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主任司马迁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7喜欢:269
大湿聊的这么真诚,那我来哔哔一下。
免税店在没有毛衣战的时候,只是一个赚钱的生意。在毛衣战之后,他便是服贸逆差。国人在海外买的,没办法全口径出现在海关关单上,我们谈判便少了优势。现在都搞进来卖,就业等等另说,首先是去谈判时,手上牌多。所以,开免税是“世界第一消费市场”建设大背景。其次是今年普通人想出去买也没机会,这部分消费自然会转到免税店上。
至于海南的免税好与不好,其实关键在航油。航油一吨起码能少一百多美金,这样航空公司在航路设计时,天然会把四段航班的最后一段安排在海南,去加满油,第二天再飞四段,会剩下不少钱。这也就意味着,海南未来的夜航入岛航班很便宜,早上起得比鸡早那班也会很便宜。机票便宜去的人会多一些。停机坪数决定旅客数,旅客数多了,免税店生意多多少少会好点。
至于10万和3万的不同,首先是在三亚的普通旅客能买包。其次是海口一百块轮渡本钱的代购能顺当拿货。现在好多已经转电商模式了。
以上这些和香港的关系都不大,政策组合起来,导致奢侈品消费的路由重配而已。

热门回复

2020-07-04 08:47

如果只是这个逻辑(去服贸逆差),那应该把免税店开到北上广深,那里的消费能力强。王府井是这个逻辑。北上广深都开了,玩家就不一定是中免,确实如大金链子说的,利空中免。

哇。 这才是高手。 比那些号称教授老师的货不知道强几百倍。。。关注关注

2020-07-04 10:40

想起劲酒的广告词,劲酒虽好但不要贪杯,一个现象级的热点浮起来以后,全民都开始探讨,值博率已经大大下降了,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看看就好了。

市场给中国中免这么高估值是错误的,唐主任的回答并没有解决梁大师的疑问:自由港政策下,Dufry等可自由进入海南经营,对中免的冲击或是取代性的,牌照护城河大为削弱。理由:由于香化品类采购规模最大,采购价全球最低,但是中免多年发展的神器,这个竞争策略如果简单地嫁接到精品类奢侈品上,大概率会失败:
1、 限额提升到10万有利于精品品类发展。Dufry等完全可嫁接优势,之前从欧洲奢侈品牌对亚洲各地区的差异定价上获得价格优势,且品牌和商品种类齐全,奢侈品消费历史时间久,机制成熟。中国大陆游客去港购物的主要为大牌包袋、太阳镜、手表等高端奢侈品。
2、 中免精细化营销能力未在既有业务中体现过,加上体制天然优势不大。以日本冲绳岛离岛免税为例,主要由 DFS(本部在香港)经营,几乎无日本本土企业,受益于进入日本市场较早+和旅行社的绑定经营战略,给予日本旅行社较高佣金(15%左右),与日本旅行团建立起的牢固关系形成了较强壁垒。
3、即使是香化品类,香港也有其独特优势,除DFS在香港市内设有2家免税店外,香港也是莎莎国际(近百家)、卓悦(约 40家)等化妆品零售商的重要布局地,部分产品价格较免税店甚至还有优势。莎莎国际、卓悦等的优势在国际品牌的水货(其它国家地区版本)价格低、小众品牌多而便宜、租金较低。至于电子数码,本来中国游客在免税店消费该品类就较少。

中央有高人啊

2020-07-04 12:01

一直担心免税这么火爆会不会存在需求外流的情况?(好多分析宏观政策的都在闭环的逻辑下畅谈刺激需求传导到就业和供给,比较近的反例是为了振兴东北的投入托起了海南。)
但是确实像主任说的这部分需求不在国内满足就是被出国和水货客满足,国内产品暂时无法满足奢侈品消费,海南免税总体和综合效果好于没有。
另外是利好美兰机场吧?去年起美兰机场暴涨[哭泣]

2020-07-05 10:50

北上广深开了就麻烦了,根本控制不住总量,严重冲击市场。海南毕竟可以在机场和轮渡设卡口

为什么大家都要盯着中免呢?明明打击的对象,坐而分食的是代购,是海淘,是老佛爷门口排队的大妈的钱包。

海航不是好标的,如果说扩建的机场或者正在填海的机场,拆出来单独上市,那就是比上海机场还好的资产。

主任思路清晰,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