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品牌:稀缺中的璀璨,赛力斯未来价值预测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47喜欢:21

前言

余承东最近接受采访,透漏了与江淮合作的X界,至此集齐了四界:

问界:问界的问是询问、探路的意思,我们第一次跟赛力斯合作,做的是全系列SUV。

智界:智界是打中高端、中档车,有轿车,也会有SUV,产品会做一些差异化和区隔,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享界:享界是打行政高端的用户,可以商用,也可以家用。像S9的内部空间超过了D级、D+级豪华大轿车,但是外观尺寸也就5米多一些,家用也可以开,也可以商用,比别人更豪华。

X界:还有跟江淮的名称还没有定,这个可能要做百万级的,非常高端的。我们对标远远超越了迈巴赫、劳斯莱斯Phantom这个档次,比他们更豪华、更高端、更舒享的定位,那个卖一百多万,那个就非常高端。

关于四个界的定位:江淮定位是超高端,享界定位高端轿车,智界定位广泛中档和中高端,就是广泛人群能买得起的车。但是问界主要重点聚焦在SUV。

(以上来源于腾讯科技对余大嘴的采访)

问界大卖,但质疑不断

问界的大卖也让华为车BU扭转亏损,盈利了。

但问界的成功,真的是树大招风招人恨,对于问界的合作商赛力斯的估值,也从来没入正规证券分析师的法眼

“华为和谁都能合作,问界也只是四个界中的一个界”

赛力斯只是一个问界代工厂,钱都被华为拿走了”

“哈,赛力斯原来是东风小康,生产面包车的”

问界M5、M7、M9一边大卖,一边遭受各种声音的质疑,这些声音都来自谁?有车评人,有媒体,有炒股的等等各色人马,但鲜有问界车主。

问界车主的声音大多数是在网上发发小视频,被问界硬刚大货车震惊,被华为的智能驾驶和主动安全挽救了生命,避免了碰撞而感谢问界。

一边是没开过问界的人,一边是问界真实车主,你选择相信哪一个?

问界品牌的稀缺性

在谈个四个界中问界的地位。

那么问界只是四个界中的一个吗?

严格说四个界统一纳入鸿蒙智行之下,问界确实是四个界之一,但我认为四个界只有问界才有稀缺性,其他界都可以没有,但唯独不能没有问界。

1、只有问界才具备打造品牌的基础

看完这三张对比图(问界、智界、享界),就明白了问界与其他界明显区别:问界有车标,而其他界没有,智界和享界(估计X界也是如此)只有一串你念不出来的英文字母,没有车标是很难去构筑品牌认知,也很难有品牌价值认可。

举个例子:奔驰如果没有标,换成一串字母你愿意买吗,奥迪没有那四个圈,你考虑吗。就算长得一样的车,贴上奔驰标和没有标,区别太大了,车是大件消费品,也是社交属性的消费,买车就是开出去给别人看,展示自己开的是什么品牌的车,如果一个车连一个基本的品牌标识都没有,那么也不可能、也不具备长期打造成一个品牌。

目前看,只有问界才有品牌标AITO,这是华为智选车问界独有的!

2,只有赛力斯全力聚焦问界品牌,构建品牌认知和品牌服务

再看看其他界合作商

奇瑞:光奇瑞集团有8个子品牌1.开瑞品牌,2009年1月12日推出。2.奇瑞品牌,主打中低端乘用车。3.威麟品牌,高端商用车品牌。4.瑞麟品牌,中高端轿车品牌。5.凯翼品牌。6.观致品牌。7.星途品牌。8.捷途品牌。

如果你是奇瑞老总,你怎么看智界品牌?可能是可有可无的了,或者看能不能从华为合作上得到一些技术或者其他,至于销量真不不重要。这也能解释,一开始华为与奇瑞合作摩擦不断(据传言奇瑞一开始要求华为授权刷新车系统,华为人不给刷系统权限,要华为人自己刷),有订单生产不出来的原因。

北汽:北汽旗下拥有多大17个汽车品牌,其中子品牌就有BAW北汽制造、北京、北京汽车、北汽昌河、北汽道达、北汽幻速、北汽雷驰、北汽瑞翔、北汽威旺、福田汽车、北汽绅宝(现与北京汽车合并),以及ARCFOX极狐这个高端汽车品牌;除了子品牌外,北汽旗下还有众多合资品牌,如北京奔驰、北京现代、福建奔驰、北京吉普、北京克莱斯

江淮:1. 江淮汽车(JAC Automobile),主要生产乘用车和商用车。2. 瑞风汽车(Refine Automobile),主要生产MPV、SUV等乘用车。3. 星锐汽车(Stellar Automobile),主要生产轻型卡车、客车等商用车。4. 江淮新能源(JAC New Energy),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如纯电动轿车、SUV、客车等。5. 江淮宾悦(JAC Binyue),主要生产中高档乘用车。6. 江淮威铃(JAC Weilong),主要生产轻型卡车、客车等商用车。7. 江淮格尔发(JAC GeRuiFa),主要生产重型卡车、专用汽车等商用车。

看看这些大集团的厂商,一大堆的业务线,和华为合作小心思多多,能有哪个是全心全力的把华为的合作当中首要的,当做唯一的?

