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基金欧阳娟丨医疗行业趋势渐好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国内外本周动态方面:

1、国内方面:(1)5月6日,原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雷海潮已升任党组书记。(2)生物医药投融资额国内恢复缓慢:国内市场2024年1-4月融资额达到293亿元,同比下降25%;国内2023年4月药品相关融资额达44亿元,同比下降46%,环比增长69%;2024年1-4月全球融资额达到2635亿元,同比增长63%;4月全球融资额达504亿元,同比增长1%,环比下降30%。

2、医药企业经营动态:从财报来看,2023年下半年及24年第一季度,医药行业增速整体承压。但也不乏原料药24年第一季度盈利能力改善及部分中药OTC高基数下超预期等结构性亮点。24年第二季度开始,部分高基数因素逐步弱化,企业逐步适应合规新常态下的经营,预计整体增速将逐步企稳。往下半年看,考虑到去年同期院内销售低基数,整体增速将会好于上半年。分板块来看:①制药:2023-2024Q1收入利润维持正增长,龙头公司业绩持续爬坡,维持较高研发投入强度;未盈利创新药企:营收同比增长,亏损有所收窄,整体现金储备亦有下降。②CXO:降本增效聚焦,等待下游回暖。③器械:高基数下有所下滑;2023Q3以来,行业合规要求提升对板块业绩带来影响,但基数和政策影响边际减弱。④医疗服务:2024Q1收入增速同比放缓,严肃医疗业绩确定性更强。⑤中药:高基数下仍有部分超预期,下半年增速改善。⑥原料药:2024Q1盈利增速出现改善。

3、国际方面:2024 ASCO大会(5月31日至6月4日)、2024ADA大会(6月21日至6月24日)如期召开,国内诸多重磅创新药品种披露最新临床数据,国内药企积极布局IO+ADC联合疗法。

4、政策方面:(1)带量采购:暂无。(2)4月17日,北京市医保局、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药监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年)》。(3)4月7日,广州市公开发布《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4)4月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北京市积极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出要提升教育医疗设备水平。

投资策略方面:

1、短期看:预期维持1年的医疗整治于2024年7-8月结束,现阶段医院诊断基本恢复、医药工业端经营稳步恢复,季度环比同比趋势变好,叠加2023Q3开始的低基数效应,预计工业端业务增速下半年明显快于上半年。

2、中长期看,医药板块的刚性需求持续兑现:1)中国开始进入第一波婴儿潮退休的阶段,老龄化提速,医疗需求边际加大;2)多种肿瘤、自免等慢性病在内的临床需求、以及肥胖等亚健康病症的预防需求,并未得到有效满足;3)国内政策持续支持自主创新,支持创新药发展已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预计后续逐步政策落地,本土创新药产业端也持续在国内外验证其竞争力。

3、方向上:考虑:①创新药,特别是未来有望实现国际化突破的创新药产品以及模式,未来不断满足患者治疗需求;②行业渗透率低、增速迅速,且国产化率低的创新医疗器械,部分优质器械有望走向国际化;③国内自主可控,行业进入壁垒高,国际化能力强的医疗设备;④长期稳健成长的优质中药以及消费类资

风险提示:

本资料所引用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为个人观点,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相关指数、行业等的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公司旗下基金的业绩表现,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过往投资业绩不预示基金的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