于内部,战略计划基于过去的推断,无法容忍风险,流程僵化、不灵活,拥有大量的全职员工,然后控制或拥有自己的资产,为维持现状,它们必须大量投入。传统公司基本上都归属于这类。指数型组织的基本特征是,其组织结构采取自治、社交的技术,领导和员工平等,由MTP(指数型组织最重要的属性,指崇高而热切的目标)和仪表盘(指让组织内每一个人都能了解所有关键的公司和员工的量化指标)驱动,思维方式是实验和自治(即自我管理),创新来自社群与大众,员工没有固定,而是随需随聘,成员来自社群与大众,没有所谓的战略计划,一切皆来自于MTP和实验,容忍风险,鼓励失败,流程灵活,以自治和实验为主,没有自己的资产,也不想拥有。谷歌、亚马逊是它们的代表。

这两者中只有指数型组织符合纳西姆·塔勒布的反脆弱理论。反脆弱理论的基本要点是,着眼于长期目标,而非只是经济利益和短期目标,组织内保持小规模和灵活性,有选择性地发展。在算法上,有压力地发展比简化和自动化重要,采取启发式教育法,减少依赖性和IT,在研发、在数据和社交基础设施中投资。简化和自动化,克服认知偏差,缩短反馈回路,仅在项目完成后奖励。在实验中,采取多样化,在破解和自我压力中快速发展,容许频繁地失败,重冒险而轻安全,避免过多地关注效率、控制和优化。员工自我管理,去中心化,不要管得太紧,可以挑战高层管理,划分区块,在指数型组织内部共享所有权。“一切均可度量,一切均可知晓”。好像一个生命体。

在塔勒布的定义中,脆弱的反义词不是强韧,而是“反脆弱”,也就是在冲击中受益壮大。在投资领域,我们无法预知公司未来会发生什么,但不可预知不等于事物无规律可循。面对无常,通常有两种反应:或崩溃(脆弱)或坚挺(不脆弱)。不过塔勒布给出了第三种:反脆弱。即愈挫愈强,在冲击中受益。“凡是杀不死我的,都能让我更强大。”塔勒布说,任何有生命的物体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反脆弱性。如果公司具备生命体的属性,也就具有了反脆弱性。因为他们与生命体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能够繁衍和复制。当生命体注入公司时,它就有了第三种选择:在混沌中的成长。而那些不愿让生命体注入的公司,将会逐步消亡。前者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后者需要我们放弃。

全部讨论

livim2017-05-25 22:09

公司在人的头脑里,人的信念里,能不能在冲击受益,是我们这些敢于冒险的人参与的比赛,赢了自然受益,输了也并不算什么。

T-人字拖2017-05-25 12:25

塔勒布的书很难读,可能我道行不够,有空再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