怕是只有问界,只有问界的赛力斯一开始把命交给华为,相信华为,把问界车的制造、品牌服务当中首要的、甚至唯一的集团重要工作,几乎唯一的营收来源。

从很多场合都可以看出来,余大嘴也独爱问界,为问界站台最多,问界生产、交付、宣发余大嘴一个不落,大嘴对赛力斯民营企业的努力和谦卑,进步心和野心不谋而合,可以这么说,问界就是余大嘴和赛力斯一起“生的亲儿子”。

如果让我罗列所有的赛力斯问界的努力配合华为,怕是说不完

“广东永奥经销商跑路,赛力斯连夜抢车”

“海南新能源车离岛困难,海南赛力斯免费拖车转运”

“问界M7提车关爱计划,超期交付补偿200/天”

单拿上述一项,请问哪个品牌可以做到?赛力斯问界是真正理解并执行华为的“以客户为中心”,着眼于长期构建高端品牌服务,这对赛力斯的文化和组织改造是独一无二的“小华为”,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稀缺。

赛力斯目标与估值测算

公开资料来源,赛力斯目标是年销百万辆,但没说具体时间,我这里预测一下,并分车型拆分目标:

2024年:官方目标是60万,我预计50万就达到理想销量

2025年:70万辆

2026年:90-100万辆

2027年:100+万辆

快一点2026年,即可达到年销100万辆目标,慢一些的话,2027年达到。最有利的证据是,在 2023 年,赛力斯与华为在深圳签署深化联合业务协议,联合业务目标是2026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 100 万辆。


赛力斯三个厂规划产能足够支撑年销100万销量,粗略分车型拆分下目标:

粗略测算,达到100万辆年销售目标,年营收在3700亿左右,如果根据今年一季度赛力斯毛利21%计算,毛利就达到777亿。

净利润有多少呢,一些知名的豪华汽车品牌如奔驰、宝马、奥迪等,其净利率可能在10%到20%之间,拿最低10%计算,进利润也达到可观的370亿。如果竞争加剧,不断需要资本投资,那么也会影响这个结果。

当然,我并非财务人士,都是粗略的计算,按最差的预估:2027年,问界达到年销100万辆,销售额3700亿,毛利777亿,净利润370亿,至少可以给到4000亿-6000亿市值。

(非专业人士的粗略预估)

巴菲特说过: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

选择赛力斯是因为我足够相信华为,足够了解赛力斯,并有足够的耐心。

$赛力斯(SH601127)$

精彩讨论

时间换空间sps05-22 17:09

没说过2024目标60万辆。我觉得40万就达标了。50万辆超预期了。
2023年2月,赛力斯和华为签署联合业务深化合作协议,双方目标在2026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100万辆。
23年2月份的时候,当时只有2022款的M5和M7在卖,当时一个月才卖几千辆,当时双方就就签署了26年100万辆的目标协议,但是股票市场没一个人相信,股价一直跌跌不休,

周小麦芽05-22 17:14

说的太好了,我只记得住问界的车标AITO,车标看习惯了觉得很好看,但到现在我仍然无法记住智界和享界的几个英文字母是怎么发音,怎么写的,我记住的只是中文名字和车型号

在辣鸡A股里挖啊挖05-22 17:23

问界的车标就是华为HW的变形,从设计车标就体现出当时的紧密合作关系

全部讨论

百万级大概率是立标的,立几个字母肯定不像样。

370亿净利润4000亿市值,PE10倍…上汽都是15,江玲汽车都是11.5…赛力斯市盈率这么低是因为所有车企里面最差的吗?正常是20倍PE,7400亿市值

没说过2024目标60万辆。我觉得40万就达标了。50万辆超预期了。
2023年2月,赛力斯和华为签署联合业务深化合作协议,双方目标在2026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100万辆。
23年2月份的时候,当时只有2022款的M5和M7在卖,当时一个月才卖几千辆,当时双方就就签署了26年100万辆的目标协议,但是股票市场没一个人相信,股价一直跌跌不休,

m5和m7一共才30万产能

那请你解释下一季度21%的毛利率,为何净利润只有可怜的两个多亿?

05-22 17:14

说的太好了,我只记得住问界的车标AITO,车标看习惯了觉得很好看,但到现在我仍然无法记住智界和享界的几个英文字母是怎么发音,怎么写的,我记住的只是中文名字和车型号

问界的车标就是华为HW的变形,从设计车标就体现出当时的紧密合作关系

05-22 16:18

能不能说说2024年多少辆?

05-22 22:44

你知道奔驰的市值多少吗?850亿美元左右。你知道奔驰一年卖多少辆吗?250万辆左右。那么问题来了。你的销量是别人的,你的市值应该是多少?每辆车3.5万美元的市值是合适的,也就是350亿美元。这还是假设,赛力斯的净利润能够和奔驰相比,毕竟赛力斯和华为之间分成的事情不好说。电动车上到这个规模以后利润太高了,迟早会卷,这个利润是不正常的,要回归常识。

05-22 17:45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