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买医药股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70回复:94喜欢:188

近来,随着医药股迎来一波调整,恒瑞医药、片仔癀都低下了高傲的上涨曲线。6月初至今,恒瑞、片仔癀,这两个热门医药股全部下跌30%以上,同期医药100指数下跌28%、沪深300指数下跌15%。两大医药龙头的跌幅不仅远高于沪深300指数,也高于其领衔的医药100指数。

其实,从去年底,就有很多大V在呼吁买入医药股,随着今年中美贸易纠纷、A股市场下跌,呼吁喝酒吃药的声音越来越多。就我而言,尽管耳边不断响起买入医药股的声音,尽管恒瑞医药、片仔癀始终刷新我的认知高度,但庆幸的是,我顶着了诱惑,一直没有买入医药股。究其原因,不是我对医药股有偏见,也不是我故意对医药股的各项美好前景视而不见,是我始终在心中有两个顾虑。一是医药股终将面临估值杀。二是对医药股的高成长性报有顾虑。

一、谈谈可怕的估值杀

套用一句不恰当的话,任何不谈估值的炒股行为,都是耍流氓。还记得上个月,我跟某个券商医药研究员聊了几句,对方跟我大谈阔论了半天医药行业的美好前景。我只问了一句:估值杀的问题你考虑过吗?对方疑问:什么是估值杀?

是啊,作为一名行业研究员,可以只关注行业信息、公司信息,专注于行业、公司的基本面研究,这个无可厚非。但作为一名合格的投资者,我们不仅要关注企业的基本面信息,更应该关注企业的估值。因为,一不小心,一场估值杀的浩劫就会出现,直到把你的金钱全部吸干。

这不是危言耸听。

年初我写过一篇小短文《从东阿阿胶年报聊估值杀》网页链接。文中以曾经的明星股东阿阿胶为例,2011年至2015年,东阿阿胶的年利润从8亿增长到16亿,增长了一倍;但同期股价却从50元左右下跌至30元左右,跌幅达到40%,深度套牢。同期,PE从60倍下跌至15倍。这便是估值杀。只要估值高了,任凭你业绩增长再好,碰上了杀估值,股价依然跌跌不休。

实际上,估值杀更可怕的案例是银行股。以明星股招商银行为例。

在2007年股市大牛市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招商银行的市值始终没有超过当年的高点,直到2017年,经过了十年长跑,当年高点买入的投资者才终于解套。而这还是一家堪称典范的明星级银行股。

十年里,招商银行的净利润从2007年的152亿增长至2016年的621亿,增幅308%,同期总市值却是零增长。反映到估值就是市盈率从2007年的40倍跌到了如今的7-8倍。这便是估值杀的可怕。10年净利润增长3倍,不可谓增速不快,但还是抵挡不住估值杀的压力。

回到恒瑞医药和片仔癀,这两大明星股的PE如今是什么位置呢?片仔癀的PE图可能有点失真,但不影响整体观察。看完下面两张图,相信大家对这两大医药明星龙头的估值位置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也是我一直不买入的原因。

二、医药股真的是确定性高成长吗?

在医药股投资上,对我影响最大的是邱国鹭先生。邱国鹭先生在其著作《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中,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对医药股的看法。

邱先生讲,很多机构只看到医药覆盖面扩大,没有看到医改对药价的打压日本过去20年人口老龄化这么严重,医药产业规模的年度增长率还不到1%。医改对行业竞争格局最实质性的改变是医药企业定价权的消失。一旦定价权消失,仿制药企业的估值就会向原料药靠拢。例如,尽管欧美老龄化带来了药品用量的快速增长,但欧美的各大医药公司近几年的估值都不到10倍市盈率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很多人都在以日本、欧美国家为例,描绘着老龄化到来后医药行业的美好前景,可是却选择性的忽略了两大背景:一是谁是真正的医药大买家?二是欧美、日本的医药企业估值如何?

对于第一个背景,相信大家都有了答案。即国家、卫生部、社保机构才是医药的最大买家。现在很多重大疾病都纳入医保,这一方面解决了老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另一方面,也将医药采购权掌握到卫生部一家手里。当市场上出现这样一家庞然大物般的单一买家时,定价去就自然从医药企业转换到了买家手里。对于一个失去了定价权的行业,高估值的基础也就崩塌了。

对于第二个背景,我没有研究,但邱先生的书中已经讲了,欧美大医药公司的估值都不到10倍。我想,之所以这样,有很大的原因是医药企业研发的巨大投入和不确定性。一种新药需要耗时几十年、几十亿元的投入,但是否能够投产却存在不确定性。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了理性投资者无法给予医药企业很高的估值。高风险自然得低估值

