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0
(转飞机先生微博)何小鹏非常详尽谈到大模型、智驾、Robotaxi、机器人、特斯拉的思考。甚至谈到品牌与人才反思,很值得一看。#新能源汽车# #智能汽车# @比亚迪汽车 $小鹏汽车-W(09868)$ $比亚迪(SZ002594)$
个人认为可以作为比亚迪AI的先行参照,何小鹏指出人才规模在管理上有问题,不能一脚油门一脚刹车,要循序渐进,逐渐扩张;难度不是人员的多少,而在于训练的数据及筛选,以及模型调控,其实关键在时间积累和算力积累;算力以下的硬件很难,而似乎是比亚迪的优势;AI端对端与WAYMO等规则编程,短期有体验差距,但长期空间更大,能解决驾驶上的无限CASES的问题。
原文出处是何小鹏和腾讯新闻《潜望》对话,摘录了一些核心信息和大家分享|
1|未来 18 个月把自动驾驶提高 30 倍。
我们要在未来18个月把自动驾驶提高 30 倍,记住不是 30%。
两年内如果你每周开车,除了上下车,只用抓两三次方向盘,而且很安全,你会不会用? 你会形成惯性。今天做不到,我的第一个目标是要让它做到。第二,我要做到另一个是,便宜。能够让 20 万以内的车,把这些能力全部用上去,这非常难。
2|下半年训练费用超 1 亿多美金。
比如你写一个程序说右转弯,假设右转弯有 1 亿个场景,你起码能写覆盖 100 万个场景的能力,因为它比较简单。
但对不起,大模型是前 100 万个场景它覆盖不了,很久还是 0 或者非常接近 0。你就不断调模型,核心是数据量,巨大训练。
我们今年下半年训练费用超 1 亿多美金。从 5 月份之后,整个训练规模加速。
3|大模型:靠人编程解决不了,但是“大力会出奇迹”。
我们并不是把你了解的什么模型放到车上。很多人说大模型很好,我把它放进来就可以用,你问他怎么放?他连自动驾驶都没搞通,放进来,根本搞不通。
很简单的逻辑。你把它 paper 都读完,我们团队了解我们的架构,有一些底层类似,比如全是基于 Transformer。
以前它的推理逻辑跟我们的数据执行流不一样,你就应该按照它的逻辑重写我们的数据流逻辑,增加数据的收集,做预训练。训练出来得到的引擎,在仿真环境里面去 testing(测试)。我们有一个非常大的仿真环境。
我们为此还重写仿真,因为原来的仿真没有适应那么大数据量的测试逻辑。大模型给大家开了一个口子,在无限场景内靠人编程是解决不了的,但是“大力会出奇迹”。
这个时候,人的规则打败不了。
4|靠规模、靠效率超越 AI 差距,是一种误判。
这话说起来有点伤人,中美 AI 差距其实在放大。去年只是看到硅谷很多人转AI(内容),但没看到太多变化。这三次(到美国)累计隔了1年多,变化比想象大,特别是这次体验 Tesla 和 Waymo。
Waymo 还没转成大模型,是用原来的算法体系。以前我用 Waymo 从体验上比 Tesla 领先非常多,但这次,感受到 Tesla 的加速度。
打个比方,以前中国靠面积、靠体积——就是靠规模、靠效率(规模是钱的规模、人的规模,效率是做事效率)。但在AI智能创业,想用靠面积或体积变化快速追赶AI,很多人会产生错误判断——也就是说,以高度为导向会带来巨大变化。相比互联网时代,AI 变革的猛烈度会快很多。
5|明年 Tesla 会超越 Waymo 的体验。
我认为明年 Tesla 会超越 Waymo 的体验。自动驾驶有几点逻辑:第一体验,第二成本,大家比拼的还有算力、数据、最终整个能力的体验。
今天Tesla成本比Waymo低,算力比它大,数据比它大,范围比它大,体验在局部比它差,但广度远远超过Waymo。
6|FSD 落地 Robotaxi?
我完全不相信 FSD 在最近 1 年能在 Robotaxi 上做什么,有可能局部场景试行,但大规模做得更好,可能性为0。
第一,你需要一套云上管理体系。这个管理体系在不同国家、区域,完全不一样。
第二,如果要做到Robotaxi,硬件要巨大变化——绝大部分做AI大模型的人都忽略了一点。
将来,真正巨大的AI公司都不可避免(做)硬件。类似以前我们做好分工,你是Windows,我是Intel,有概率,但概率越来越低。
7|不是只要钱,就能干好智能驾驶。
底层有算力,算力更底层是 Bom (Bill of Materials,物料清单),算力往上一层有模型或者 AIOS (AI Operating System,AI 操作系统)。
再往上,在模型的 AIOS 上层是数据。数据再上一层叫自动驾驶全球化的政策。再往上是体验。今天,Waymo只在一个能力上强: 体验。
足够多的钱只是在算力角度,算力下面是Bom,算力上面是OS。没有一个人能直接拿普通大模型去跑自动驾驶。
8|赢者通吃。
就算留下7-8家,也是一个赢者,它不会100%通吃,但可以通吃一个大比例的饼。
9|人才管理。
我们之前犯的一个错误是:切忌不要在人的方面,“一脚油门、一脚刹车”。
“一脚油门”招很多人进来,当有挑战,“一脚刹车”把人踢出去--这不对。我们起码犯过不止一次这样的错误。希望我以后尽量少犯,为什么说“行稳致远”,否则员工会被你影响。
10|品牌策略的反思。
从汽车角度,品牌应该往上打、再往下。但互联网不是。互联网一般要不切腰部,要不切底部。当时我没有汽车的品牌逻辑。如果我有汽车品牌逻辑,我会切得再高一点,这都是其中的反思。
再比如,如果我更懂汽车体系,我会先从P7入手,再到maybe G7的体系。切角不一样。
11|硬件研发比想象中更难。
很多人说一个新技术能让电池更牛逼,这个技术 90% 对。但这个技术并不能让电池更牛,因为电池可能是 15 项技术的组合,他把 AI 技术提高了,可能 B、C、D、E、F、G 技术都下降了。核心问题是你怎么解决掉它。
就算你解决了,你也可能不牛,为什么?因为要把它从量产到规模量产,需要工艺设备吧?需要建厂吧?需要有人、有订单吧?需要订单使用之后产品是可靠、稳定、可维护的吧?然后才能降价,才会有更多人进来吧?——软件从科研到规模使用很快,硬件非常难,特别是安全性硬件。
我当时最大 concern 是,这玩意是未来,但它怎么落地?特别在我们这个行业怎么落地?摸着石头过河。这一块我不能讲太多,我们现在快“黄埔军校”了。但我非常believe 这个事要做。
12|机器人的训练比自动驾驶还难。
我们做 robot(机器人)好几年,robot 对大模型是另一种要求,不一样的能力。
去年上半年以前存在的大部分机器人公司,是用过去的技术。一个 robot 有 30 多个关节,你想让手、眼、足、思想和嘴协同。如果让程序员编程,他编到 1 万个、编到死,只能解决 5% 场景。1 万个人,都不能解决,因为规则是无穷的。你必须全用AI。
你怎么让一个大模型看到这个世界,它就不断学习它对的,淘汰它错的。打人是错误动作,要把它淘汰掉。你怎么清洗它、训练它?巨难,比自动驾驶还难。但是,这将来是其他大模型要去做得更好。

全部讨论

07-18 19:29

从你文字看,何小鹏也就是半吊子。要么就是他故意胡说八道。 反过来,你的鉴别力也没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