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系列之保险第1弹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今天开始学习保险行业。学习的方法就是一边读《保险公司经营分析:基于财务报告》这本书,一边查阅数据和资料。最终的目标当然是能够轻松读懂上市险企年报,评估上市险企投资价值。这个点滴系列就是一点一滴记录学习的过程。因为学习笔记的性质,它比较碎片化,篇与篇之间不一定有比较强的逻辑关系。不过,我相信当积累的相关知识足够多的时候,能够把知识串联起来的线索或者说框架会自己浮现出来的,这也是我之前学习几乎所有其他知识的经验。

看保险公司年报,第一个被绕晕的地方就是,平时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各种险种的名称,比如财产险,寿险,等等。可是保险公司卖出这些保险,记录收下多少保费的时候,就不会再用这些名称,而是用“原保险保费收入”,“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这些保费是这么产生的呢?为什么要分成这三个科目来记录呢?

对于纯保障性保险(亦称消费性保险),比如各类财产保险,意外险,医疗保险等,它只有保障功能,没有投资功能,也就没有现金价值或账户价值。它收上来的保费就全部记成“原保险保费收入”。

对于纯投资性保险,是指没有任何保障功能的保险。对于这类非保险合同,收到的保费被认定为投资款。如果合同是万能险,收上来的保费要记成“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如果合同是投连险,收上来的保费要记成“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

对于保障储蓄性保险,情况稍微复杂一些。简单来说,长期普通寿险和分红险(通过了重大保险风险测试)记成“原保险保费收入”, 长期普通寿险和分红险(未通过重大保险风险测试)记成“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

跟一般非金融企业不同,这些保费收上来并不能看作保险公司的收入,而是记成保险公司的负债,就好像存款之于银行一样。不同类型的保费,记成的负债科目也不同。

“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对应的负债叫“保户储金及投资款”;

“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对应的负债叫“独立账户负债”。

“原保险保费收入”对应的负债叫“保险合同准备金”。

短期纯保障性保险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分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责任准备金”。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又叫“未赚保费”,就是未满期限保单提存的准备金。“未决赔款责任准备金”就是保险事故已发生在本会计年度内,但保险公司因责任界定,理赔程序未完成等原因尚未赔偿,而在当年保费收入中提取的资金。长期普通寿险和分红险(通过了重大保险风险测试)的原保费收入就记成“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把上面这些啰嗦话,总结成1个表格就是

2023年,行业的原保险保费收入5.1万亿,其中财产险1.4万亿,人身险3.7万亿。通过翻阅一些保险龙头公司的月度经营公告,可以看到

1) 保险行业竞争格局比较稳固了。人身险CR5% 接近50%;财产险CR3 超过70%。从2016年到2023年,人身险,财产险龙头的座次都没有变。

2) 财产险领域,龙头的马太效应比人身险要强很多。2016年到2023年,行业保费增长了47%,三大龙头分别增长了66%,70%和98%。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 $中国财险(02328)$ $中国太保(02601)$

全部讨论

01-29 19:58

我不知道在目前国债低利率环境下寿险公司如何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