因此,无论是从主观的研发还是从客观的政府采购定价,医药企业的高成长很难说就一定具有确定性。

三、建议定投医药100指数基金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我赞成买医药股。对于一些估值不高、有确定性前景的医药企业,特别是手中握有定价权的医药企业,是可以买入的。比如同仁堂、东阿阿胶,现在估值都不是很高。

当然,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定投指数基金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项。医药指数基金主要有全指医药和医药100指数。我建议定投医药100指数。

关于这两个指数的比较,雪球上有很多,从历史市盈率、盈利等等方面。我只想谈谈我的逻辑。

医药行业是高研发投入的企业,这样的高投入,决定了医药企业个体的不确定性和整体的集中度提高。也就是说,随着研发一款药的成本越来越高,医药企业的门槛也会越来越高,最终,医药行业的集中度将大幅提高,市场份额将集中到少数几家企业手里。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无法预测哪家企业将胜出,但我们可以确定,胜出的企业必然是大型企业。

而医药100指数恰恰是市场上市值最大的100家医药企业,这个指数编制方法,确保了我们能够100%投资以后终将胜出的企业,也确保了这个指数的盈利性和稳定性。

这便是我对医药股的认识。

最后还是一句话,如果您看好医药行业的美好前景而买入医药股,那么请您学习一下估值杀。如果您确实想买入医药股,建议您在合理估值时,定投医药100指数基金

@今日话题 @不明真相的群众  @中证医药100 

$恒瑞医药(SH600276)$  $片仔癀(SH600436)$   $东阿阿胶(SZ000423)$ 

精彩讨论

一只减肥的熊2018-09-15 16:35

分析思路基本靠谱,结论正确,个别细节有待商榷,例如:中药严格来说是消费股,不是医药股;医药的最大买家是医保局,不是卫生部;大型药企会活下来,但是增量不增收;估值提升取决于创新药,不是仿制药;医药100是等权指数,全指医药是加权指数,各有利弊。

zhangdong19702018-09-22 21:57

作者用日本的例子来参考中国,是一个完全的类比错误,原因很简单,中国有十四亿人呀,而且是马上进入老龄化的国家,日本才有多少人?而且日本人口每年极度的缩减,中国现在医药不存在过剩,更多的是好药太贵的痛点,电影我是药神描述的很贴切,中国缺好药,缺创新药,进口药价高是现在真实的痛点,如果国外那些好药全部进医保,十四亿人口的市场直接会把医保吃穿掉,只有中国医药企业奋起直追,打造出属于中国人民的医药芯片,才会不受制于人,国家和病人的负担才会减轻,毕竟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不高的

traderji2018-09-18 15:23

随手一搜GSK, Gilead的pe都常年在40以上。roche都有20。pfizer也有十几。作者说的不到十的是哪些?

贝爵爷2018-09-16 14:12

凑热闹你第一,事后诸葛亮你第一

康姆尼2018-09-15 17:13

毫无疑问医药板块存在泡沫,$复星医药(SH600196)$ 为例连续数年其增长都没超过20%暴跌之后还卖22PE根本不合理。这说明市场给与了极其乐观的期望这种期望超越了短期业绩,说白了就是具有反身性。是否会回归价值完全取决于期望兑现和期望覆灭,前者向上恢复后者向下恢复。就投机来说20 30倍PE不贵,就投资来说太贵因为投资追求确定性说不定国家出什么政策医药股的完蛋了呢。最后东阿阿胶不是医药股是消费股

全部讨论

2018-09-17 11:13

你这篇文章要是3月份发多好啊,现在发有点马后炮的感觉

2018-09-16 19:34

虽然马后炮,但是还是给你一个赞

2022-01-05 08:38

估值杀问题
买家具备定价权
欧美日同样面临老龄化,医药常年10pe

2022-01-05 08:37

投资不要光谈业绩,还有“估值杀”一说。

另外,作者这篇文章要是最后不推荐基金就显得完美了。

2022-01-05 08:34

👍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6.00,也推荐给你。

2022-01-05 08:24

厉害,老肖的行业洞察力真是出类拔萃

2018-09-29 19:41

医药最大的问题是爆雷就死

2018-09-24 15:22

没有原研药说明药厂就是制造业而不是科技行业。原研药的制造没有高素质的人才是做不出来的,所以我也不对中国医药行业有太高期待

2018-09-18 22:07

到现在我都没搞懂管线估值的逻辑,难道全世界只有医药有研发?其他行业的研发就不算管线估值?